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业向“廉价”转型之困

前瞻经济学人

春秋航空仍在续写年年盈利的业绩神话

尽管去年国内航空业并不景气,但中国惟一一家廉价航企春秋却依然在续写着年年盈利的业绩神话,仅靠30架的机队去年竟实现亿元净利,这也让一向定位高端的国有航空公司开始瞄准廉价航空。不久前,东航率先宣布成立廉价航空公司,国航、南航以及海航等也被曝正在谋划之中,这让外界大呼,温吞十年,廉价航空真火了。然而,据调查,在表面的风光背后,国内廉价航空受到整个民航体制的束缚以及市场环境的限制,一直负重前行,甚至有业内专家断言,国内市场不适合廉价航企生存,春秋不是样本而是难以仿效的个例。

成本难降 春秋航空苦撑廉价梦

“我可以断言,如果目前国内航空业体制与管理方式不变,航企运营成本将持续居高不下,那永远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廉价航空公司,”中信建投专家李磊表示,“根据国外的经验,廉价航空的大发展依赖于民航业的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而国内航空市场一直处于半管制半开放状态,让廉价航空难以生存。”

而与李磊观点形成悖论的是,春秋航空自2006年开航以来,保持每年盈利,去年,仅依靠30架的机队规模顺利实现了亿元净利润,利润率远在三大航之上。对于春秋航空的亮眼业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其自己拥有旅行社、客源相对有保障密切相关,所以,其成功模式在国内民航业不可复制。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旅行社的支撑,作为国内独自扛起廉价航空大旗的春秋也并不容易。

廉价航空公司又称为低成本航空公司,是航企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以及创收后,使机票价格低于同行20%以上。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算了一笔账,廉价航空与传统航空公司相比,有80%-85%的刚性成本完全一样,没有下降空间,仅有销售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可大幅压缩,但这两个成本在航企总成本中分别仅占8%以及3%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整体实力远逊于大型国有航企,为了留住人才,廉价航空在人力成本投入方面要高于其他公司。

节流艰难,春秋航空开源道路也不顺利。去年,被国际廉价航空普遍应用的机上叫卖因旅客不满而被春秋无奈叫停,如何创收已成为春秋非常头疼的问题。“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王正华反复提及的一句话道出春秋巨大的生存压力。

当然,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下来,自称“小不点”的春秋自然有一套管理方式。比如王正华一直奉行宁可赔钱也不空座的理念,“我当然不希望亏钱,但更不希望资源被浪费。其他公司都比较在意每张票卖了多少钱,我最在意每个座位是否都有人坐,同时,远高于同行的客座率为春秋摊薄了成本”。

除此之外,疯狂省钱也是春秋的管理之道。春秋员工都知道,王正华的办公室仅有12平方米,喝水要到楼道的公用饮水机接。在春秋航空,管理层国内出差住的酒店必须是三星级以下,王正华自己出国考察,住地下室、吃方便面、坐地铁。据了解,春秋航空为了省电其走廊的灯只开一半。在春秋航空,省钱的方法不胜枚举,这也使春秋航空管理费用较同行低70%左右。

“大家都知道春秋精打细算,但其千方百计省下来的钱只是小头,而更多本可以节省的钱在国内民航业体制下根本省不下。”一位接近春秋航空人士表示。该人士介绍,春秋航空目前拥有30架飞机,但其职工已经有3000多人了,平均下来一架飞机背后有100名员工,这样的人机比例过高。但要应对民航局层层管理、层层审查,使得廉价航空与传统航空公司一样必须“门对门、窗对窗”设立负责机构,很难精简。

另外,让很多航企颇为无奈的运力控制在国外根本闻所未闻。“国外航空公司根据自身需要购买飞机,但中国却因要控制运力,航企买飞机需要从民航局获得指标。试想,国外航企一次性可订购上百架飞机,购买价格往往可低于5折。但中国航企受限于指标,只能少量购买,价格自然较高,何谈降低成本。很多老民航人都知道,国际飞机制造巨头向中国销售飞机均价要高于欧美。”上述人士称。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春秋航空原本计划到2015年机队规模达到100架,但现在只有30架飞机。另据了解,春秋航空飞行员等硬件都超前了,但因为没有飞机指标,这些优势反而变成了包袱。而一旦飞机延误,消费者经常要赔偿等,让春秋感到非常棘手。

多重掣肘 奥凯廉价航空梦碎

一直以来,王正华和他的春秋都被视为廉价航空中的“孤独战士”,因为国内没有第二家廉价航企与之争锋。但我们调查却发现,几年来,包括奥凯、联合航空以及祥鹏均有意涉足,但最终又无一例外地不了了之,而让他们放弃的理由却很少有人提及。

不久前,奥凯航空创始人刘捷音表示,“奥凯在成立之初确实设想过做成廉价航空,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坐过飞机,如果通过降低票价吸引更多客源,那前景应该是很光明的,”刘捷音回忆起当年的规划颇为感慨,“但是运作廉价航空想着容易,做起来难。虽然外部困难确实很多,但我觉得人的观念也是制约廉航发展的一大因素。”

刘捷音表示,最近他刚从春秋航空“取经”回来,感觉颇有收获,“但其中很多方法是奥凯以及其他很多国内航企都做不来的”。刘捷音说,廉价航空的运营模式大家都清楚,包括单一机型、点到点飞行,以及成本控制等,但要真正转变人的观念,使一个公司从管理者到员工都按照廉价航空的思维模式开展工作,那太困难了。

据分析,目前航企高管大多从未涉足过廉价航空,从思维、服务观念到成本控制都是传统航企的运作模式,只要思想没有转变,其经营模式以及花钱方式就无法向廉价靠拢。比如总部设在爱尔兰的瑞安航空规定,乘客使用机上卫生间必须付费,这些方法是国内民航人想都不敢想的。

