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有一些人非常狭隘 买不起房就希望房价降下来
前瞻小编前言:话说这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产大佬任志强又开炮了,这次他将枪口对准了“买不起房”的人。
以下为采访节选。
中国的房价没有降的道理
蒋保信:北大的姚洋说,中国经不起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如果房地产崩溃,中国金融市场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危机。
任志强:他说的是广义的房地产概念,比如很多企业把房产抵押,以获取流动资金,这个贷款量是非常大的。房价如果不跌,这部分仍然可以维持,如果房价大跌,它的内部就全垮了。假如房地产垮了,本来这个房子值一千万,银行可以贷给你五百万,但这个房子忽然只值三百万,银行贷给你的五百万就要收回来了,你工厂的流动资金就没了,那怎么办?
蒋保信:从这个角度来说,房价也不能降,是吗?
任志强:对,也没有降的道理。中国经济保持5%-6%很正常,你为什么要让房价降呢?你有毛病啊?黄金本来值一块钱,你非得说它值五毛?我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需要把房价降下来的理由,所有的国家都认为房价降下来,经济就不好,个人收入缩水,财富减少了。你为什么要让它降呢?
有一部分人非常狭隘,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自己买不起房子,就希望房价降下来。严格说起来,天天吵吵闹闹,想要房价降低的,基本上都是自私的,他们根本不懂经济。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哪个国家说要把房价降下来?
蒋保信:您前段时间说,2015年房价会暴涨,如果今年不买房的话,得等到三四十年以后了。
任志强:2015年的年底,房价上涨是确定的。4月份的城市房产涨跌变化已经告诉大家了,少量城市的销售已从负数变成正数了,可能到9月份以后,就从负变成正的增长。这个判断是我去年做的,今年也没有发生变化。现在中央出台了这么多政策,这只能让我的预测更容易实现,但没有这些政策,可能也是这种趋势。
蒋保信:您说今年房价会暴涨,根据是什么?会暴涨到什么程度?
任志强:这根本不用讨论,现在已经很多人在说这个事了。投资下降,新开工下降,土地下降,我的依据就是这个,很简单。稍微有点脑筋的人都知道,根本不用讨论,历史和过去都是这样的。2013年的时候,我说3月份房价会上涨,那时没有人信,但后来真是涨了。我的理由还是土地下降了,开工下降,都是负的,供不应求,肯定会涨。
蒋保信:也有分析师认为中国房价会一泻千里,因为中国未售的住房库存太大,而且富人开始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全球化的都市购买房子了,因为那边有永久性的土地产权和良好的教育、法治环境。
任志强:胡说八道。有点数据概念没有?移民到美国的人,一年也就八千多人,没有办法再有更多人移民过去了。你们查查总数量,移民到澳大利亚的能有多少人?全部移民加起来能有多少?即使移民出去的人都在国外买房了,所有投资加起来也不到三百亿美元,这对中国算什么?中国有八万多亿人民币,相当于一万两千亿美元,流失到国外的才三百多亿美元,算什么?媒体切不可用这种方式去瞎忽悠,我不认为他是分析师。
李腾腾:我看到做土地政策研究的学者说,中国房价过高是因为地方政府把土地价格炒得很高,开发商或者房地产商从政府那拿地的成本特别高,这导致了房价的不断上涨,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您怎么看?
任志强:政府把土地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把土地的收益当做非纳入预算的小金库,本身就是我们制度上的失败,根本就不用讨论。土地价格在房价中占到60%、70%,我们好几年前的报告就提出来了,在08年的两会上,黄孟复专门把这个问题作为正式提案向政府提出来了。毫无疑问,这房地产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没什么可讨论的。
李腾腾:如果放开土地市场的话……
任志强:要放开的不仅仅是土地市场,还有背后的其他一系列东西。为什么住宅的价格要比商业的价格高?因为对中国政府来说,住宅只能是一次性的投入,后期没有税收。假定我们按照国际办法,以居住地纳税为主,情况就会大有改变,因为以居住地纳税为主,住宅能产生税收,对当地政府来说是好事,它就会抑制房价,不让它涨太高。但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所以地方政府宁愿给你折价,也希望你盖更多的写字楼,因为背后有更多税收。
你们只看一个点是不够的。如果不从制度上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房地产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我们的宏观政策几乎全是错的
蒋保信:现在政府又想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又想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这事能不能两全?
任志强:你说错了,我们现在是把三个事情搁在一起了。第一,是照顾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第二,是利用房地产拉动经济的问题;第三,是要不要用市场化去解决中国的整体经济制度问题。如果要坚持市场化,那就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市场决定价格,房地产就要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和政府的那两个目标都没有任何关系。房价应该让市场决定上还是下,而不是由宏观经济的要求说了算。
我们就是因为把三个东西搁在一块才出了毛病,所以我们的宏观政策几乎全是错的。九龙治水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多个目标从来没能全部实现,因为你兼顾的每个目标都不是一致的。
蒋保信:中国怎么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呢?
