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二五”热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成就与形势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科技推广模式,突破农产品运销瓶颈,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冲击,加快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农业农村经济亮点纷呈,农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增强
热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539.3亿元,比2005年增长79%。冬季瓜菜、南繁育制种、热带水果、天然橡胶、畜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南繁育制种基地每年提供商品种子2600万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瓜菜、水果、天然橡胶产量分别达到532万吨、285.35万吨和34.6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47%、76%和39%。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率先通过农业部验收,连续10年实现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肉类总产量达到97.61万吨,比2005年增长54%。
(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通过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中部农民增收、西部发展及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内连续突破4000元、5000元大关,2010年达到5275元,比2005年增长75.6%,增长幅度之大历史少有。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5万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2010年,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8%和80%,分别比2005年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110叫响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425.24万千瓦,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8.59%,分别比2005年增加58.9%和11.59个百分点。田头预冷库容达16万吨,是2005年的4倍。喷滴灌节水农业面积达到85万亩,年节水2亿立方米。使用沼气农户达35.6万户,集沼气、标准化养殖小区、无公害基地“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正加快推广。
(四)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大幅提升
定安塔岭、琼中湾岭、昌江太坡、屯昌屯城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初具规模,艾格菲、雨润、新希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海南,提升了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6家,实现产值260亿元。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农民专业合作社3520家,入社农户10.2万户,带动农户31万户。
(五)农产品出岛量大幅增长
2010年,全省瓜果菜出岛量540万吨,比2005年增长57%,畅销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和40多个国家地区,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保障了冬季北方地区特别是首都等重要城市的供应。生猪由1999年前从省外调进120万头转变为2010年出岛172万头,畜产品出岛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产品出口额达到4.65亿美元,是2005年的6.6倍。
(六)农业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测土配方施肥、沼气、植物医院等四大流动服务站和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构建了农产品立体检测网络,努力实现农业监管服务到田头、到农户的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二、发展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是海南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全面推进海南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加快海南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机遇期。
发展思路更明。近年来,海南农业坚持用新的理念、新的手段、新的机制超前谋划,提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等“六大转变”,发展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尤其是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六大战略定位之一,为海南“十二五”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政策环境更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连续8年出台中央1号文件,“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断突出。海南热带农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五届九次全会把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列为海南“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内容,凸显出农业在全省的重要地位,有利于营造重农强农的政策环境。
资金投入更大。中央提出“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总量增加,比例提高,农业补贴资金规模、补贴品种、受益范围扩大。南繁育制种基地列入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海南南菜北运基地、甘蔗、天然橡胶产业带列入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海南“无疫区”通过国家验收,国家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海南农业将得到国家层面更多的支持。同时,随着省财政安排“三农”资金比例提高,农信社、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加大,一批支撑海南省农业发展全局的项目将陆续启动实施,为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体制机制更活。农村改革继续深入推进,重点搞活农村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监测,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破除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为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产业基础更好。经过多年尤其是“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已有相当的基础,冬季瓜菜、南繁育制种、热带水果、热带作物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大。通过顶层设计,整合资源,项目带动,建成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海南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
当然,海南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突出表现为:一是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农业在生产总值中比重的下降,容易导致忽视农业的倾向,做好农业工作的难度大。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物质装备水平离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还有不少的差距,自然灾害影响呈加重趋势,保持农业增效的难度大。三是全省农民收入与全国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工资性收入仅占23.9%,实现就近就地增收压力大,在高基数上持续抓好农民增收,实现“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的难度大。四是在产销联接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加工链条较短、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趋于频繁的背景下,保证鲜活农产品不发生滞销事件和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大。五是随着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在海南农产品出岛出口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的难度大。六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务农劳动力素质不高,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难度大。七是农业生产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农户为主,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仅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3%,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的难度大。
四、规划目标
到2015年,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初步建成,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效益、农民收入、主要农产品产销量、物质科技装备水平、质量和品牌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农业效益明显提升。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750亿元,年均增长6.8%。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7.3%,提高6.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0.5:1。
——农民收入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5年达到9720元。
——主要农产品产销量明显提升。到2015年,冬季瓜菜年产量和出岛量分别达625万吨和500万吨,热带水果总产量和出岛量分别达350万吨和300万吨,热带作物产量达到65万吨,南繁制种量4000万公斤,肉类总产量达到154万吨,其中生猪出栏量和出岛量分别达到1200万头和200万头。
——现代农业物质科技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到2015年,建成一大批高标准农田、工厂化育苗厂、热作水果标准化基地和畜禽养殖小区,农机总动力达515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3%。田头预冷库库容达30万吨。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万人,测土配方等流动服务、农作物种子繁育和技术推广培训实现全覆盖,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农产品和农资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数量大幅增长,“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175万亩。
——农民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00家,带动农民能力增强,入社农户15万户,联结农户36万户。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到18%,生猪、肉鸡规模化比例分别达到85%和90%。
“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发展的主要指标见表2-1。
表2-1 “十二五”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注:[ ]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发展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冬季瓜菜、南繁育制种、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畜产品等优势产业,把海南建成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丰富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做贡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冬季瓜菜
海南省冬季瓜菜生产时间从当年的11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翌年5月底,具有生产时间长、品种多等特点,在全国瓜菜市场的占有率约为20%,为保障全国各大城市冬季蔬菜市场供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2011年度,全省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64万亩,主要是喜温、耐热型品种,其中瓜类116万亩,椒类60.4万亩,豆类37万亩,茄类19万亩;产量408万吨,出岛290万吨。冬季瓜菜总产值120亿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主要农产品基地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难以适应稳产高产的需要;瓜菜育种力量薄弱,难以满足生产用种数量、质量和品种多样化的需求;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运销手段落后,流通损失率超过20%,运输成本高。
(一)发展思路
扩大水旱田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坡地瓜菜,加快发展高山瓜菜,推广发展城郊瓜菜,提高瓜菜复种指数,千方百计增加播种面积。增强本地良种繁育能力,扩大主打品种,优化常规品种,加快发展特色品种,压缩非优势品种。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充分发挥运销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产地集散市场的作用。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快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产品抽检,确保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300万亩高标准瓜菜基地,年产量达到625万吨,其中80%出岛,产值200多亿元。冬季瓜菜质量品质稳步提升,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农残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主要瓜菜的生产目标为西瓜种植面积28万亩,甜瓜15万亩;豆角类种植面积35万亩,椒类种植面积 50万亩。优质商品率提高到90%以上。
(三)发展重点
建设标准化菜园子基地。分区域开展菜田(地)洪、涝、旱、酸、薄综合治理,形成300万亩标准化菜田,其中瓜菜田170万亩,瓜菜坡地100万亩,设施瓜菜30万亩。加强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搞好瓜果菜出口基地备案认证,以规模化田洋为重点,在海口、三亚等市县建设无公害瓜菜(含供港澳及出口)核心示范基地100万亩。扩大西瓜、甜瓜、苦瓜、丝瓜、南瓜、冬瓜和豇豆等优势品种的种植面积,压缩椒类、圣女果和紫长茄等非优势品种的生产规模。进一步发展各地富有特色的主打品种,如三亚的紫长茄、小黄瓜、乐东的四季豆,陵水的长豆角,定安的的樱桃番茄,琼海的青皮冬瓜,文昌的小红尖椒,屯昌的枫木苦瓜,万宁的毛豆等。
建设瓜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批育苗基地,积极推广塑盘育苗、营养袋育苗和瓜类嫁接苗,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工厂化育苗,实行规模化生产与供应,提高种苗质量,依据市场需求推广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重点建设海南省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海口瓜菜良种繁育基地(主要繁育南瓜、黄瓜、西葫芦、番茄和豇豆良种)、省农技中心琼海瓜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主要繁育冬瓜和苦瓜良种)、省农科院乐东瓜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主要繁育豇豆和甜瓜良种)、文昌西瓜嫁接苗生产基地、三亚南繁科学院甜瓜良种繁育及嫁接苗生产基地、省农科院澄迈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主要繁育辣椒、番茄和茄子良种)、保亭黄瓜和苦瓜良种繁育基地、屯昌枫木苦瓜良种繁育基地,使全省瓜菜良种繁育和示范基地达到1.6万亩以上,年种子生产能力达到60万公斤以上,生产西瓜嫁接苗8000万株以上,示范推广瓜菜优良品种300个以上。
完善瓜菜标准化体系。制定西瓜、甜瓜、苦瓜、青瓜、南瓜、冬瓜、茄子、辣椒、西红柿和豇豆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采摘及包装标准。在琼南、琼东、琼北、琼西北等十大产区建设10万亩冬季瓜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对种苗、种植、管理、采收等各环节实施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广塑盘育苗、营养袋育苗、瓜类嫁接苗、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大小棚设施栽培等实用技术,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和专业化。以企业、农民合作社、村级瓜菜标准化服务站为依托,组织统防统治专业队伍,2000亩以上的大田洋全面实行统一监测、统一供药、统一配药、统一防治病虫害。积极推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采取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控效果和产品质量。加强田头瓜菜质量安全综合服务站、瓜菜产地集散市场(收购点)检测站、瓜菜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体系建设,保证瓜菜质量安全。
(四)区域布局
西(甜)瓜重点区域:三亚、陵水、乐东、文昌、琼海、万宁、东方、昌江。
豆角类重点区域:三亚、乐东、陵水、澄迈、海口。
椒类重点区域:澄迈、临高、儋州、昌江、文昌、琼海、万宁、东方、海口、定安。
二、南繁育制种
