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扬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市工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和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打造工业强市,实现新一轮跨越的重要时期。为科学引导和统筹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依据市委《关于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和《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工业发展实际,制订本规划。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市工业发展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鲜明特征。全市上下积极应对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持续推进“双创”、“三重”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工业产业不仅实现了总量跨越,而且在转型升级上取得了明显突破,为“十二五”时期更好更快发展构筑了较高平台。主要呈现四个显著特点:
(一)在发展规模上,总体实现从规划目标向跨越目标的突破。
虽然在“十一五”后半期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工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五年总体增长速度仍然明显快于“十五”,主要指标提前一至两年完成五年规划,并突破市委确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五年期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为16.4%,比全市国民经济规划确定的目标高1.4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原口径,下同)5873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32%,比“十五”快12.6个百分点,总量完成规划目标的165%,完成跨越式发展目标的113%,年均增幅分别比规划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目标高12和2.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388.7亿元,比2005年增长2.6倍,可比价年均增幅为18.4%,比“十五”快2.5个百分点,总量完成规划目标的174%,完成跨越式发展目标的108%,年均增幅分别比规划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目标高3.4和2.4个百分点。
(二)在发展方位上,加快实现从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的提升。
工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05年的1000多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近6000亿元;2007年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由全省第七位前移至第六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5个城市的比重分别达到72%、26%、47%、82%和81%,比2005年分别提高32、11、19、18和12个百分点,明显缩短了与它们的差距。工业投入规模明显放大。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2010年达1180亿元,是2005年的4.7倍。2010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08项,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6项,分别是2005年的8.2倍和13.8倍。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成长。2010年,全市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分别达到1028家、98家、10家和3家,分别是2005年的4.4倍、5.8倍、10倍和3倍,涌现出一批“龙头型”和“小巨人”企业,支撑和带动了全市工业发展。
(三)在发展方式上,初步实现从传统发展路径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
全市工业在产业结构升级、制造模式转变和驱动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提升了新型工业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主导产业带动明显, 2010年,机械装备、汽车船舶、石油化工产业实现产值3586亿元,是2005年的4.6倍,年均增长35%,总量占全市工业的61.1%,比2005年提高7.1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撑和拉动了全市工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崛起,2010年,全市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实现产值571亿元,是2006年的7倍,年均增幅达56%,快于全市工业24个百分点,同时,智能电网、电子书等新兴产业也已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先导产业。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成为生产力布局优化的鲜明导向。工业产业加快向重点园区集中,2010年,“八区二园”工业销售482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5%,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同时在近几年,“八区二园”还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等多项称号,产业特色日益凸显。乡镇工业集中区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全市37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新建标准厂房59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入62亿元。2010年,入园企业总数5037家,比2005年增加2734家,实现工业营业收入2513亿元、利税224.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6.9和9倍。特色产业群加快成长。2010年,全市形成15个5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群,其中9个过百亿元。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24亿元,占全市工业的37.9%。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10年,全市拥有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140个,是2005年的3.3倍;拥有省以上“两站三中心”125家,是2005年的5倍;申请专利9980件,授权专利3790件,分别是2005年的4.8和4.2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68件,授权214件,分别是2005年的6.8和6.9倍;拥有省以上品牌358件,是2005年的2.2倍。创新型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省级以上园区建成孵化用房83.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70家,获批省以上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36个,其中国家级基地6个。节能环保优先成为工业发展的刚性原则。2006—2010年,全市共实施重点节能技改项目529项,节能189万吨标准煤,关闭“五小”企业368家。预计2010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675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21%以上,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任务。
