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锂电池穿上“智能防护衣”:在-79℃的低温条件下仍可高效放电【附锂电池技术赛道观察图谱】

研选快讯

瞻观前沿

5月23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摒弃传统电解液设计方式,研发出电场辅助超分子自组装层技术。该技术仿佛给锂电池穿上一个穿脱自如的“智能防护衣”,有望解决电动车冬季“趴窝”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

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后章伟立介绍,当电池需要工作时,“防护衣”会自动套在锂电池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不仅能防止电解液在高电压下分解,还能加速锂离子的传输,使电池在低温下也能高效工作。当电池不工作时,“防护衣”又能自动脱下,让电池恢复到常规状态。“在‘防护衣’作用下,锂金属电池在-79℃的低温条件下仍可高效放电。”

“电场辅助超分子自组装层技术通过在电极表面上‘穿衣’,可以作为跳板,辅助加速锂离子从电解液到电极的传递,从而提升锂电池在低温下的续航里程。实验数据表明,该技术使无人机在-40℃也能高效飞行。”刘凯表示,这一技术突破为寒冷地区的绿色出行和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低温锂电池将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锂电池

图片来源:摄图网

技术价值观察

锂电池行业上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离膜等。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最为关键的原材料,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同时也是锂电池成本占比最高的材料,约占锂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40%左右。锂电池行业的中游包括电池系统的研发制造、电池系统集成组装等。锂电池行业下游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清华大学团队研发出电场辅助超分子自组装层技术,给锂电池穿上一个穿脱自如的“智能防护衣”,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不仅能防止电解液在高电压下分解,还能加速锂离子的传输,使电池在低温下也能高效工作。因此,从锂电池产业链上看,该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中游环节。

图表1:锂电池产业产业链

宏观市场观察

——锂电池的类型

按照电解质材料、电池外形、外包材料、正极材料、应用领域等不同分类方式,可将锂电池分为以下几类:

图表2:锂电池的类型

——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及装机量呈高速增长趋势

在中国、欧洲、日韩、美国等主要国家大力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近年来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EVTank披露的数据,2022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684.2GWh,同比增长84.4%。

图表1:2014-2022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单位:GWh,%)

装车量方面,根据SNE Research披露的数据,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已从2019年的115.2GWh增长至2022年的517.9GWh。2023年1-11月,全球锂电池装机量达624.4GWh。整体来看,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图表2:2019-2023年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单位:GWh,%)

——全球市场上中国厂商份额保持领先

根据SNE Research披露的数据,2023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公司中,中国公司依然占据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6家公司合计市占率达63.7%。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市占率之和依然过半,达53.1%。

图表3:2023年主要企业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全球市场(单位:%)

——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快速扩张

近年来,我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快速扩张,截至2023年6月,我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已达1860GWh/年,根据国内动力电池投扩产项目进行情况,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很可能超3000GWh。

图表5:2021-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及其预测(单位:GWh/年)

产量方面,2018-2022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整体呈上涨趋势,受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上涨带动,2021年、2022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大幅上涨。2022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达到545.9GWh,同比上涨148.5%。2023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293.6GWh,累计同比增长36.8%。

图表6:2018-2023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情况(单位:GWh)

——2029年动力锂电池出货量或超2200GWh

目前国产动力锂电池大部分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在对客户的服务响应方面比海外企业做的更好,在产品技术提升与服务响应迅速双重影响下,国内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虽然国家补贴逐年退坡,但是双积分政策接力成为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的新动力。除了政策的驱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热门车型不断推出,也将驱动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向好。

受新能源汽车、电动二轮车等带动,前瞻预计,到202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速将超过25%。按照此增速预测,2029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2200GWh。

图表14:2024-2029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预测(单位:GWh)

中国锂电池技术赛道热力图

中国锂电池技术赛道热力图

根据前瞻产业热力图显示,与锂电池关键技术强关联的城市集群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并且以深圳、东莞市为重点发展区域,未来锂电池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路径,极大可能性在于华南地区优先导入,其中可重点关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和宝安区、广东省东莞市所处锂电池的相关企业,以及该地方对于锂电池的产业发展投资环境、供给市场的潜力空间。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