同时,刘捷音还指出,近期东航在香港成立廉价航企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大型航企涉足廉航早有先例,此前新加坡航空成立老虎航,就是为了留住那些对价格敏感的客户。但相比起来,还是专注于廉价的航企发展更好。比如马来西亚廉价航企亚航的老板对公司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甚至自己找到旅客解决纠纷。这样的方式不仅东航做不到,国内其他航空公司也做不到,如依照国内传统航空模式需层层上报、层层管理,公司机构繁冗,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航企高管表示,国内的旅客太不给力。“本来廉价航空在提供低价机票的同时,也会减少部分服务,比如延误不赔偿、不提供吃住等,但最近听说春秋航空因为旅客闹得太厉害,也给赔偿了。这样下去,廉价航空生存自然非常艰难。不仅如此,有的机场工作人员也跟着闹,因为一旦飞机延误,机场地面服务人员需要和旅客协调,其他航空公司均有延误后提供餐食等规定,旅客情绪也得到安抚。但春秋因为不提供这些服务,旅客很容易闹起来,机场服务人员处理起来也非常为难。这样的大环境下,怎么敢轻易涉足廉价航空呀!”

省钱有道 国外廉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与国内廉价航空被束缚住手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廉价航企成长环境非常自由,几乎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办不到。以亚航为例,其总裁费南德斯的故事曾被业界津津乐道。在从事航空业前,费南德斯曾是华纳唱片公司亚洲地区总裁。然而,这位音乐界高层却对完全不沾边的航空产生了兴趣。

2001年,37岁的费南德斯与另外3位同伴一起成立了图恩航空公司,还用1马来西亚林吉特(相当于约25美分)购得了濒临倒闭的亚航的经营权。那一年,全球的航空业都在亏损边缘挣扎,而只有2架飞机的亚航更是负债累累。

然而,费南德斯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亚航。比如,亚航的飞机上均不安装机窗遮光板和其他“非必需品”,还将座椅换成了不能调整倾斜度的椅子,甚至对公司飞行师的工作时间安排都要精确到分钟:在空闲时间,飞行师也可以帮助服务人员打扫机舱或进入货舱卸下货物。

荷兰银行曾发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亚航每个座位的飞行成本每公里只有2美分左右。这样的成本控制,也使费南德斯敢于向市场投放低价机票。亚航在3小时航程内的机票平均价格为15美元。亚航甚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广告宣传口号:“只要你买得起一顶帽子,就可以买得起一张亚航机票。”在亚航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一年,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取得了盈利。

总部设在爱尔兰的瑞安航空为了节省燃油成本,居然要求空服员减肥。这样通过减轻飞机的载重重量,以达到省油的目的,根据该公司的精算,空服员每减少1公斤体重,一年就可以节省100美元的燃料费。

廉价航空鼻祖美国西南航空更是为降成本“不择手段”。美国媒体曾广泛宣传和赞扬过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这样的航班纪录:8时12分,飞机搭上登机桥,2分钟后第一位旅客下机,同时第一件行李卸下前舱;8时29分,飞机离开登机桥开始滑行;8时33分,飞机升空。两班飞机的起降,用时仅为21分钟。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纪录实际上却遭到了西南航空总部的批评,因为飞机停场时间比计划长了将近2分钟。

西南航空专门算过:如果每个航班节省地面时间5分钟,每架飞机就能每天增加一个飞行小时。正如西南航空的创始人赫伯特·凯勒尔的名言:“飞机要在天上才能赚钱。”30多年来,西南航空用各种方法使他们的飞机尽可能长时间地在天上飞。

凯勒尔还有一句名言:“廉价航空的竞争对手是汽车和电视。” 在西南航空公司的大多数市场上,它的票价甚至比城市之间的长途汽车票价还要便宜。一些“巨人级”航空公司曾咬牙切齿地称西南航空是“地板缝里到处蔓延的蟑螂”,可以感觉到,但就是无法消灭掉。

市场广阔 国内廉航不该被条条框框圈住

面对国外廉价航空的省钱怪招,让王正华感慨,这些在国内几乎不可能实现。但他也强调,讨论中国适不适合廉价航空生存要一分为二,可以用“困难重重,但市场广阔”来概括。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去年国内民航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29317万人次,按中国人口13亿来计算,这意味着每年平均5人中仅有1个人乘坐一次飞机。美国人口近3亿,民航旅客年运输量却高达5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乘机2-5次。众多的中国百姓不能成为民航的乘客,主要原因是相对于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民航票价还太高——反过来看,这也正是 “低成本”的市场空间。

而从政策层面上来看,2010年民航局提出的《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了实施民航强国战略方案:持续安全战略、大众化战略、全球化战略。尽管建设民航强国的目标要到2030年实现,但从2012年春运期间民航旅客运输情况来看,航空大众化已经初现端倪。廉价航空正是推动航空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不过,眼看广阔的市场前景,廉价航空却无法自由翱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总体来看,相关监管部门对国内廉价航空限制过多,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帮助企业,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干扰了市场竞争。而且,眼看多家国外廉价航空公司纷纷来华抢占市场,较为羸弱的本土廉航应该得到的是支持,而不是被条条框框所圈住。”一位业内专家指出。

王正华也呼吁,国家应该像支持支线航空一样给廉价航企以补贴。另外,政府的一些基金,如民航建设基金等,希望可以部分返还;而税收的扶植政策也必不可少,这在国外已经普遍实施,最典型的就是亚航,在开始的近十年中,其财务报表税前利润竟然低于税后利润,就是因为政府把很多税费退还,用于帮助该公司发展。“如果有了上述政策,廉价航空何愁没有发展空间。”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