(四)在发展阶段上,基本实现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阶段的迈进。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长足发展,到2010年,我市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达54%,城市化水平达54%。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基于工业化指数的分期方法,“十一五”期末,我市已基本完成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阶段的迈进(比全国约早4年)。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占GDP份额的提升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50%以上,比2005年上升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重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4272.6亿元,年均递增37.7%,比全市工业快5.6个百分点,比轻工业快15.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为72.7%,比2005年上升13.1个百分点,重工业占比上升速度比“十五”快0.7倍,显现出工业化中后期重工业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
“十一五”期间,虽然全市工业总体实现了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的互动共赢,但制约工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在结构上,重化工业比重高达70%以上,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高新产业占比依然不高,重点产业的主要产品多数还处于技术链、价值链的低端;部分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在规模上,新兴产业的经济总量还明显偏小;产值过百亿的企业仅有3家,与周边先进市相比差距较大;全市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还没有全面突破。在创新能力上,区域性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园区创新功能急需强化,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仅在1%左右,主导产业和“三新”产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在要素支撑上,高端人才尤为匮乏,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仍比较突出,要素保障能力和水平还不高。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五缺”:缺少龙头带动型的大项目,缺少骨干支撑型的大企业,缺少优势明显的大产业,缺少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大产品,缺少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和大企业家。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回升期,是经济周期中极为复杂而关键的一个阶段。在这期间,国内外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我市工业发展既蕴含战略机遇,更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经济将在曲折中复苏回升。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开始走向复苏,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已经有一定幅度的经济增长,未来五年,世界经济可能实现逐步回升。我国作为充满活力的第三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已经率先崛起,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望继续领先。但全球金融体系尚未完全稳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需增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趋明显,通胀压力逐步加大,全球公共治理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出现起伏,进而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既要对宏观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更要有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思想准备,把握好宏观经济走势和经济发展规律。
全球经济结构正在孕育重大变革。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阵痛和对环境气候问题的反思,世界经济将在自我调适中整合、嬗变。在经济发展格局方面,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大量进口、超前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作出调整,增加制造、减少进口将成为它们“再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同时,众多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努力扩大内需、增加出口。在这种情况下,全球供需结构面临再平衡,我国作为“世界工厂”,高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方式将面临严峻挑战,加快提振内需、拓展国内市场,是经济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在产业发展趋势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孕育,形成一批关联度极广、爆发力极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群落,进而引致全球产业结构的“颠覆性再造”。在公共环境治理方面,全球污染和气候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低碳化发展,我国作为正在加速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节能环保的压力尤为巨大,转变过去那种“高耗高排”的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在世界经济结构面临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能否实现战略转型,是掌握新一轮发展主动、实现超常规跨越的关键所在。我们既要有敏锐的机遇意识,把握好今后几年战略转型的有利时机,在新技术研发、新产业培育、新市场开拓中抢占制高点,更要有可能被“边缘化”、“空心化”和“低端锁定”的危机意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经济政策或将出现新的调整。随着经济复苏形势的进一步明朗,欧美各国在金融危机时期施行的救市政策正在逐步退出,我国的货币信贷政策开始作出调整。从物价走势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正在震荡攀高,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同时国内农产品、住房等价格不断上扬,通胀形势将日趋严峻。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持续通胀。为此,政府必然采取有力的货币信贷紧缩措施,在抑制物价的同时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我们既要善于抢抓政策宽松的有利时机来加快发展,更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紧环境”,争取夹缝求生,紧中求进。