南繁主要包括育种科研、种质鉴定和制种生产三个方面。育种科研方面重点为农作物育种加代、组配、亲本繁殖、有苗头组合的复配,水稻、高粱、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二系、三系、转基因选育等。种质鉴定方面,主要包括大田生产种子的田间纯度鉴定、育性鉴定等。制种生产方面,主要为杂交作物的亲本繁殖、杂交制种,其中年产杂交水稻种子2600万公斤以上,占全国的1/8。近年来,南繁基地规模约在20万亩左右,其中,选育种、种质鉴定为主的南繁科研用地约2万亩,繁制种生产为主的生产用地约18万亩。南繁基地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和南繁单位几十年建设,虽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和战略地位还不相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用地关系不稳定,影响南繁工作正常开展;控制手段不足,生物和生态安全存在隐患;科研与繁育脱节,提升创新能力受到制约;企业引领的作用不明显,产业链条不完整。
(一)发展思路
服务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的重大战略,把握世界育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抓住国家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和建设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有利契机,通过资源整合、管理创新、基础建设、优化服务等综合性措施,将南繁育制种基地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配套、水平先进的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与材料创新基地、农作物育制种基地以及技术交流和材料展示基地,为农作物育种创新和推广搭建良好平台,使南繁成为集科研、生产、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生产发展、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种业“硅谷”。
(二)发展目标
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南繁集聚,南繁吸引力显著增强;新品种选育、新方法研制、新材料创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南繁影响力显著增强;培育若干个跨国经营的大型种业企业和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南繁竞争力显著增强;育繁推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南繁控制力显著增强;探索出促进民族种业发展的新模式,南繁服务全国种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更加突出。
育制种基地:到2015年,建设高标准南繁基地24万亩,其中育种科研基地面积4万亩,制种基地面积20万亩。
种子产量:到2015年,每年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制种能力达到4000万公斤。
科研能力:满足南繁单位种子性状与品质鉴定、生物安全与检疫、基地环境监测与作物生态观察、组织与细胞培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实验等各方面的需要和科技交流需要。
环境保护:有效检验、监督、控制各种病虫害的传入和传出,有效跟踪检测、监控转基因作物和产品的安全隐患,保持南繁基地的生态安全。
产业发展:培育3~5家省级以上种业龙头企业。
(三)发展重点
构建南繁育种公共研发平台。加强以中国南繁科学院为骨干的种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建一批种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提高育种创新水平。建设南繁研发中心,以开放服务、协同互动为原则,构建国家南繁科研公共开放实验平台,优化科研实验基础条件配置。建设国家种业技术交流与信息服务中心,为育种家与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南繁机构与南繁基地之间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建设南繁种质资源保藏和种子处理中心,保存不适合以种子形式在低温下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建设南繁新品种评价和展示中心,集中展示海南热带农业名、优、特、稀、新品种与先进技术。在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杂交作物育种创新中心,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南繁育种科研试验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的育种科研试验基地,开展土地平整、排灌设施等田间工程建设,为南繁育种单位提供稳定的、高标准的南繁科研育种用地。开展基地环境监测与作物生态观察、种子性状与品质鉴定、组织与细胞培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实验,为国家南繁各大型科研院所、高校等提供服务。
建设南繁高标准制种基地。以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制种为主要品种,以种子生产基地、种子晒场、种子加工厂、种子仓库为主要内容,建设高标准的南繁良种繁育基地,提高农作物制种能力。解决制种基地相对过于分散的问题。完善田间沟渠,配备大棚、网室、围栏等农田保护及监控设施。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分片建设种子烘干加工厂。通过精选、包衣、包装等,提高种子质量,促进种子的精量化、标准化和商品化。进一步发挥南繁作为国家种子调剂、备荒、缺口生产基地的作用,重点储备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子及其亲本,增强应急调控能力。
保障南繁基地生态与生物安全。建设集种子检验、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预警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检测检疫中心,按照部级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配置仪器设备。建设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隔离场,承载国外引进种苗的隔离试种、转基因植物的隔离试种、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植物检疫科研等功能。建设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提高对农业生物灾害及重大病虫害的预警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有效控制能力,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建设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及释放试验基地,开展南繁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检测、监控、鉴定、长期跟踪与环境释放安全评价研究。
(四)区域布局
琼南早熟制种区。包括三亚市、乐东县和陵水县等3个市县,拥有适宜水田面积22.5万亩,主要发展杂交稻制种。
琼北中早熟制种区。以临高县为中心,辐射儋州市和澄迈县,拥有适宜水田面积15万亩。
琼中部特殊育制种区。包括五指山市的南圣、畅好、红山、毛阳、番阳、毛道等乡镇,琼中县的营根、湾岭;白沙县的牙叉,乐东县的志仲、三平等乡镇,主要发展五指山地区海拔500米以上的连片水田区。拥有适宜水田面积3万亩。
三、热带水果
2010年全省热带水果种植面积261.8万亩,产值103.33亿元,是全国四大香蕉产区之一,全国三大芒果产区之一。其中,香蕉种植面积87.5万亩,总产量172.29万吨;芒果种植面积66.42万亩,总产量37.01万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期集中,易出现滞销难题;二是病虫害影响严重;三是果园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差。
(一)发展思路
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优化品种结构,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促进热带水果产业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旺淡季大反差型向周年相对均衡型、加工产品多元化转变。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热带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80万亩,总产量达到350万吨,总产值达到130亿元。主要热带水果发展目标为:
香蕉:面积达到90万亩,单产达到3500公斤/亩。
芒果:面积稳定在70万亩,单产达到700公斤/亩。
(三)发展重点
优化产品结构。做大做强香蕉、芒果、荔枝、龙眼、菠萝等大宗水果,积极发展莲雾、番石榴、毛叶枣等名优特珍稀水果。琼南和琼西南地区重点将香蕉收获季节安排在2~4月,打好国内市场空档和台风影响的时间差。琼西、琼西北、琼北地区主要选择巴西、8818、大威廉斯、泰选等高产优质香蕉品种,注意避过低温寒害期;琼中地区以种植山地蕉为主,适度发展粉蕉、龙牙蕉、大蕉;琼东重点发展特色香蕉,选择贡蕉、龙牙蕉等特色品种以及矮香蕉等抗风品种。芒果重点发展优质早熟鲜食芒果,适当发展加工型芒果品种,提高芒果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
建设热作标准园。以农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为基础,建立橡胶、香蕉等热作组培苗和良种苗木基地。对香蕉巴拿马病等生产问题进行重点攻关。开展热带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完善道路、节水灌溉、采收系统、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贮运冷链等基础设施。开展节水灌溉、精确水肥共施、病虫害综合防治、芒果套袋等技术示范。对热作园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农业投入品质量进行监控,特别是对大企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进行定点监控,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提升组织化程度。依托较大规模的种植企业或农垦系统的农场,联合专业大户,建设香蕉、芒果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和出口基地。引导组建热带水果行业协会,发展各种新型的专业合作社或中介组织,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实现订单生产和品牌销售,促进热作产品流通。
(四)区域布局
香蕉重点区域:全省广泛种植。
芒果重点区域。包括昌江石碌镇梅岭以南至七差,叉河镇,东方市的抱板、东河、天安、公爱之中沙一线以西,乐东的尖峰、佛罗至福报,千家以西,三亚的梅山、崖城至田独、藤桥及陵水的英州至椰林一带平原至低丘台地。
橙重点区域。琼中部海南绿橙重点区域以琼中县为中心,包括屯昌县南吕以南、白沙县牙叉镇以东、五指山市冲山镇以北以及万宁市三更镇。澄迈福橙重点区域以澄迈、临高、海口、儋州等火山岩红壤土地为主。
菠萝重点区域。包括琼海、万宁、文昌、定安、海口、琼中等市(县)。
荔枝、龙眼重点区域。包括海口、琼海、文昌、定安、屯昌、澄迈、临高、儋州、琼中、陵水等市(县)。
四、热带作物
热带作物主要包括天然橡胶等工业原料,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热带作物产品是海南具有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的特色产品。目前,在海南省面积较大、产值较高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槟榔、胡椒、木薯和剑麻等,其中尤以橡胶、椰子、槟榔和胡椒四种作物面积最大,已成为海南热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全省热带作物面积共计1196.79万亩,产值达110亿元。其中橡胶、椰子、胡椒、槟榔种植面积分别为735.59万亩、58.74万亩、32.39万亩、103.84万亩,产量分别为34.64万吨、2.3亿个、3.6万吨、15.21万吨,均居全国前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种植布局不合理,栽培品种单一;二是台风等气候灾害威胁大,防灾抗灾能力不强。
(一)发展思路
重点发展天然橡胶、槟榔,适度发展胡椒、椰子。优化品种结构,主推抗风高产品种;椰子重点发展马来红矮、马来黄矮、香水椰子;胡椒增加黑胡椒比重。按照适地适种原则,橡胶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胡椒逐步向东北部转移,槟榔和椰子逐步向东北部和南部转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国有、民营资源,开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二)发展目标
把海南建设成为国家热带作物产品供应基地,热带作物总面积达到1350万亩,总产值达到165亿元。主要发展目标如下:
橡胶:种植面积达到850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新胶园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单产达到90公斤/亩。建成18座万吨以上标准化天然橡胶加工厂。
椰子: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椰果产量2.8亿个;单产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优质果率达60%以上,加工率提高到70%以上。
槟榔: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投产面积80万亩,总产量达到25万吨。
胡椒:种植面积发展到37万亩,收获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0%;生产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单产达到150公斤/亩,总产量达4.3万吨。
(三)发展重点
建立健全良种、苗木繁育推广体系。建立省热作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中心,加强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落实橡胶良种补贴,加强橡胶良种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海南高种椰子中的小圆果变种和椰子杂交新品种,适当引进国外优质椰子杂交品种。发挥农业部热作种子种苗检测中心的作用,加强种苗检测工作,提升服务能力。
改善生产条件,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以增强胶园的抗风、抗旱能力为中心,改造低产残次胶园、更新老胶园,加速推广橡胶树优良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综合应用抗风、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加强橡胶生产者培训,提高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建立一批标准化种植园,示范带动槟榔、胡椒和椰子生产。建设病虫检测与预防中心,加强对重要病虫害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大力发展热作产品加工。结合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契机,打破农垦与地方之间的界限,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新建或改建一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年产量万吨以上的加工厂,增强橡胶产品供给能力。建立椰子综合深加工与利用工厂,主要生产天然椰子汁、椰油、椰衣纤维垫、椰子活性精炭和系列椰子食品等。新建一批槟榔加工厂。发展黑胡椒加工,改进白胡椒机械加工中的脱皮设备和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出口。
(四)区域布局
橡胶重点区:儋州、琼中、白沙、琼海(近中部山区)、屯昌、澄迈(不含滨海地区)、乐东(不含滨海地区)、定安、五指山、临高(不含滨海地区)和昌江(近山区部分)。
椰子重点区:海口、文昌、琼海、定安、陵水、三亚、万宁和乐东。
槟榔重点区:琼海、三亚、万宁、乐东、陵水、保亭、屯昌、定安、澄迈,以及保亭、琼中两县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
胡椒重点区:定安、屯昌、澄迈、海口、文昌、琼海、万宁。
五、畜牧业
2010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20.5%;肉类、禽蛋产量分别达97.61万吨、3.35万吨,其中肉类产量以猪肉(占65%)和禽类(占29%)为主。2010年,全省生猪出栏740万头,出岛172万头;文昌鸡出岛3100万只,出口50余万只;羊出岛2.5万只;牛出岛4万头。全省生猪出栏50头以上规模化比例达73%,蛋鸡存栏500只以上规模化比例达68.2%,肉鸡出栏2000只以上规模化比例达85%。连续10年保持重大动物疫情零发生,海南无疫区通过农业部验收。全省现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55家,饲料产量达177.2万吨;兽药GMP生产企业7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尤其缺乏祖代、父母代繁育场;二是饲料原料从岛外输入多,经营成本高;三是乡镇畜牧兽医机构办公场所简陋,服务能力不强。
(一)发展思路
发挥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品牌优势,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发展文昌鸡、海南黑猪(临高猪、屯昌猪、定安猪、文昌猪)、鹅(白莲鹅)、鸭、海南黑山羊、海南和牛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的畜禽产品;落实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专业大户,扩大养殖规模;支持优势畜牧企业发展畜禽产品加工,建设出口基地,力争生猪、文昌鸡等出岛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实施能繁母猪和良种扩繁计划,加大能繁母猪和畜禽良种补贴力度,支持建设规模化良种繁育场;提高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等三大基础饲料总量,大力发展生物饲料、蛋白饲料和绿色、安全、高效的饲料产品;着力抓好化学兽药制剂、抗病毒消毒剂的发展,推动兽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升级。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27.3%,比2010年增加6.8个百分点。能繁母猪存栏量翻一番,建设万头以上种猪场20个,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基本实现畜禽种苗自给。
畜产品产量: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4万吨、4万吨、5000吨。生猪出栏量达到1200万头,出岛出口达到200万头;家禽出栏量3亿只,其中文昌鸡出栏量达到1.5亿只,出岛出口达到6000万只;黑山羊出栏达到125万只;和牛出栏2万头。
饲料产量:到2015年,工业饲料产量达到36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345万吨,浓缩饲料3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2万吨。
兽药产值:到2015年,全省兽药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兽药经营企业全部通过GSP认证。
(三)发展重点
