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8年后普及商用

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第一波产业化高潮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什么时候能迎来发展“高潮”?全国政协委员、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给出的答案是2015年。

昨日,欧阳明高在2012年全国“两会”现场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到2015年左右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1%左右,迎来第一波产业化高潮。

欧阳明高说:“到那时,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有20万到25万辆,加上混合动力在内的各类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比率有望突破1%这个门槛,这个指标会给市场带来信心,刺激厂家投入,此后就会进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长期。”

欧阳明高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前夜,由研发向真正的产业化迈进的过渡期。

“无论是我们自主品牌的,还是合资的,在2013年到2015年应该会有一些量产车型推出来,包括上汽会有今年推出一款量产车型,而东风的量产车型也已经开始生产了。”他说。

不过,他还指出,即便如此,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商用阶段要到2020年以后。

“在2015年到2020年期间,消费者会看到合适的车型出来了,但到推广普及,各方面都完全到位的程度,要到2020年左右,”他说,“新潮人士在2015到2020年之间就可以购买,常规的保守型消费者就要等到2020年之后了,因为量产车型出来后还需要市场验证,而主流的商业模式也还需要完善。”

从国际范围来看,发展以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是各国政府保障能源安全和转型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其中在日本,包括混合驱动类型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市场占10%以上。

欧阳明高也提醒生产厂商和消费者都应客观认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律,避免单纯追求量价。

“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包括我们消费的观念,因为我们需要更环保的出行方式,但它本身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都要耐心等待。”欧阳明高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