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失败190次后终于获得成功

前瞻经济学人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今年85岁的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成功 在190次失败之后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年—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但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

“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该奖项的颁奖词写道:“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据世卫组织2009年的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

拉斯克基金媒体负责人评价:“她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美国主流媒体也曾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说,这种药物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

“三无”教授生活中是粗线条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她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

她的高中同班同学陈效中回忆,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陈效中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

陈效中还“爆料”:“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她因为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结果,发生了一件非常好笑的事: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