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十三部门:加快液化天然气(LNG)、醇、氢、氨等燃料动力船型研发【附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前景】

趋势速递

十三部门:加快液化天然气(LNG)、醇、氢、氨等燃料动力船型研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6月7日消息,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日前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了支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船舶发展的战略目标,旨在加快推动航运业的绿色转型。

《方案》中特别强调了液化天然气(LNG)、醇、氢、氨等新型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发与推广。这不仅要求加强高性能LNG发动机、大功率醇燃料发动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动力电池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还鼓励船舶制造企业提升新能源船舶的装备供给能力。

为了鼓励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的新建与使用,《方案》提出了多项激励措施。例如,支持绿醇、绿氨等燃料动力国际航行船舶的发展,推动LNG、生物柴油动力船舶在沿海、内河航线的广泛应用。同时,中小型、短距离内河船舶也将试点应用纯电池动力,探索箱式电源等可移动设备换装模式的试点应用,以逐步扩大绿电、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范围。

为确保新能源船舶的顺利运营,《方案》还提出完善客运船舶重大改建政策,并实施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等激励措施。此外,电力、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的供应能力也将得到保障,以确保新能源船舶在运营过程中的能源需求。

《方案》还特别鼓励探索建立区域性船舶全面新能源化先行示范区。该举措旨在通过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探索新能源船舶的运营管理模式,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面推广新能源船舶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船舶制造业是世界领先的行业之一,拥有丰富的造船历史和技术积累。中国的造船企业在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液化天然气船等多个领域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22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比超四成

从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造船完工量来看,2022年,中国占全球比重超四成,同比2021年提升了近6个百分点;而韩国和日本的造船完工量占比均有所下降。

图表3:2021-2022年全球主要国家/地区造船完工量占比情况(按万修正吨统计)(单位:%)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头部企业

中国造船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中,头部企业为特大型央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04家,资产总额8900亿元,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2023年中国手持订单量排名前10的船厂中,沪东中华造船、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大连船舶重工及等都是其下属造船企业。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无论是根据造船完工量,还是根据新接船舶订单量,2023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CR10都高达58%以上,主要是因为船舶制造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等投资特性。但从近几年造船市场集中度趋势来看,从2020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图表13:2017-2023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集中度-CR10(单位:%)

2022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全国第一

根据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披露的信息,202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Top5省市,依次为江苏省、上海市、辽宁省、浙江省和山东省,Top5省市造船完工量占全国份额的91.1%其中。其中,江苏省造船完工量位列全国第一,2022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占全国份额的46.0%。

图表1:2022年中国造船完工量省市分布(单位:万载重吨)

船舶制造业行业前景

根据船舶工业协会资料,结合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多家国际机构发布的最新经济展望,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加上地缘冲突不断等因素影响,全球航运业和造船业将面临更多挑战,但随着行业脱碳进程加快,对新造船市场将产生积极作用,预计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在4500万载重吨左右。

结合外部宏观环境走势,进一步预测到202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5400万载重吨,2024-2029年复合增速将在3.8%左右。

图表15:2024-2029年我国船舶制造行业造船完工量规模预测(单位:万载重吨)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工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在船舶制造行业方面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船舶。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会长李秋平表示,船舶制造业电动化是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提高船舶的能效和环保性能,降低船舶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同时推动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