区域经济竞争将上升至更高层次。伴随着“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的深度转型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将进入到一个比创新力、比核心竞争力、比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阶段。从我市工业发展方位来看,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经济转型进程走在我市前列,在资本、技术、人才资源上,它们已获得较高配置,在产业选择和更替上,它们已初步实现传统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转移,在高技术领域,它们已占有一定的制高点——这些,都将使我们的技术赶超和结构转型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原来欠发达地区正以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穷追猛赶,与我市工业的总量差距越来越小,结构雷同的程度越来越深,对资本和人才的争夺也越来越显示出后发优势——这些,又给我们原来占有的总量位置构成压力。在这种“前有阻击、后有追兵”的形势下,如果我们不加快转型,则可能被新技术革命、新产业浪潮所抛弃,被先进地区甩得更远;如果不加快发展,则又可能被后发地区逐步超越。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十分清醒的认识,做好未来几年发展战略和策略的选择,在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坚持“好中求快”、“转中求进”,真正实现转型发展和总量跨越的互动共赢。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面向“十二五”,我们应以开阔的视野、科学的理念和创新的思路找准战略取向,做好目标定位和工作谋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为导向,着力解决工业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和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增加值率,打造工业强市,为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作出应有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互动。既要立足于做大工业总量,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更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两化融合,大力节能减排,实现科学发展、好中求快。
坚持自主创新与先进适用互动。既要瞄准科技发展制高点,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努力掌握产业发展前沿技术,更要着眼于扬州工业研发基础和技术人才状况,优先选择“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坚持规模经济与税源经济互动。既要加快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打造旗舰型、航母型企业,树立区域经济形象,提升规模经济的辐射带动力,更要着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培植税源经济,做到绩效优先、实惠发展。
坚持借助外力与激活内力互动。既要继续大力招商引资,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又要深化本土企业改革,推进本土企业战略重组,苦练管理内功,加大技改投入,不断做强做大。
坚持沿江开发与沿河发展互动。既要大力促进沿江地区率先发展、高端化发展,形成经济发展先导区,又要做好区域统筹,努力发掘沿河地区经济发展后发优势,推进强县强镇,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三)目标定位。
1、经济总量。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口径,下同)产值16000亿元,比2010年(同口径)增长2.04倍,年均递增25%;增加值可比价年均递增15%;实现利税年均递增26%。
2、重点产业。着力实施“346”产业培育计划:到2015年,培育3个300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机械装备、汽车船舶、石油化工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3500亿元、3000亿元和3000亿元;培育4个100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新能源、新光源、智能电网、电子书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1500亿元、1000亿元、2000亿元和1000亿元;培育6个1000亿元级特色产业基地或产业群,仪征汽车工业园的汽车产业,化工园区的化工产业,宝胜工业园的智能电网产业,市开发区的新能源、新光源和电子书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
3、科技创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6%;新增省以上研发机构218家,总数达38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6家,总数达46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7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2.7倍,年均递增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比2010年提高6.1个百分点。
4、项目建设。2015年,全市工业投入2900亿元,比2010年增长1.46倍,年均递增20%。“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200项,计划总投资3000亿元,五年累计投资1000亿元。
5、做强做大。到2015年,全市工业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以上企业分别达150家、40家和16家,比2010年分别净增52家、30家和13家;力争上汽仪征公司、宝胜集团和中海造船等5家企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其中上汽仪征公司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6、节能减排。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下降17%。
四、战略重点
围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重点构建四大体系:
(一)精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以开发高端产品为方向,完善产业链条为关键,突破关键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建成高端化产业体系。
1、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兴产业重点围绕“135目标”,狠抓推进——积极打造“一个品牌”,即“中国光电城”。力争实现“三个领先”,即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六大产业实现“5年双倍增”;主要技术全国领先,掌握核心技术100项以上;示范应用全国领先,在“十城万盏”、“屋顶计划”、“三网融合”和“电子书进课堂”等应用示范上达到全国一流,取得国家级应用示范城市称号。加快建设和提升“五个基地”,即建设和提升绿色新能源、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电子书等4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和省级软件服务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高纯硅材料、晶硅电池、聚光电池、薄膜电池及组件、光伏发电集成系统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积极培育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发电、光热利用等设备制造业,大力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做强做大国家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形成多晶硅和单晶硅材料10000吨、晶硅电池及组件6000兆瓦的年生产能力,全行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比2010年增长5.7倍,年均增长46.3%。
新光源产业,大力引进MOCVD等关键设备,努力掌握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核心技术,加快提高芯片、封装和模块制造水平;重点扩大LED照明及背光源应用产品,推进“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打造国家光电城。力争到2015年,形成650万片/年外延片、1300亿颗/年芯片及其封装的LED生产能力,全行业产值1000亿元。