积极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整合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化示范创建、大中型沼气建设等项目资金,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突出抓好畜禽粪污治理,切实做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提升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处、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路,充分考虑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环境因素,把畜禽养殖小区与循环经济建设有机结合,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推进联合育种,依托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完善和建设省、市(县)、乡(镇)三级畜禽品种改良站,建设以原种场、良种繁育场为主的猪禽良种繁育体系,以保种为主要目的的牛羊原种场,在主要优势区建设黑山羊良种繁育场。推广和普及人工授精技术,建立覆盖省、市(县)、乡(镇)三级的公猪站、牛羊授精站和配种点。更新和配套畜禽改良站(点)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稳定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推广队伍,增强畜牧科技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对饲料兽药和畜产品的质量监控。加强质量标准和法规体系建设,全面推行HACCP制度。严格执行饲料兽药等投入物质量标准,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加强疫病防治和卫生防疫监督工作,降低兽药使用量。完善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积极发展畜牧投入品产业。以海口秀英、南港和澄迈马村码头为依托,在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集中布局建设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主要专业生产畜禽配合料、高档水产饲料、核心预混料,努力把该开发区打造成全省重要饲料工业生产基地。利用已经选育成的牧草品种,生产专用草料。以水产养殖集中区域和海产品资源为依托,在三亚、文昌、海口、澄迈、儋州等沿海市县主要布局建设一批动物源性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在海口市发展饲料添加剂。在定安塔岭医药生态工业园建设兽药研发和兽药生产基地。
(三)区域布局
生猪重点区域:琼海、屯昌、临高、定安、澄迈、万宁、乐东、陵水、海口、儋州、琼海、澄迈。
文昌鸡重点区域:文昌、琼海、海口、保亭、儋州。
黑山羊重点区域:海口、澄迈、文昌、万宁、琼海、陵水、儋州、昌江、东方、乐东。
海南和牛重点区域:以海口、澄迈为重点,辐射带动乐东、定安、琼中、东方。
饲料产业重点区域:澄迈、三亚、文昌、海口、儋州。
兽药产业重点区域:定安。
六、常年瓜菜
海南省冬季蔬菜自给率可达70%以上(按品种计算),但海南省淡季瓜菜生产时间从每年的6月延续到10月底,按全省人口867万和人均500克/天蔬菜消费量计算,全省蔬菜需求量约为4335吨/天(全年约需158.23万吨),蔬菜自给率不足50%。其中琼中县全年自给率平均仅为15%,夏秋两季自给率仅为10%。海口作为省会城市,淡季自给率也仅为42%。2010年度,全省常年瓜菜基地面积仅4.5万亩,全年常年瓜菜产量不足75万吨。主要生产上海青、菜心、小白菜、空心菜等品种,主要分布在海口、儋州、三亚、文昌、定安、澄迈、临高等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难以适应稳产高产的需要;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受台风多雨、持续高温、病虫害防治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淡季瓜菜产量不高,农民积极性不强。
(一)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菜篮子”市县长制,积极发展坡地瓜菜,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千方百计增加播种面积。增强本地良种繁育能力,优化常规品种,引进新品种试种。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新建成18万亩高标准常年瓜菜基地,使全省常年瓜菜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22.5万亩,全省淡季蔬菜自给率达到65%,基本保证城乡居民日常需求。
(三)发展重点
建设标准化常年瓜菜基地。分区域开展菜田(地)洪、涝、旱、酸、薄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开发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相结合的常年瓜菜生产基地共计18万亩,其中露地栽培16万亩,设施栽培2万亩。主要将旱地种物(如:花生、番薯、甘蔗)地改种叶菜类。计划建成后,全年常年瓜菜产量达到110万吨。露地栽培主要集中在海口、琼海、儋州、定安等地,设施栽培主要集中在三亚、文昌、东方、乐东、五指山等地。重点发展坡地设施栽培,配套建设水、电设施。充分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为主导,以规模化田洋为重点,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市县建设千亩示范基地30个。扶持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新建、改建大棚喷滴灌、供水供电、田间排灌渠道等设施,引进耐热品种,做好病虫害防控,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增强农民积极性。努力打造临高空心菜、五指山高山蔬菜等品牌。重点针对白菜、青菜、空心菜、萝卜、茄子等城乡居民消费较多的品种,扩大大棚菜种植面积,增强蔬菜生产应对自然灾害影响的能力。
完善常年瓜菜标准化体系。制定白菜、青菜、空心菜、萝卜、茄子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采摘及包装标准。对种苗、种植、管理、采收等各环节实施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广塑盘育苗、营养袋育苗、瓜类嫁接苗、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大小棚设施栽培等实用技术,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和专业化。建立进岛环节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保障进岛蔬菜质量安全。
(四)区域布局
北部瓜菜产销供应圈:以海口为中心,包括文昌、琼海、澄迈、定安等地;
东南部瓜菜产销供应圈:以三亚为中心,包括乐东、东方、陵水、保亭、万宁、五指山等地;
中西部瓜菜产销供应圈:以儋州为中心,包括昌江、临高、屯昌、白沙、琼中等地。
第四章 培育新兴产业
一、农产品加工业
近年来,以定安塔岭、琼中湾岭、屯昌屯城、昌江太坡农产品加工园区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主要包括果蔬、热带作物、畜禽、茶叶、竹木、水产品加工等。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6家,实现产值26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9%,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达到0.36:1。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技术与装备普遍落后。
(一)发展思路
依托热带作物、热带果蔬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发展和建设态势,重点推进热作加工、果蔬加工、畜禽加工、特色加工四大优势产业。着重培育一批幅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继续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集聚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实现510亿元,年均递增14.4%;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43%,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例达到0.5:1;带动基地200万亩,带动农户50万户。优势产业加工及园区发展目标如下:
热作加工。椰子、槟榔、胡椒、橡胶等热带作物产品30%实现深加工,其中椰子、橡胶达到80%,槟榔、胡椒达到20%。
果蔬加工。50%以上果蔬经过产后初加工处理,净菜上市占蔬菜比例达到20%,果蔬深加工达到30%。
畜牧加工。生猪年加工能力达400万头以上,家禽年加工能力达4000万只。
特色加工。白沙竹笋加工处理鲜笋6万吨,带动农民种植基地6万亩;琼中缫丝加工鲜茧4.5万担,带动桑园种植基地5万亩;保亭南药加工2万吨,带动种植基地2万亩。
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由4个发展到10个,入园企业由45个增加到100个以上。
(三)发展重点
提升农产品加工公共服务能力。整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力量,加强产学研互动,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服务。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为重点,组织相关技术及装备的筛选、引进、推广,分领域筛选出急需的技术、攻关的技术、推广的技术和储备的技术,加强高效、节能、安全和提质的新型技术与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技术升级步伐。
推进农产品加工规范性建设。以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为重点,加强对企业引导和监督,健全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从原料生产到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行良好生产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和ISO9000族系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已通过认证企业的后续监管。
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依托椰树、椰牛、椰岛、春光、南国、天际等知名品牌,搞好椰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培育一批清洗、分级、灭菌、包装等果蔬产后处理及净菜上市企业,在条件较好的海口、三亚、定安、儋州等市县发展一批的脱水果蔬及深加工企业。加快生猪精深加工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发展冷却分割肉,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
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抓好定安塔岭、琼中湾岭、屯昌屯城、昌江太坡等四大园区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海口云龙、澄迈金马、临高博原、儋州白马井、白沙邦溪、文昌春光等园区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加工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园区水、电、路及污染处理等问题。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梯度转移,提高产地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带动农产品产地由资源经济向产业经济升级。
(四)区域布局
热作加工。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发展椰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海口罗牛山、定安渝海发展胡椒深加工;在万宁、琼海、定安、屯昌发展槟榔深加工。
果蔬加工。在海口、三亚、澄迈、临高、儋州、东方、乐东、万宁、文昌、定安、屯昌、保亭发展果蔬产后处理和净菜处理,在海口、三亚、定安、儋州等市县发展脱水果蔬及深加工。
畜牧加工。重点发展在儋州和海口发展肉联精深加工,在海口、文昌重点发展文昌鸡加工出口企业。
特色加工。重点发展白沙竹笋、琼中缫丝、保亭南药、儋州雪茄烟深加工。
二、农产品物流业
全省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471家(其中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的有7家),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73亿元,遍及全岛各产区和消费区,并已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了40多个物流链节点。全省瓜果菜预冷库企业有116家,总容量16万吨,预冷保鲜能力320万吨,全省出岛瓜果菜经预冷保鲜处理比例达到50%。海南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环节多、运距长、损耗大,总体成本偏高;缺乏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设施总体较为简陋,功能不完善,不能完全满足岛内果蔬产品出岛前预冷保鲜贮藏需要;流通模式较为传统,主要依靠个体经销户,营销比较薄弱,农产品进宾馆、进超市的份额还较小。
(一)发展思路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发展以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加工、出口促进等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业,形成以信息为导向,以现代物流技术为基础,以农超对接、农批零对接、农批批零对接为主要模式,形成高效率、低损耗、调节灵敏、产销稳定、渠道畅通、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质量全程追溯。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设和完善3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50个物流链节点,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果蔬、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以下。
(三)发展重点
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布局合理,集农产品批发、集散、冷藏、加工、包装、检测、信息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推进中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在瓜菜等主产区建设集散市场,完善管理机制,建设电子商务、电子监控、物流配送、预冷保鲜、信息采集、产品检测等系统,积极加快产地集散市场建设。鼓励果蔬和肉类生产企业、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零售企业等经营主体,在技术改造和充分利用现有低温储藏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满足全社会对储藏设施的急需。引导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果蔬配送中心。打造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统一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打造稳定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产销链条。积极发展物流配送、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电子农务、期货交易等流通形式。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批零对接、农批批零对接,促进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培育和发展新型流通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特别要瞄准省外大城市和珠三角发达地区,建立和巩固农产品流通贸易关系。扩大驻省外流通办事处的覆盖面,完善农产品产销可视信息系统。建设综合物流调运平台,优化组合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与物流各环节关联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产品损耗。
建立流通追溯体系。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流通全过程推行购销凭证、台账制度。支持和鼓励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采购、加工、批发、零售各环节,建立上接生产、下联消费、覆盖供应链全程的可追溯系统,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责任链”,实现海南农产品流通的全程跟踪。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大经销商开展订单农业,采用规范化农产品购销标准,对鲜活农产品实行分级包装,培育自有品牌。
(四)区域布局
批发市场:加快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海南农垦天津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完成大致坡永青物流中心、文昌昌洒、琼海塔洋、万宁礼纪、陵水英州、三亚崖城、临高加来、东方八所、儋州白马井,澄迈永发、屯昌屯城、保亭新坡等12个区域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在长江以北15个主销区城市批发市场建设海南农产品交易配送专区,重点在天津建设海南农产品产销对接示范基地,形成海南至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哈尔滨、沈阳、长春、寿光、郑州、武汉、合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15条连接南北的稳定物流管道,每条物流管道培育2至3条商流链条。
三、休闲农业
高水准的休闲农业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特色和亮点所在。近年来,海南休闲农业取得长足发展,已建设休闲农业园区133个,吸纳1.45万人就业,年营业收入1.32亿。目前,海南休闲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生态观光型,如围绕红树林景区,积极开发“农家乐”旅游,将演丰镇92个村庄连成一片,形成环东寨港片区靓丽的风景线;二是科技示范型,如海南绿晨香蕉研究所永庄基地、海口绿枫农业休闲观光园;三是垂钓餐饮型,如火山泉休闲农庄、南海休闲农庄、红旗南畴湖村;四是休闲度假型,如三门坡龙连休闲农业园、甲子东坡农庄等。但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发展思路
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要求,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完美融合。依托丰富而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与条件,紧密迎合生态旅游的趋势,选择在大中城市郊区、特色农业基地、著名旅游景区附近,开发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特色餐饮等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建设“千里热作长廊”,打造成海南休闲农业品牌。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创建100个高质量、高品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创建5个休闲农业示范县,争取列入农业部休闲农业“百千万工程”。
(三)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利用区位优势,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发展城郊型休闲农业,突出服务功能,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文明生态村的生态自然景观、农业设施、农民房屋等资源,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海南省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椰子大观园、文昌航天城等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发展高科技展示型休闲农业。以定安美食节、澄迈龙水节等节庆为载体,全面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发展特色节庆型休闲农业,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以澄迈咖啡文化为特色,大力发展咖啡休闲农业。
努力提升休闲农业园区档次。以规划为先导,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快创意发展,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积极弘扬“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着力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重点发展陵水有机农产品采摘及技术展示园、乐东热带高效特色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白沙绿茶示范园、琼中绿橙示范园、万宁南药种植与展示植物园等。