任志强:在1998年,我们就提出要立住房法,为什么不立呢?老是靠部委的文件和国务院的文件瞎调,调什么调?立法呀。日本是哪年有的?1960年。台湾哪年有的?1980年。人家的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去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我们为什么不会学学?
我们也不是没讨论过,人大讨论住房法的问题已经有一二十年了,但到现在还没有提上立法议程。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政府老想用它调来调去,立法之后,政府就不能瞎调了。比如说房地产法是1995年开始生效的,到现在多少年了,可政府为什么还在干预房价?房地产法是上位法,是大法,它规定政府只有在卖房的时候才报备价格的权力,没有制定价格的权力,政府怎么能对商品房制定价格呢?保障性住房可以有,因为法上规定叫做"划拨土地的另有规定",这一部分土地,你爱怎么搞都可以,但是出让土地你怎么能限定价格呢?什么自住房、两现房,瞎胡闹嘛,都是典型的政府违法行为。
我们新的立法法要生效了,你们去研究研究,这些规定没有经过人大立法批准的话,都是违法的。立法法出台以后,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所有的规定都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清理一遍,哪些需要按立法法的程序去重新立法的你就重新报,人大批准以后就正式立法。否则,你就应该全部撤销,这是很简单的事。
我们的总理都被逼得没办法了,说发个红头文件,你就那么任性?总理在批评谁呢?不是批评各级政府吗?我们的媒体就是瞎吵吵,把任性这两个字用得很牛,但是从来没有考虑到底地方政府有多少是违法和任性的,你们揭露一下试试。
蒋保信:政府应该跟房地产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任志强: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十多年以前,我们就提出这个观点了,在人大提案中也提过很多次了,但是政府没改。在黄孟复当全国工商联主席的任期内,每年两会都对政府提出批评,但政府从来不改。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不健康的,不会取得非常好的结果。
慈善法应鼓励慈善行为,不应成为绊脚石
蒋保信:我们的社会似乎正在全面溃败,而很多溃败又跟企业有关系,比如假冒伪劣产品、有毒食品充斥市场。前不久柳传志在"诚信中国联盟"启动仪式上有一个讲话,呼吁企业家讲诚信、重信誉。您怎么看?
任志强:我不认为社会正在全面崩溃,你说的那些不好现象,还是少数。我们的食品安全尽管存在问题,但还是有90%的合格率,不合格的10%是少数。虽然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是你不能说那一整锅都是老鼠屎。
少数企业没有严格地按照市场的法律规则去进行生产,这是有的。所以,我们要用各种办法,包括加强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来促使企业严格自律。食品安全是重要问题之一,部分原因是土地也被污染了,如果不解决土地污染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是解决不了的。更重要的是,要靠社会监督把有问题的企业曝光,让它们失去市场。建立一个完整的制度,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一种表率,比如你买国内奶粉还是国外奶粉,就是一种表态行为,拿脚投票。只有当社会监督更完善时,社会才会更好,如果我们不断地删帖子,不断地禁止媒体去报道这些恶劣事件,那么老百姓是没有维权能力的。
在台湾的民主化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力量体现在老百姓的消费维权上,他们拿起了法律的武器,随后才有了整个社会的民主。培养社会民主意识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消费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用各种办法去监督食品安全。但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我们有各种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下面还有各种协会,给你发证书说你生产的是优秀食品,其实是乱搞一通。所以,总理这次也特别强调要砍掉那些中介,因为它们在评比过程中,给你瞎误导。从根本上来说,中国还是制度有问题,如果制度是好的,很多问题可以靠市场解决。
蒋保信:您前段时间在广州演讲,说中国企业家应该有“贵族精神”。但有人评论说,你们这代企业家可能还是家国情怀比较重一点,但后面几代企业家这方面可能会差一点。
任志强:错了,年轻的企业家们家国情怀可能更重。我们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既有80后,也有90后,他们都在努力塑造这种贵族精神。按英国人的说法,三代才能培养出来一个贵族,有一个延缓过程。贵族精神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这些,社会的进步是很难推动的。
蒋保信: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人说企业家参与公益的热情好像下降了,实情是这样的吗?
任志强:从私人银行的调查中看,进入公益领域的中国企业家是在增多的,他们平均有4%的财富用于公益。为什么私人银行调查的数据比较可靠?因为他们直接管理富人的一部分资产,最了解这些资产的用途。
我昨天刚参加了一个中国慈善法立法的座谈会,我们八九个慈善家、企业家、基金会代表特别强调,中国现有的一些规定是不利于鼓励企业家从事公益活动的,也不利于全民参与慈善活动,所以新的立法一定要起到支持、鼓励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作用,让做慈善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如果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立慈善法,他们更多的是想维稳,立法也是为了规范行为,这就错了,正好也是李总理所批评的。我们说,立法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鼓励慈善行为,即使有些方面不够严格,可能会出问题,那也只是后期管理的事,不能刚开始立法的时候就不鼓励。我们这次的立法是一个进步,因为过去没法,现在有了。但我们不希望这个法没有前瞻性,最后变成绊脚石。
(蒋保信、李腾腾为共识网记者)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