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 电力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调整方向

温程辉

数据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大数据技术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在此背景下,电力勘察设计行业不可避免地需要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从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逐步普及,电力勘察设计企业随之开始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过近三十年发展,电力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

如今,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电力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再进一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适应新时期的特点、要求。

前瞻经济学人

目前来看,经过多年持续提升,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力勘察设计企业中,基本建成了生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系统。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国内电力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建设水平、技术应用深度、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力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转型升级策略分析报告》分析,造成上述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电力勘察设计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缺乏高层指导意见,在实际推进中并不理想,整体项目难以协调优化。

其次,缺少协调平台。拥有一个完善的协调平台,才能实现信息共享,才能有效利用建设经验,从而节省人力物力。而目前还缺少一个有效的协调平台,间接造成资源浪费。

最后,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大一部分是理论过强而缺乏实际意义,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并不匹配。

接下来,电力勘察设计企业要调整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最大程度地去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特点。

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保障信息化平台的稳固运行;二是设计数据向采购数据贯通,采购数据向物流管理数据贯通,有效降低各类成本;三是利用三维数据模型向施工组织、工程运维管理贯通,确保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运维质量。

总的来说,电力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以数据管理为核心和着力点,建设全工程数据、全寿命周期管理,确实提高综合竞争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