积极发展森林公园与山庄度假。利用热带雨林资源,突出高含量负氧离子、热带野生动物、热带植物奇观等特色,发展森林公园与度假山庄。建设1-2条贯穿全岛的森林休闲廊道。充分利用七仙岭等山区资源发展休闲森林游。在热带雨林、公益生态天然林周边地区建设风情小镇,发展以黎族苗族风情为基调的人文小镇,以军垦文化为主线的农垦文化小镇,以有机农业为依托的海南岛土著居民传统农业小镇,以热带雨林景点和负氧离子为主要卖点的雨林小镇。在五指山、琼中等地建设养生休闲胜地。
精心培育黎苗族文明休闲景点。保留和继承生态性、田园性、休闲性的传统农业特征,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展海南民族地区独有的合亩制、牛踏田、割山兰、舂米、谷仓贮存、酿酒等观赏参与型农业旅游。发展海南茶俗文化,在包装、宣传推广上下功夫,营销白沙绿茶、新伟绿茶、水满茶、鹤鸽茶、澄迈苦丁茶等旅游产品。加大铁锅炒豆、炭火煮水、布袋冲泡等传统咖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游客进少数民族村寨活动,提供美酒(特别是山兰米酒)、槟榔、山歌等旅游产品。
第五章 夯实物质基础
一、标准农田
全省耕地面积628.7万亩,人均1.22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保护压力较大。其中,水田265.3万亩,旱田69万亩,旱地294.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47.5万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地质量整体水平较低,中低产田面积达517.2万亩,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区域性和工程性缺水耕地,排灌设施简陋或老化、淤积,面积约80万亩;二是土地盐碱化或土壤中含有障碍因素,限制肥力提高,面积约80万亩;三是肥料资源配置不合理,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失调,加上农作物复种指数高,耕地养分消耗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约350万亩。
(一)发展思路
以易于改造的中低产田为主攻方向,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升耕地基础地力。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问题。通过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等工程建设,提高农机作业能力。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逐步将中产田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把低产田改造成产量稳定的中产田,为农作物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以及标准化生产提供持续的地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设标准农田2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70%,旱涝保收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50%。水田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1到0.3个百分点,旱坡菜田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1~0.2个百分点。
(三)发展重点
完善田间基础设施。针对中低产田的主要成因,按照成片开发、整体推进和填平补齐的原则,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基本建设等资金,加强以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田间防护网为主的田间工程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在适宜的溪流河道上建拦河引水坝,引水或提水灌溉。在冬季缺水的平原地区打田头井。结合排涝渠道建设大型蓄水池,在丘陵地区建设小山塘,雨季蓄水,旱季作为提水灌溉水源。排涝工程按不低于1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瓜菜等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大规模实施耕地平整和畦田改造。建设完善田间作业道路和农田防护林,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新建标准化瓜菜田100万亩,标准化瓜菜坡地50万亩,标准化热带水果和热带作物基地50万亩。
提升耕地基础地力。针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偏低、耕层养分不平衡等问题,实施耕地土壤培肥和保育,建设秸秆和农家肥积造设施,包括堆沤池和堆放场,配套小型积肥、运肥等辅助设备,大力提高有机肥料的投入水平和质量,消除影响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的障碍因素,着力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和农田基础地力。“十二五”期间,推广秸秆还田135万亩,增施有机肥、绿肥、农家肥和石灰等措施40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0万亩。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巩固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分中心和流动服务站,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与土壤墒情监测点,完善监测点田间排灌、道路、隔离带等基础设施,长期定位连续监测标准农田质量,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充分发挥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企业的作用,建立全省土壤地力、墒情监测及施肥数据库,开展标准农田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指导农作物生产技术集成和应用。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重点对工矿企业区、大中城市郊区、污灌区农产品产地污染严重的区域的灌溉水、土壤、大气及对应农产品的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定位监测。
二、设施农业
近年来,以设施大棚、节水灌溉装备、畜禽养殖设施为主的海南省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全省设施大棚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哈密瓜、西瓜应用设施大棚面积分别达到7.8万亩、5.6万亩。瓜果菜微喷灌节水设施建设面积85万亩,其中大棚15万亩,露地瓜菜30万亩,果园40万亩(以香蕉园为主)。万头以上猪场149个,千头以上猪场1450多个,生猪规模化(出栏50头以上)比例达73%,蛋鸡规模化(存栏500只以上)比例达68.2%,肉鸡规模化(出栏2000只以上)比例达85%。
(一)发展思路
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设施农业投入,增加大棚园艺设施面积,增强蔬菜水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广喷灌、滴灌的节水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转变生产方式。不断加强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机械装备和生产条件的相互适应与配套,改造现有农业设施,提升资源与空间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生产效益。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新增设施大棚15万亩,其中钢架大棚10万亩,钢架拱棚5万亩;新增热带水果节水设施50万亩、瓜菜节水设施55万亩;改扩建各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00个。
(三)发展重点
推广大棚果蔬集约化生产设施。重点发展标准钢管大棚、棚架及其配套的防虫网、遮阳网、喷微灌、小型农机具等附属设施。设施蔬菜区以三亚、乐东、东方、陵水、万宁、澄迈、儋州、定安和海口为主;设施果品区以乐东、三亚、陵水、文昌、东方、琼海、万宁为主。
普及节水灌溉设施装备。以提高灌溉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为目标,在具有一定灌溉条件的平原区,重点推广微喷、渗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水源缺乏的旱作区及丘陵区,重点推广深松覆盖、水平沟播、旋耕播种复式作业等机械化旱作技术及适用机具,推广使用“旱地龙”抗旱剂等辅助设施。
加快推进规模畜禽养殖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喂料、饮水等自动饲喂设施;温控、湿控、通风、全自动消毒、视频监控等环境控制设施;笼舍(限位栏、产床)等饲养设施。按照农业部制定的《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对畜禽圈舍进行标准化改造,完善配套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十二五”期间,全省改扩建各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00个,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30个、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60个、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0个。
三、预冷系统
海南的瓜果菜产品与内地产地的产品就近运销不同,必须经过预冷及产后处理,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降低运输途中的损耗;同时,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也要求海南建设瓜果菜产品预冷处理系统,保障全国市场供应。海南现有以瓜果菜类的冷藏、加工、保鲜为主的企业116家,冷库库容约16万吨,瓜果菜预冷保鲜能力达320万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预冷保鲜能力仍然偏低,大多数冷藏保鲜库库容在1000吨以下,远不能满足需求;二是保鲜技术与设备落后,损耗较大;三是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定安、陵水、儋州、临高等瓜菜主要产区和三亚、乐东、昌江等拥有10万亩以上水果基地的市县缺少大中型预冷保鲜企业。
(一)发展思路
按照农产品“两出两进”工作要求和“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企业投资,政府适度扶持”的发展模式,以提高农产品产后保鲜水平和促进农产品的保鲜增值为主攻方向,在现有冷藏规模基础上结合各市县瓜果菜种植面积、品种及产量,确定产品预冷处理系统项目建设规模,重点建设一批大型预冷保鲜设施,全面提升农产品产后保鲜能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新增中心库12个、田头库30个,新增瓜果菜预冷库库容14万吨,总库容达30万吨,瓜果菜预冷保鲜能力达到600万吨,基本实现全省出岛瓜果菜都经过预冷保鲜商品化处理,充分发挥预冷处理系统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三)发展重点
合理布局中心库。中心库建设规模分10000吨以上、5000吨以上、3000吨以上等三个等级,三种库容的冷库各为1座、6座、5座。中心库建设规模以各市县果蔬生产基地面积、果蔬产量及地理位置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确定。
快速增加田头库覆盖范围。以农村电网线路为依托,重点全省在22个万亩大田洋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附近、重要交通枢纽及农产品集散地布局,规划建设田头冷库30座,促使农产品集散地走向规范化、市场化经营,为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外部市场之间架设沟通纽带。建设3000-1000吨田头冷库5座,1000吨以下库容的冷库25座。
四、农业机械化
201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425.24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8.59%;其中,机耕、机收、机播面积分别为652万亩、285万亩、9万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机总量不足,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3个百分点;二是农机配置结构不合理,满足热带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机具少,设施栽培需要的精密播种、穴盘育苗、钵苗移栽和嫁接等农机设备几乎处于空白,产前、产后处理机械少。
(一)发展思路
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为重点,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培育发展主体,强化公共服务,从单纯粮食作物作业向高效经济作物作业拓展,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主要农机装备数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农机总动力达到51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增加17个百分点,达到43%。其中,机耕面积达到600万亩,机收面积达到250万亩,机播面积大幅增加。
(三)发展重点
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以生产手段改善、生产过程规范为目标,加快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带动高性能机械、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推进“铁牛”工程,以拖拉机等农机动力替代传统的耕牛作业,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改善农机具的配套比例,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手段。在中部山区重点推广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对靶喷施、弥雾施药、无滴漏喷杆喷雾施药等高效植保机械,引进埋草驱动耙、旋耕埋草机、反旋灭茬机等秸秆还田机械进行作业。
着力提升主要农产品机械化作业水平。在水稻耕、种、收及烘干等生产生要环节开展机械化作业,引进性能优良的耕整地机械及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瓜果菜主要生产基地开展机械化生产示范,在旱作田耕整地、开沟(挖穴)、起垄、铺膜、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等生产主要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开展甘蔗深耕深松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做好中耕培土、施肥、施药、喷灌(微喷灌)、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香蕉生产重点在蕉园耕整地、更新、标准化种植、节水灌溉及施肥、采收输送及保鲜包装等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
加快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主体,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指导。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品牌,支持引导开展跨区作业等产前、产中、产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农机维修业,规范农机维修点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联合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维修技术。
积极推进农机化公共服务。开展6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县活动,建设19个农机安全流动检验监测服务站,购置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监管检验检测专用车辆和仪器设备,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系。加快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建设省、市县农机监理所(站)农机牌证办理服务大厅(窗)和农机牌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办证、网上查询、网上监管。完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农机推广鉴定体系建设。推广农机节能技术,普及精量作业、变量作业和多功能作业农业机械产品和技术,增加农机手科学的维护保养技术和知识,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
五、农村沼气
2010年,使用沼气农户达35.6万户,占全省宜建沼气农户的55%;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109处;建成省级服务站1个、市县级流动服务站18个、乡镇级60个,村级服务网点1120个。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比例仍然偏低;二是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率较低;三是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进度滞后。
(一)发展思路
继续创新沼气建设模式,推动沼气建设从分散向集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建设向重服务转变,实现沼气可持续发展。推行整村建池模式,推广秸秆发酵产沼气、沼气发电技术。沼气建设以大中型沼气为重点,兼顾特大型沼气工程。户用沼气面向全省所有适宜农户,大中型沼气工程重点安排在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农产品加工区、城市郊区、重点水域和风景旅游区周边地区。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20万个,到2015年,全省户用沼气池总数达到55万个以上,约占适宜建沼气池农户数量的85%。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入户量达到13.5万户。使用沼气的农户数量达到62万户,沼气入户率达到59%;实现沼气建设由户用沼气为主向大中型沼气、联户供气为主转变,沼气的利用由简单的生活燃料向照明、发电、沼肥综合利用转变,沼气管理从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建成覆盖全省的省、县、乡、村沼气服务网络。积极发展“猪—沼—果蔬”循环模式,推进种植业、养殖业良性循环和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
(三)发展重点
稳步建设户用沼气。以农户为基本单位,采取“一池三改”,即户用沼气池和改圈、改厕、改厨,配备自动进料、自动或半自动出料装置,促进户用沼气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提高沼气综合效益。鼓励发展以秸秆为原料或以秸秆、粪便和有机生活垃圾为混合原料的户用沼气,促进农村沼气向原料多元化方向发展。
积极扶持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按照“统一建池、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原则,建设560处以畜禽粪便或秸秆为原料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通过输气管道实现集中供气,沼渣沼液用于还田。
大力支持集中供气大中型沼气。在具有稳定原料来源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或行政村等,建设1800处以畜禽粪便或秸秆为原料的大中型沼气。沼气可用于向周围居民供气或发电。消纳沼渣沼液,或将沼渣沼液加工成符合行业标准的液态或固态沼肥,杜绝二次污染。