新材料产业,重点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所需的关键新材料,以结构材料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技术绿色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推进一批战略性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布局,努力实现产业高端化和规模化。到2015年,全行业产值达850亿元,比2010年增长3倍,年均增长31%。
智能电网产业,在抓好现有输变电产品智能化升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压超高压电缆、新能源发电集成系统、量测与通讯设备、电源和储能系统、高效能源材料、用户端智能设备和智能电网应用软件,加快建设国家级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形成发电环节逆变器、智能监控和储能装置综合管理系统6000台套,储能电池2200万kVAh,各类电缆260万km,变电环节智能设备4000万台套,配电环节智能设备20万台套的年生产能力,全行业产值达2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29%。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装备和环保装备及产品,加快建设专业环保产业园,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
电子书产业,重点发展显示屏、控制芯片、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加快扩大和完善电子书阅读器产业链,同时,着力引进内容供应商、数字格式制作商,建设内容流通服务平台,突破电子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电子书阅读器产业基地和电子书城。2015年,形成电子纸1.2亿片、电子书5000万本的生产能力,全行业产值达1000亿。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围绕建设“文化创意工作室、科技研发实验室、软件服务办公室”的目标,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以用促产,彰显特色”的发展思路,重点鼓励产品嵌入式、行业应用、信息安全和物联网软件发展,推进呼叫服务、数据处理、应用托管等信息服务外包,加快两化融合、动漫研发、文化创意设计等IT支撑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新兴软件名城。到2015年,力争全市软件服务业业务收入500亿元,载体面积30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省内综合排名前5位。
2、高端发展主导产业。
机械装备产业,重点推进零部件加工向整机生产转变,单机生产向柔性化、多功能、复合型装备生产线转变,低端装备制造向高精度、高速度、大型化、智能化、节能环保型装备制造转变,全面提高压力机械、节能环保机械、建设机械、水泥机械、石油机械、饲料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制造水平和技术含量,部分产品努力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行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
汽车船舶产业,汽车产业重点发展高档轿车、特种专用车,加快提升客车和商用车的档次和质量,大力开发新能源轿车和客车,推进汽车电子、驱动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力争到2015年,整车生产能力超过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0万辆,全行业产值达1800亿元。船舶产业重点提升散货、油品和集装箱三大经济环保主力船型的档次和规模,大力开发液化气、化学品等高科技含量的特种船舶,加快发展海工装备,积极拓展船舶配套产品,进一步做强产业优势。力争到2015年,造船生产能力达1200万载重吨,全行业产值达1200亿元。
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围绕“突破上游,扩大中游,主攻下游”的思路,在化工园区力争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建滔化工、奥克化学重油催化裂解和东联化学生物乙烯等项目的落地,形成年80万吨乙烯、70万吨丙烯的生产能力;加快建设苯乙烯、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装置,形成190万吨苯乙烯、40万吨环氧乙烷及其衍生产品、55万吨环氧丙烷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快开发发泡聚苯乙烯、SBS弹性体等高分子材料和超高分子量级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丙烯晴、ABS树脂、乙丙橡胶等化工新材料,分别形成60万吨、10万吨、10万吨、40万吨、30万吨、30万吨、10万吨和5万吨的生产能力,全力推进化工产业上中下游循环链式发展,打造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石化物流集聚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大力发展新型日用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和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化工。力争到2015年,全行业产值达3000亿元。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优化结构、提升档次的总体目标,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品牌创建、两化融合、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等项工作为主要抓手,推进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医疗器械等传统产业创新能力、工艺装备、产品档次、生产模式明显提升。
4、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明确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关键性生产服务业,为生产企业开展“贴身式服务”;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鼓励生产企业将物流、研发、营销等非核心业务剥离外包,加快服务业向制造企业渗透,形成主业突出、分工明确、配套紧密、运作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15年,力争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5、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宁镇扬都市圈,主动接纳中心城市产业、技术、人才、要素等辐射和转移,逐步实现与南京、镇江的产业布局同城化。推进市域内产业布局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和促进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电子书等新兴产业重点在市开发区集中布局,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在市化工园集中布局,汽车、船舶产业重点在仪征、邗江、江都等专业园区集中布局,数控压力机及各类机械装备、钢管、液压件等制造业重点在邗江、江都、广陵、高邮、维扬等开发区集中布局,电线电缆、电工电器等智能电网关联产业重点在宝应、高邮专业园区集中布局。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将仪征汽车工业园的汽车产业,化工园的化工产业,宝胜工业园的智能电网产业,市开发区的新能源、新光源、电子书产业分别打造成千亿级特色产业基地。同时,引导和促进医疗器械、照明灯具、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工艺礼品、旅游用品等传统特色产业在乡镇特色产业群集中布局,打造一批100亿元、500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群。
(二)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全面推进,着力构建完善的政府公共服务、企业自主创新、社会专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
