固废处理千亿工程将启 或带动巨大投资热潮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50%。为实现这一目标,主管部门将实施十大重点工程,重点工程的投资总额将高达千亿元。

分析认为,十大重点工程将带动工业废固产业的投资热潮,有固废处理技术和过往成功经验的企业将受益。

利用率目标剑指50%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业领域的资源消耗量将进一步加大,由于资源开采和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过度依赖资源进口引起的资源供应安全性问题将日益突出,工业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预计总产生量将达150亿吨,堆存量将净增80亿吨,总堆存量将达到270亿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将新增占用土地40万亩。

有专家表示,堆存量增加将使得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加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的药剂及铜、铅、锌、铬、镉、砷、汞等多种金属元素,随水流入附近河流或渗入地下,将严重污染水源,大量非金属天然矿物资源的开采也引起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此,《规划》要求,到201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6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0%,年产值50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50万个。

尾矿利用成为重中之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环保行业研究员李淼介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其中,尾矿被《规划》确定为综合利用的重点领域。

《规划》要求, 以尾矿有价金属组分高效分离提取和利用、生产高附加值大宗建筑材料、充填、无害化农用和用于生态环境修复为重点,推进尾矿综合利用。

分析指出,尾矿之所以成为发展重点,是因为这一领域的差距较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显示,截止2010年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40%,而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率平均只有14%,相比之下,尾矿的综合利用大大滞后于其他大宗固体废弃物。尾矿已成为我国工业目前产出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低的大宗固体废弃物。

此前,比起主矿开发几十倍的高额利润,尾矿二次开发利用的价值往往显得微不足道,而不被看在眼里。再加上,尾矿开发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开发过程中极易出现溃坝、垮塌等危险。

为此《规划》提出,将建设一批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主要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引导,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支持基地建设。

十大工程将带热产业投资

为扩大综合利用规模,《规划》还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十大重点工程。十大工程分别是尾矿提取有价组分工程、尾矿充填工程、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程、尾矿农用工程、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工程、钢渣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工程、氰化渣综合利用工程、工业副产石膏高附加值利用工程、赤泥综合利用工程。

《规划》称,十大重点工程项目需社会总投资1000亿元,预计实现年产值1445亿元,年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4.12亿吨。

根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此前预测,“十二五”期间废固处理行业投资将达8000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翻两番。

前瞻产业研究院环保行业研究员李淼李淼表示,固废处理是目前国内环保行业技术要求最高的领域,正因为技术要求高,所以地方政府很难像处理污水一样自己成立专业的处理公司,而只能通过外部合作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固废处理公司的技术和过往成功项目的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