加快完善沼气服务体系。建立以省级实训基地为龙头、市县服务站为核心、乡村服务网点为窗口,上下联动、运转高效、方便快捷的沼气服务网络。省级实训基地主要承担研究、示范、培训沼气新技术,加快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池型、新菌剂、新设备,开展沼气生产工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并通过交流合作和委托攻关,进行沼气压缩、罐装等问题研究。市县服务站承担沼气模具等施工设备的租赁、大宗配件供应、应急事故处理、疑难故障排除与咨询,以及沼气技术人员培训等,提高大中型沼气工程设计定型化、施工规范化、生产标准化、设备成套化、监控自动化水平。乡村服务网点做到有出料设备、有检测设备、有交通工具、有维修工具、有通风设备、有零配件专柜、有服务场所及人员,直接为广大沼气用户提供服务,解决户用沼气产气率低、出料难、原料单一、秸秆沼气生物降解和产气稳定性差等问题,提高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
加快发展以沼气为重要载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围绕现代农业和生态省建设,探索新的生态循环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因地制宜引导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菜”等能源生态模式,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庭院经济格局,推动沼气从单纯用于气灯照明、生活燃料向集中供应、沼气发电、沼肥综合利用转变。加快推进海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支持各市县依托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联户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并与种养基地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循环系统。
第六章 强化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围绕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按照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要求,以现有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为基础,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形成公益性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紧密衔接的产业技术体系。
到2015年,围绕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建设5-6个重点实验室;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建设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下设7-8个专业研发中心和3-4个研究服务中心;围绕科学数据获取的需求,建设10-15个综合与专业试验站;围绕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的需求,建设4个热带现代农业科技园;围绕成果转化的需求,建设4个产学研科技创新基地。
(二)发展重点
完善建设重点实验室。根据学科建设发展需要,依托现有重点实验室,完善建设动物病毒、植物病理、动物营养等5-6个重点实验室,增加实验室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的实验仪器设备。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培养高端科技人才。
联合建设专业研发中心。依托农业科学院,整合现有农业科技资源,围绕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难题加强研究攻关,注重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形成优质农产品的技术规程。重点建设农作物、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畜禽兽医、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环境资源等7-8个专业研发中心。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香蕉组培苗、瓜菜工厂化育苗、水稻种子繁育推广、玉米深加工、小型特种猪,以及各种水果、花卉苗木开发等方面,加强联合,推动产业化发展。与定安、澄迈等市县合作,在富硒农产品、无核蜜柚等方面共同打造高档品牌产品。
建设研究服务中心。建设农业生物资源保存库、农作物抗性鉴定中心等综合性研究服务平台3-4个,为专业研发中心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综合与专业试验站。结合专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发展需要,有代表性选择建设综合或专业试验站10-15个,主要起到试验、区试、中试、引进示范、衔接推广、长期观察等作用。
建设热带现代农业科技园。根据海南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国家(儋州)农业科技园区等4个集研发、中试、产业化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扩大农业科技创新影响力。
建设产学研科技创新基地。与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建立4个产学研结合创新基地,促进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起带动作用。依托示范基地加快发展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
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争取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948项目等支持。重点开展农业生物资源研究,引进和发掘优质特用新品种与材料、抗逆生物种质资源、特异生物种质资源;重大产业转型技术研究,引进和研发农业装备智能控制、动植物种苗工厂、现代物联网等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化技术,农产品采后处理、分级分离、保鲜干燥、杀菌防腐、功能成分提取纯化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农产品清洁生产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引进和研发农产品产地质量控制、养分精确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新工艺等。
二、科技推广
目前,海南已形成省、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其中,省农业系统直属农业推广机构12个,人员编制330人;市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8个,人员编制559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04个,人员编制885人;已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2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服务站226个,沼气流动服务站1199个,植物流动医院服务站23个,农业示范基地46个,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站10个,农业科技110服务站302个,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79个。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工作条件差,推广设施总体上建设标准偏低,设施设备不配套,辐射能力弱,不能满足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要求;二是推广机制不顺,缺少经费,技术服务和示范推广等公益性服务不能完全满足有效需求。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围绕优势产业和主产区,整合建设区域性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全方位提供生产技术、农产品供求、农资供求、综合信息等系列服务;围绕农民的技术需求方式,建设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参与式、培训式、带动式、示范式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加大技术应用力度;围绕农技推广的薄弱环节,争取国家科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全省全覆盖,重点改善市县农技中心,乡镇、村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使其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到2015年,建立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运作有效的适应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力争达到70%以上,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二)发展重点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建设。针对农技推广业务指导及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建设和完善全省19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服务设施,重点加强土壤肥料检测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有害生物预警预控分中心、种子种苗质量检测分中心以及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展示基地建设。
提升区域性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服务能力。按照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站的标准,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特色农业生产与科研推广示范基地、主要农业乡镇,建设50个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站、103个乡镇农技推广站,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业务用房和实验设备条件。进一步强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承担的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公益性职能。将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推广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保障和提高基层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站所工作。
建立健全村级农技推广点。依托村级农技员、植保员、科技示范户等,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设施,采取民办公助、技物结合、开放运行的方式,建设800个村级服务站试点,探索建立与农民紧密联结的运行机制,使其成为连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广大农民的纽带,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点,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点,农业生产信息服务点。
加快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业科技110信息网络、指挥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和服务站点网络建设,改造升级省、市县区指挥中心23个,服务站100个;建设农业科技110专业服务站50个、服务点500个、科技示范基地200个。把完善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和整合乡镇涉农站所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乡镇公益性综合服务功能。
完善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考评机制。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特点,加强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和指导。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公益性推广机构,要明确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考核等方面的指导职责,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充分听取市县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切实解决因条块分割造成的管人和管事分离的问题。
三、良种保障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围绕保障热带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资源保护与开发、良种创新与应用、市场监管与引导”的工作任务,重点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改良、品种区域试验展示、良种繁育、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等重点环节,着力提高野生植物资源保护、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和监管服务能力。
到2015年,全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能力由130份提高到200份,种子质量检验能力由6000份提高到15000份,岛内商品供种量由380万公斤提高到610万公斤,种子精选达100%,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能繁母猪存栏达到85万头,父母代种鸡存栏达到70万套,基础母羊存栏达3万只。
(二)发展重点
开展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成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农业野生植物进行初步调查,开展重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如野生稻)的异地保存、抢救性收集等工作。建立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濒危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原生境保护,争取每年建设1-2个原生境保护点,保护濒危物种3-5种。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物种资源的种质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促进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社会化利用。对保存的各种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农艺性状、抗逆性及抗病虫特性进行评价鉴定,筛选具有特殊种质特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强化农作物良种保障。一是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新建热带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护、鉴定评价、编目保存、交流展示和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材料,研究创新育种方法,重点加强热带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圃、热带果树资源种质圃、热带农作物种质资源繁殖区和热带农作物引种隔离区建设。二是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及推广示范。根据农业生态区划新建和续建7个省级区域试验展示站,做到试验结果科学、准确,为农作物品种审定提供依据。三是良种繁育基地。新建一批瓜菜、水果、热作良种繁育基地,100个工厂化育苗厂。四是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建设完善15个市县种子质量检验站,年新增种子质量检验能力9000份。五是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建设海南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中心,利用人工室内接种和室外田间种植两种方法,对农作物品种和种植资源进行抗病性、抗虫性等抗性和适宜范围等方面进行鉴定,确定品种和种植资源的推广和利用价值,为新品种培育提供种质资源,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用种。
加强畜牧业良种繁育。一是生猪良种繁育。新建5个地方良种猪原种场,品种以屯昌猪、临高猪、安定猪、五指山猪等为主。选择龙头企业、科研单位新建5个二元杂交母猪生产示范场。建设100个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场,品种以杜洛克、长白、大白为主,主要功能是提供杂交父本母本和精液。二是家禽种苗繁育。建设2个文昌鸡原种场、10个种鹅场、100个种鸭场。三是牛羊良种繁育。在万宁市建设高脚型黑山羊原种场,在琼中区石山一带建设矮脚型黑山羊原种场,在适宜区域建设黑山羊原种选育场,在澄迈、万宁、儋州和昌江相对集中区建设规模扩繁场,在海口、澄迈建设海南和牛种牛场。
四、信息服务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通过协同建设,实现对重要农产品、重大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农业资源环境、农村经营管理的动态监测预警,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快速应急能力。积极推动3S系统、农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快速推进生产经营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切实提高海南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确保农民获得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发展重点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农业部“一站通”大平台,完善省农业信息中心、18个市县农业信息服务站、204个乡镇信息网点,并将省内专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大户以及23个驻省外和3个驻国外农产品流通办事处进行信息联网,搭建起全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采集、分析、发布和预警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在20个冬季瓜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电子结算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物流配送系统、信息采集发布平台以及检测信息系统,与驻外瓜菜视屏信息系统。建设种植农药、肥料等田头监管信息系统、动物卫生全程监管信息系统。
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在各市县、乡镇、村建设发射终端,安装电视接收等设备,农户通过电视接收信息,实现100%村上网,提高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普及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农村信息培训网点,提高农村信息队伍的整体素质,力争每个行政村有1-2名合格的农村信息员。