政府层面,重点加快创新型园区、科技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和加速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检测实验中心、公共技术研究机构等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及省级创新型园区,争取到2015年,建成1—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开发区成为省级创新型园区,新增省以上特色产业园区10个以上,累计建成孵化用房3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000家以上。大力引进外部科研资源,进一步提升南大-扬州光电研究院、江苏(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中科院扬州分中心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南大扬州化工研究院、西安交大智能电网技术装备研究院、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宝应)研究分院等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末,每个县(市、区)及省以上开发区都要与一批高校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共建产业技术联盟和研究院,打造技术服务公共平台,推进我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尽快突破。加快规划建设扬州科技城,推动扬州大学科技城、西安交大科技城等创新型学区建设,使各类科技城成为我市工业产业最具活力的技术孵化基地。
企业层面,重点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术标准委员会、产学研联合体等自主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提升,力争到2015年,全市产销5000万元以上企业全面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产销5亿元以上企业全面建成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50亿元以上企业全面建成国家级“两站三中心”,形成覆盖全市的企业研发体系。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推动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立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达到30家,比2010年增加20家,工业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数达1530个,比2010年增加800个以上。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载体,每年选择1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重点资助,使产学研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社会层面,重点鼓励和引导发展人才市场、培训机构、融资担保机构、技术成果展示和交易市场、技术服务外包等社会化服务创新载体和平台。“十二五”期间,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20家以上,资本总额超过40亿元;到2015年,全市融资担保机构达80家,注册资本总额达到80亿元,当年担保额达180亿元;加快建设完善人才交流、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外包和培训教育等市场体系,每年争取新建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10家以上。
(三)不断强化产业支撑体系。
强化人才支撑。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以人才高地带动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融合。加快建立健全产业、企业人才需求数据库,科学规划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的行业分布,通过引进一个人才,攻克一项技术,做大一个企业,培育一个产业。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有机融合。将人才引进和产业推介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争取国家“千人计划”和“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支持,大力实施“绿杨金凤”计划和百名创新领军型人才引进工程,引进一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十二五”期间,累计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200名、优秀博士人才500名。推进外部引才与本土育才的有机融合。加快实施“333”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千名苏商海外培训工程”,加快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紧缺人才的高端培训,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通过校企共建、订单培养、重点科技项目合作等方式,有计划地培养本土型专业技术人才。力争“十二五”期间,企业中高级人才占职工总数达5%,从事技术工作人员占职工总数达15%,比2010年分别提高1和3个百分点以上。
强化项目支撑。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在建在手项目,重点推进仪征上汽大众30万辆整车、建滔化工重油催化裂解、天威保变太阳能电池、晶澳三期电池片等重大项目建设。抓紧落实意向在谈项目,重点抓好上汽大众整车二期投资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实。大力推进规划项目招商,重点实施“610”计划,即着力引进和实施10项中央企业、10项上市公司、10项百强民企、10项世界500强企业、10项战略重组、10项高校科研院所投资的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开工200项投资规模在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在100亿元以上项目引进和实施上取得重大突破。
强化技术品牌支撑。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工业企业专利发明的奖励,加强对企业新品开发阶段前期调研和小试中试成果的政策支持,激励企业不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争到2015年,全市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达到3.2%,专利申请量3045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310件,年均分别递增25%。进一步扩大“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提高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控制、资源管理、产品智能化、市场营销等重要环节的应用率,提高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率,到2015年,全市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和电子商务应用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大力推进企业通过自主创建品牌、购买知名品牌,不断放大品牌效应,“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新增省级以上品牌359件、国家级品牌20件,总数分别达717和55件,使更多的产品向江苏名牌、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跃升。
强化企业支撑。实施项目带动,着力推进上汽大众轿车、天威保变、尚德太阳能、川奇电子书、中海三期、实友二期、晶澳二期、江城船用材料、金陵船舶、玛切嘉利以及扬农、油田等一批在建项目实施,加快形成100亿元以上生产能力。推进战略重组,着力抓紧落实和推进亚星、顺大、扬农等一批优势企业与国际国内大公司、央企的重组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做强做大。加快直接融资,鼓励已有上市企业整体上市、增资扩股,推进太平洋造船、亚威机床、扬杰电子、史福特光电科技、远洋东泽电缆、亚普汽车部件、宝胜电气、扬州锻压机床、嘉和散热器等16家企业加快上市,通过资本运作,加快做强做大。在抓好“培大培强”的同时,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 “千企升级”,促进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四)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低碳发展,绿色制造,是产业结构深度转型的主导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资源和能源节约作为工业转型的基本战略,通过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