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贷款高利贷的根本原因还是银行逼出来的

李双江

  

临近年末,回顾2015年的中国银行市场的行情,可谓是依然躺着赚钱,但是不少专家预测,未来银行这种模式将会结束,并且带来种种弊端还将难以消除。例如,民间借贷。

从体量来看,今年银行对中小企和农业农户贷款更加收紧,并且随着一些大银行存款优势的逐渐丧失,银行更加紧缩了关于一般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户放贷比例。

目前,由于因信息不对称、不能按照熟人社会原则放款,贷款成本高、风险大,加上贷款给国有、政府和非国有经济风险追究责任不一样,银行还是将款放给国有企业、政府平台,虽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转贷对象因经济下行需求也在收缩,银行还是希望它们从银行转贷而控制风险。

这样,即使中央和国务院再三要求银行保证对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的比例,但是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农业农户还是贷不到款,或者从非银行机构转贷过来的资金利息仍然很高。

2016年开始,一方面,实体经济、政府建设领域,一些产能过剩、库存过大的工业和房地产企业,将会迎来关停和倒闭潮,使兼并、重组、破产和重整业务量大幅度上升,政府税费及卖地收入也会相对下降和越来越少。

中国银行体系中,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房地产等方面的违约会大量发生,显性和隐性的呆坏帐将急剧增加,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城商行会面临支付困难。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资产剥离和重组后,新一轮的更大规模的企业和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债务重组,又不得不再次展开。

笔者认为,国务院协调银监会,并要求各银行,对大量的能正常运行的企业,紧急改变到期先还款再贷款,改为不先收再放,而是展期并续签合同的方式。

目前,大中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愿意把款先贷给信托、租赁、国有企业财务公司村镇银行、典当行、小贷公司等中转,都成了从大中银行低进高出的非银行倒钱金融机构。其次,整个社会都有一种投资短期化、高利化、赌博化等“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和“天上掉馅饼”的心态,由此一些融资机构和单位允诺高利率、借新债还旧债的庞式骗局集资,开地下钱庄,也对利率的不合理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司法解释允许民间借贷“利率可以超过法定基准利息率的四倍”,起到了保护和怂恿高利贷的不良作用。

笔者觉得,如果中国要想让科技创新型的中小微企业真正能贷到款,考虑到实施创新战略、遏制经济下午的迫切性,必须尽快引入硅谷银行业的机制,在全国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重庆等布局三到五个中小科技型的银行,这有利于“天使—风险投资—科技信贷—股权—并购—租赁—资本市场”完整创新金融服务体系链的发展和完善。

更多数据和行业分析可以参考《2016-2021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