推进“三电合一”。在7个市县建设“三电合一”项目,配备必要的电话语音和手机短信系统、电脑网路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和数据采集与交换系统,拓展12316农业信息服务业务。
开展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一是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传感器等信息技术,以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为重点,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二是畜牧兽医生产信息化示范。利用畜禽精细养殖、疾病远程诊断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饲料投入、繁殖育种、环境监控、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减少养殖场废弃物排放,提升产品品质;三是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开展大棚环境智能控制、肥水灌溉智能控制和病虫草害智能诊断,实现智能化管理。四是农业经营信息化示范。确保农业龙头企业上网达到90%以上,种养大户、经纪人、农业合作组织上网达到80%以上,通过900个营销大户示范典型,带动9000户农民上网。开发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网上交易平台。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选择产业链完整的“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应用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可靠传输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质量信息全程追溯。
第七章 确保质量安全
一、植物保护
建设了琼海、陵水、儋州、三亚、东方等市县5个水稻病虫区域站,儋州、乐东、陵水、昌江、东方等市县5个蝗虫地面应急防治站和文昌、临高、琼海、海口、澄迈和定安等市县6个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省植保植检站、保亭、琼中、万宁、屯昌和三亚等市县6个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正在建设中,海南省农药残留和质量监测中心已投入使用。全省的植物保护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增强了对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检验和应急控制能力,以及农药质量与农药残留检测能力。但仍然存在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密度偏少、县级以及乡镇级植保机构薄弱、工作经费缺乏等问题。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强植物疫病、病虫害和有害生物防控,建设重大植物疫病阻截带,抓好植物病虫害预警与控制站建设,加强检验检疫,严把植物病虫害入口关,建立植物病虫害监控可视系统,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建成“覆盖全省、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控体系,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防控专业化和疫情控制区域化。
到2015年,全面实现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信息数字化;重大病虫害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预警时间提前。统防统治面积达到80%,化学农药使用数量减少30%,杜绝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
(二)发展重点
建设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信息站。重点建设海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中心和农作物病虫害信息发布平台。海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收集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疫情发生程度,制定防控策略,并指挥、协调各监控点的有效运行。农作物病虫害信息发布平台建立病虫害远程视频诊断和病虫害信息发布系统,安装“动感传媒”显示屏,通过网络向广大农民发布各种病虫害信息。继续加强椰心叶甲、螺旋粉虱等有害生物的研究和防控。
开展绿色植保示范展示。在每个市县建立一个绿色植保示范展示园,示范推广太阳能灭虫灯等绿色植保新药械、新技术、新手段,扩大绿色防控技术覆盖面。在瓜果菜生产基地设立示范区,采用多种方式,推广低毒生物农药。同步组织开展农民合理使用低毒生物农药培训、使用情况调查,对农作物产量、品质、农药残留、农民投入成本及收益等进行对比,进一步探索总结适合大规模示范推广模式。
完善植物医院基层服务站。在全省范围内建立100个海南省植物医院基层服务站,重点建设农资配送中心、病虫害检测室、病虫害发布中心、病虫害远程诊断视频系统等。大规模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购置防治药剂、田间作业防护用品、机械维护用品和病虫害调查工具提升防治组织的科学防控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建立病虫害物资储备货仓超市。利用现有的植物医院基层服务站建立10个大型农资货仓超市。每个超市服务面积5万亩。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全省已建成法规体系、兽医工作体系、防疫体系、防疫监督体系、疫情监测体系和防疫屏障体系等六大体系。成立了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全省18个市县也分别成立了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撑体系。口蹄疫、猪瘟、禽流感和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率率均在98%以上,产地检疫率80%、屠宰检疫率100%,畜禽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控制标准内。但是动物隔离场、动物无害化处理场严重偏少,设备设施水平低,应对突发动物疫病疫情的紧急处理能力不足;动物卫生监督检疫体系、动物疫苗冷链系统、动物卫生全程监管网络系统和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网络等无疫区动物防疫体系的必要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有效控制各种畜禽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和《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条例》,继续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健全疫情监测、动物免疫、卫生检疫、执法监督和人工屏障体系,完善应急防控机制,建立健全乡镇畜牧兽医站,落实村级兽医员,开展官方兽医和职业兽医工作试点,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确保无疫区品牌和公共卫生安全,并进一步促进海南无疫区的国际化建设,构建符合全省实际的、与国际接轨的动植物防疫体系,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到2015年,海南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达到国家非免疫无疫区标准,通过农业部评估,并适时推进海南非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达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可标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水平达到国家免疫无疫区标准,争取通过农业部评估,并逐步向非免疫无疫区过渡;猪瘟、鸡新城疫防控水平达到国家免疫无疫区标准,通过农业部评估。
(二)建设重点
强化无疫区技术保障。一是强制免疫。制定四大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每年采取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制度,在免疫区内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100%免疫。二是疫情监测。制定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在高密度免疫的基础上,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效果进行监测、评估。三是检疫监督。规范实施动物及其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按照《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实施动物养殖档案及畜禽标识制度,检疫证明和标志、防疫记录等须按规定制作、管理和使用,确保动物及其产品能够追踪溯源。四是动物及产品流通控制。根据《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控制规范》要求,完善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制度。五是疫情预警预报。规范疫情确认程序,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完善疫情测报预警体系。六是疫情应急处置。当发现重大动物疫病疫情时,按照“早、快、严”的原则立即扑杀,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防止疫情扩散。七是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根据《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规范》要求,完善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制度,对畜禽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对有关饲养、屠宰加工等场所进行登记,全程记录畜禽及畜禽产品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相关信息,以便在发生疫情或出现卫生安全事件时能及时溯源。
建设动物隔离场。在儋州市、文昌市和东方市各建一个批次容量为800头以上的动物隔离场及其配套设施设备,完善海口和三亚动物隔离场的检疫仪器设施。
建设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在三亚市、琼海市、文昌市、儋州市、定安县、澄迈县、琼中县、白沙黎族自治县等8个市县各建一个日处理容量为6吨以上的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在东方市、万宁市、五指山市、屯昌县、临高县、昌江县、乐东县、陵水县和保亭县等9个市县各建一个日处理容量为3吨以上的动物无害化处理场。
建设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完善省际主要口岸卫生检查监督站建设,包括海口市秀英港、海口新港、粤海铁路南港、美兰机场、三亚港、三亚凤凰机场、洋浦港、清澜港、八所港等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对现有秀英港、粤海南港和三亚凤凰机场三个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雏形进行重建,并对其设备进行更新;同时,在澄迈马村港,文昌铺前港,儋州白马井港新建3个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对引入省外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全程监控,对出岛畜产品实行“两证一标两单”管理。
建设动物卫生全程监管网络系统。建设动物卫生全程监管网络系统,系统采用C/S与B/S混合结构,为外省检疫申报人、检查站工作人员、省市县三级动物卫生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和统计分析人员提供不同的系统功能和界面。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存储来源于不同用户的数据信息,并根据不同用户数据信息使用需求和权限进行数据分发。在现有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各市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基础上,对各个建设点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新建、补建、补充和更新。
建设动物疫苗冷链系统。建设覆盖全省的动物疫苗冷藏储运系统即省级、市县级和乡镇级三级动物疫苗冷链系统,基本形成以省动物疫控中心为中心库,以海口、琼海、儋州、三亚为东南西北分中心库的纵横结构框架系统。基本满足海南动物疫苗冷藏储运的要求,确保动物疫苗能及时、保质保量地用冷藏车将疫苗运输到各市县、乡镇,并在当地也能及时进行冷藏,保证疫苗的效果,不因缺少冷藏设备而使疫苗效价降低甚至失效。
建设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网络。建立省级数据中心系统(包括网络设备软硬件设施、视频监控系统、指挥控制室等),市县、乡镇终端、特种实验动物养殖场终端等。建立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的动物疫情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升全省疫情处置决策能力。
建设省动物诊疗及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成设施配套、性能先进,能够确保动物防疫应急物资质量的储备库。承担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病疫苗(抗原)储备,以满足突发疫病防治用疫苗的需求、供应。
建设疫病监测、诊断和防治系统。加强疫病监测、诊断和防治系统建设,一是提升省级兽医实验室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和监测等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使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市县、乡镇级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二是全省范围内建设18个野生动物重大疫病监测点,配备相关仪器及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三是建设省级动物流动总医院,设立4个省级区域分医院,设立全省其他市县分医院。四是建设3个重大动物疫病非免疫示范点。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已初步建立。全省共有4个省级检测机构,32个市县级检测机构,225个农产品质量检测流动站,80多个农业企业具备了自检设备和测检人员。省级检测机构可承担农药、肥料、土壤、种子、兽药、饲料等监测工作。市县检测室可承担农药残留速测和土壤检测。建立了例行检测信息发布制度和重大活动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实施了生猪二维码标识可追溯制度和水果条形码追溯系统。主要农产品市场、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网点、规模化生产基地、主要菜篮子产品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存在的问题:一是质量监管体制、机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二是9个市县尚未建立县级农产品检测站;三是农业投入品监控不到位;四是主要农产品基地分散,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五是质量标准建设滞后,农业企业出口遭遇“技术壁垒”;六是各级质检部门缺乏专职检测技术人员。
(一)建设思路与目标
按照“消除隐患保安全、控制源头上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以省级综合中心为骨干,市县级质检站为支撑,批发市场、收购点和田头瓜菜质量安全综合服务站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产地环境、投入品和农产品检测参数齐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高效运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到2015年,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10个,园艺作物标准园20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00个,“三品一标”认定面积达到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6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
(二)建设重点
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升省级质检中心以及已建9个市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站)能力,建设9个市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站)。建设海南种猪测定场、优质肉牛公牛站。完善18个县级、204个乡镇级农产品质检流动服务站建设。建设瓜菜集散地(收购点)检测点54个,瓜菜田头质量安全综合服务站200个。重点要加快建设16个万亩以上田头综合服务站,在三亚崖城、乐东佛罗、陵水英州建设瓜菜质量田头监管3G系统试点,南港、秀英港码头检查检测站要确保瓜菜100%凭证出岛。建设省农药监控化验室和中央管理数据库,推进兽药GSP实施进程,实行饲料兽药销售店登记备案制。要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及风险评估,完善应急预警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
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建立健全以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为重点、品质规格标准相配套、生产规范规程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跟进配套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大力支持和鼓励市县农业部门制定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操作手册和明白卡。
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范围。按照统一规划、分区编码、数据共享、通查通识的原则,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数据库。设立监管信息员,实现瓜菜生产全程监管。应用云计算、物联网、3G技术,通过二维码标识进行溯源。“三品一标”获证单位和各种标准化示范区全部纳入质量追溯范围,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农产品全部纳入质量追溯管理,上市销售农产品基本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通可追踪”。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工作机制。落实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化管理责任,抓好饲料兽药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编制《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动态》,通过文件和省农业信息网向社会发布。实行例行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计划,每月开展例行检测。建立农药经营承诺制度,要求农资经营单位建立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签订承诺书,加强企业自律。建立投诉举报制度,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不定期对相关单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依法追究失职、渎职责任。建立重大活动及节假日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流动检测车集中上门服务,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按照《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并组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建立省级沟通协调防范机制,加强与其它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联动。
第八章 培养新型农民
实施人才强农战略,以增强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多层面、多渠道相结合,培养农村人才。完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培训和竞赛两大培养手段,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重点,扩大人才数量,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和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到2015年,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形成一支数量充足、能够有效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人才队伍,全省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3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以上。
一、培训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根据“省建农民培训中心、市县建农民培训学校、乡镇建农民培训基地、村建农民培训点”的总体思路,建设1个省级中心、18个市县学校、180个乡镇基地、1800个村站点。省级建设完善教学实验室、远程演播室、中心机房、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培训设施,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教育培训资源平台、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培训平台等三大平台,辐射、指导、带动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市县培训学校重点加快整合各类农民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建设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中心和市县终端。乡镇级重点挖掘培训需求,收集并提供农民培训信息。村级培训点重点启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丰富农业人才培训与服务手段。依托农民科技培训机构、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农民技术学校以及社会其它教育资源,开办“科技走进农家”栏目,实施“农民科技书屋”、“科技电影下乡”等工程,开展技术推广与科普宣传活动。利用双向卫星远程教育接收站,实施“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工程”,广泛、有效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传授农村实用性技术和技能。依托市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行农业人才网上在线服务。大力培育农村人才中介组织,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和人才交流会,促进农村人才跨区域流动。
二、专业人才培训
开展实用人才支撑计划。选拔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给予科研专项经费支持,支持10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活动。选拔1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00名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给予重点扶持。
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种养、加工、运销和农业机械操作等技能培训,机手、沼气工、植保员(机防手)、村级动物防疫员、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内检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负责人、监事、财务人员和信息员)、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乡村旅游服务员等重点,开展从业技能、法律法规及农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
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整合教育资源,针对涉农企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种养示范基地负责人以及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的人员等开展拓展性培训,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规划培训5000人。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财政投入,整合各种涉农教育资源,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大规模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增收致富的能力。结合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加强康体保健、餐饮住宿、商贸会展、信息应用等服务技能培训。结合发展新型工业,加强零部件加工、修理、运输等配套产业技能培训。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应用技能培训。
继续开展农村中专生培养。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网络、面授教学、专家讲座、实训等方式,开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在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化三个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休闲农业等专业。与农业企业联合,建立教学实训基地100个,组织开展实训,拓宽学员视野,培养学员实践操作能力。举办中专学历教育的 “村官班”,培养一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致富带头人。稳步推进中专后继续教育。
三、技能竞赛与评选
继续开展全省农民职业技能竞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实用技能竞赛活动,丰富竞赛项目,突出地方特色,完善竞赛项目评分标准,把竞赛活动作为组织广大农民、职工学习和交流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以赛促学、学以致用,开创实用人才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新天地,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机制。
深入开展绿色证书工程。结合涉农企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建立考评员资源库,规范考评员管理。建立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信息库,逐步把全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人才库中进行动态管理。
扩大农民致富状元评选活动影响。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农民致富状元评选活动,总结全省农民增收典型经验,树立致富典型,表彰农民增收先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营造促进农民增收氛围。
第九章 创新体制机制
一、规模化生产
截至2010年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8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流转方式以短期(1-5年)的转包和出租为主,流转用途主要为发展高效农业。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依法保障农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规范流转程序、加强合同管理,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通过设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扶持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培育土地经营权流转主体。通过建立省、市县、乡镇、村四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信息互联网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到2015年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1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左右。
(二)发展重点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做到机构、职责、人员、经费四落实。本着减少中间环节、节省经费、易于维护、扩大项目覆盖面的原则,新建13个市县分中心和150个乡镇终端用户,完成乡镇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的录入工作,所有数据信息均存储或发往省中心统一维护和管理,实施流转合同制、备案制、报批制和实时统计公布制。省农业部门负责省级农村土地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市县管理分中心的软件研发配送、后期运行维护及服务费用,市县负责信息分中心机房和展示室、乡镇数据处理终端专用电脑以及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录入等费用。
构建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交易服务系统。建立信息顺畅、运转高效、服务规范的省、市县、乡镇、村四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网络。主要建设内容为:一是办公场地,可依托相关机构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或单独设立服务大厅;二是服务设施,配备电话、电脑、网络端口、打印机等办公用品。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合同鉴证、档案管理等服务,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仲裁机构,市县区建立农村承包仲裁厅,乡镇建立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村级建立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员,依法保证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落实办公场所,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步入制度化、法制化阶段。建立农村土地仲裁员资格证书制度,举办农村土地仲裁员培训班,提高仲裁员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
开展四至平面测绘项目。在完善保亭县保城镇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省逐步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地块四至界址平面图工作,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
二、组织化经营
“十一五”期间,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至2010年底,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3520家,入社股金总额达到18.64亿元,入社农民10.2万户,联结农户31万户,约占全省农户的37%。按产业分,种植业1791家、畜牧业1180家、水产业246家、农机业70家、运销业165家、加工业23家、其它行业35家。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重点培育产销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新型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落实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人才培训、农超对接和品牌培育“三大重点”,通过抓规范、抓对接、抓辅导、抓创新,努力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并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休闲观光、农机作业服务、农业用水等领域。
到2015年,评定100家省级示范社,争取全省注册品牌合作社达60家,带动农户能力明显增强,争取合作社入社和联结农户数量占全省农户的50%以上,
(二)发展重点
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选择100家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省级示范社。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使一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力争示范社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达到80%以上,产品统一销售率达到80%以上,商标注册率达到90%以上。
健全合作社指导服务系统。省、市县、乡镇建立合作社服务指导中心,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操作规程,建设一批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完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等培训。
扶持产销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600家瓜菜产销农民合作社,通过奖励订单农业、农产品质量认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产销一体化转型。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要,形成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力量。实施品牌战略,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质量标准、创立知名品牌,依托品牌进入超市和宾馆。积极参加各种展销会、交易会,加强产销对接和宣传优势产品。
加快“农超对接”。大力发展农产品从农田到零售终端的直接流通方式,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扶持引导1000个合作社与城市超市、高校食堂、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产销衔接。重点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
扩大“社社合作”覆盖面。从简化贷款程序、建立授信机制、推行无抵押贷款等方面对规范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支持。进一步调动农信社联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扩大“社社合作”覆盖面,争取贷款额达到5亿元以上。
三、社会化服务
“十一五”期间,海南以做大流动服务站为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测土配方施肥、沼气、植物医院、动物医院、农机等六大流动服务体系建设,使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得到极大延伸。但是,全省社会化服务覆盖范围还较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极大,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3个百分点,有的服务覆盖面虽已较广,但服务质量不高,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要求,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服务、沼气统一管理维护等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
(二)发展重点
健全基层农业流动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流动服务站,确保农产品质量监管到田头;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加快沼气流动站建设,提高沼气利用率和巩固率,促进沼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创建省植物流动医院总院和省流动植物医院分院,打造植物病虫害防控的快速反应流动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流动服务体系的管理,延伸服务网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监管水平。
大范围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启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活动,大力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组建乡镇级和村级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立乡镇标准化农资超市,建立销售台帐,规范农资市场营销。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加强抗旱排涝服务队伍建设。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推动农机作业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
四、法制化管理
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改革方面,省级已成立农业执法稽查处,18个市县现状分为四类:一是琼海、三亚、澄迈和儋州等4个农业部规范化试点市县已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基础条件较为成熟;二是昌江、屯昌、文昌、乐东等4市县已成立综合执法机构,执法资金和人员基本到位,能开展正常执法业务;三是临高、定安、万宁、琼中、保亭、白沙、陵水等7市县编委下文成立的综合执法机构,但执法资金或人员未完全到位,开展执法工作困难较大;四是东方、海口等2个市县尚未成立执法机构。执法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少省级农业综合执法总队,难以对全省执法工作统一指挥,从而组织对跨省、市案件或重大案件的查办。二是发展不平衡,全省目前还有1/3的市县未建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相较全国而言,仍处于落后状态。三是经费保障差,农业执法监管虽已列入正式科目,但绝大多数地方财政部门未安排农业执法专项经费。这种状况与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所承担的日趋繁重的任务极不相适应。四是执法手段仍较落后,缺乏必要的交通、通讯和调查取证等执法装备,“有人员,无手段”的状况仍较严重。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按照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要求,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实现全省市县农业执法机构全覆盖的目标,完善执法装备,提升执法能力水平。联合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打击重案要案,建立农资监管网络平台,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举报投诉制度。落实好农药管理条例、农药批发零售管理办法等法规,实行最严厉的农药管理。
(二)发展重点
设立省执法总队。成立省农业综合执法总队,建立省级农业执法指挥中心,形成省、市县上下贯通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以加强对市县农业综合执法的指挥和监督,承担跨省跨市县区域案件及重大案件的查处。
建立健全市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所有市县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推进海口、东方等尚未建立综合执法机构的市县实现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目标。已推行综合执法改革的市县进行规范化建设,按照标准完善落实好机构人员、设备、制度,实现机构法定化、队伍专职化、管理正规化、手段现代化、经费财政化,促进农业执法建设上新台阶。
开展执法队伍培训和规范化建设。推进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强化执法装备,举办执法人员执法综合能力培训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执法能力。加强执法队伍规范管理,建立全省执法人员档案,在省农业信息网上公布,实行动态管理。通过规范化建设,实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有完善的执法制度、有必要的执法工作经费、有必需的执法取证设备、有便捷的现场速测设备,增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快速反应能力、调查取证能力,切实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探索农资监管新模式。加大农资监管力度,建立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探索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顿、送法下乡、放心农资下乡和安全使用农药巡回宣传“四位一体”的农资监管新模式。宣传与整治相结合,充分扩大对农民的宣传面和影响度,调动大型连锁农资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其网络资源优势,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与推广放心农资下乡的推广相结合,达到打击与预防并举,切实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和农资市场秩序。建立检打联动机制,大力开展农资打假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联合检验检测机构,建立起检打联动机制并有效运转。建立农资监管网络平台,实施农药进销台账电脑管理、假劣农药市场预警,对全省农药商品实行远程、动态信息化监管,实现农药商品从源头到终端全程化监管,达到生产、经营、监管、服务四体一位智能化管理。
第十章 重大工程
一、工程项目
规划实施现代种业、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含常年瓜菜基地,下同)、热带水果基地、热带作物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畜牧业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物流基地、休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十二大建设工程140多个项目。
二、工程投资
十二大工程总投资495.51亿元(见表10-1),其中,现代种业工程投资9.43亿元,占总投资的1.90%;冬季瓜菜生产基地投资74.49亿元,占总投资的15.03%;热带水果基地投资10.16亿元,占总投资的2.05%;热带作物基地投资9.80亿元,占总投资的1.98%;南繁育制种基地投资28.52亿元,占总投资的5.76%;畜牧业养殖基地投资64.65亿元,占总投资的13.05%;农产品加工园区投资69.50亿元,占总投资的14.03%;农产品物流基地投资62.96亿元,占总投资12.71%;休闲农业发展投资30亿元,占总投资的6.05%;科技支撑体系投资86.64亿元,占总投资的17.48%;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投资2.59亿元,占总投资的0.52%;公共服务体系投资46.78亿元,占总投资的9.44%。(详见附表1)。
三、实施计划
按照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需要,安排项目实施年度计划。项目投资分二期,第一期(2011-2012年)投资197.57亿元,占总投资的39.87%;第二期(2013-2015年)投资297.94亿元,占总投资的60.13%(详见表10-1和附表1)。
表10-1 规划工程与投资表 单位:亿元
四、资金筹措
按照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由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各种投资主体共同投资建设。其中政府主要投资于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科技支撑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基础性、公益性工程项目。政府投资239.43亿元,占总投资的48.32%;企业和农民主要投资于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物流基地等经营性工程项目,投资256.08亿元,占总投资的51.68%。各工程的资金筹措构成见表10-2,各项目的资金筹措构成见表10-2和附表1。
表10-2 规划资金筹措 单位:亿元
五、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一是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海南在保证粮食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将新增冬季瓜菜产量217万吨、热带水果65万吨、肉类56万吨,作为我国重要的热带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更加稳固。二是农业产业效益显著提升。通过农产品产量增加、品质提升、结构优化,农业产值将会快速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将提高6.8个百分点,在种植结构中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等优势产业比重也会增加。到2015年,农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34%。三是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如发展沼气,将给农民提供沼气维修、抽渣、运输等就业岗位;建立田头预冷系统,将给农民提供冷藏、分拣、制冷技工等就业岗位。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9720元。
社会效益。一是农产品质量提升,提升人民消费水平。食用农产品全部达到质量安全标准。在基础条件好的地区,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积极推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土壤环境,严格农业投入物、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通过重点建设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工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和农机化等基础服务体系,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生态效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现代热带农业,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化肥、农药使用效率提升,削减农业氮磷污染负荷,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农副秸秆加工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行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种养业循环模式,有利于解决养殖业点源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指导协调。准确把握时代脉络,真正掌握海南农业发展规律,精心谋划工作,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居民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的有效机制。省农业厅负责总指导、总协调和总服务,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加强指导和协调,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全省“三农”发展。积极争取海南省与农业部开展省部共建,共同推进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承担规划任务的有关部门和市县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属地责任。要根据本规划确定的任务,制定各市县的实施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主体责任和相关政策措施。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明确任务、标准和安排要求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具体项目并承担相应建设责任。对农田水利等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
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确保规范建设,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要将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和建设效果,作为安排相关投资和政策支持,以及评价有关部门政绩的重要依据。对任务完成好、建设质量高、效果明显、成绩突出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投入不增加、措施不落实、建设质量不达标、示范带动不明显,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要调减项目和扶持资金。
二、增加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国际旅游岛、西部开发、中部市县农民三年增收有关文件精神,扩大政策的惠及面。加大农业补贴补助力度,完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建立更加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农业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与服务支持政策,增加农业科技专项资金规模,逐步扩大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建设范围,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补贴、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养殖环节病死动物及其无害化处理补贴规模,建立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助。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并向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倾斜。
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来资本、社会资本,鼓励和依靠业主投入,发动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形成多渠道、多主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投资补助等措施,引导各类主体投入现代农业,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落实农业税收减免政策,制定土地利用、工商注册等组合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围绕农业的销售、加工、种植等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合作者。落实产业化资金,重点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创品牌、建基地、联农户、带乡镇发展。加强龙头企业动态监测,规范管理。协调金融、信贷部门加大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发展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探索促进农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强化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协调引导国开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向热带现代农业。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加快建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完善登记和管理办法。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降低农业企业和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的生产经营风险。落实省农业厅与省农发行签订的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农信社和农民合作社合作,开展农村金融互助社试点,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
三、完善市场调控
建立农业灾害预警机制。搞好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采集体系,开展农情调度和生产监测,收集、整理、分析,及时发现趋势性、苗头性市场异动,提升服务宏观决策和引导微观生产经营的水平。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建立农产品收储调节体系。建立商业收储机制,科学安排收、储、出的时间点与周期,调节鲜活农产品上市时间,防止集中上市导致“卖难”问题的发生,保证生产淡季市场供应,确保市场平稳。
大力推动农产品促销。开展以北京为重点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以深圳为重点的珠三角地区促销活动,扩大完善驻国内外市场农产品流通办事处。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海南农产品展示厅,设立品牌农产品销售专柜,扩大品牌产品知名度。以冬交会等会展为平台,举办综合性、专题性的热带现代农业博览、展示、技术洽谈会等,扩大海南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影响。开展“一县一品”创建活动,重点培育陵水有机木瓜、乐东哈蜜瓜、香蕉、琼中绿橙、澄迈福橙、定安黑猪、保亭什玲鸡、屯昌枫木苦瓜等品牌,塑造海南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品牌形象。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农业对外交流合作机制,培育出口龙头企业和国际营销队伍。加强与港台地区和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引进国外境外大型现代农业集团,加快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发展。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热带农业交流合作平台,承担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事务的研究、信息及技术交流、人员培训、论坛对话等。
四、强化制度保障
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在现代农业发展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和生态安全、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立法。争取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条例》(修订)、《海南省天然橡胶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修订)、《海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修订)等。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逐步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依法开展管理。加大农村普法教育力度,增强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终端,扩大覆盖面。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开展农民负担情况调查,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加强农民负担综合治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五、开展宣传引导
强化工作激励机制。营造争先氛围,激励干事创业。引导创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发展,鼓励机关、事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各类创业人才参与现代农业发展,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高效农业基地等。对运作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补贴,对有突出贡献的领办人、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技改项目实行财政贴息等,促进产业开发、科技推广、企业发展、品牌推介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典型示范。创建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集聚配置科技、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提高集约化水平,壮大主导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
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加速推进热带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建设。采取省县共建方式,进一步提升乐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支持海口、东方等市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建设海口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乐东万钟香蕉产学研示范区、保亭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方市百万亩感恩平原现代化热带农业示范园、临高(台湾)农产品加工创业园。开展蔬菜、水果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两园一场”创建活动,为全面推行实施农业标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组团来琼采访现代农业建设情况。在海南日报开展专题宣传,发表农业新闻。在海南农业信息网开设专题宣传栏目。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普及热带现代农业知识。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