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丹奴发展其廉价产品 析国内快时尚品牌的颓势

汪昌琴

国内快时尚

在中国四、五线城的商场,以以纯美特斯邦威森马为代表的青少年休闲服饰品牌销售场面火热,来店里逛的大多是中学生模样,同时还有他们的父母。而距离他们不到100公里的一二线省城或者大城市,那里贩卖的新百伦和优衣库更为年轻人喜欢,同时价格也更为亲民。

作为国内快时尚品牌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日本的优衣库2014年在中国新开店86家,来自瑞典的H&M新开店60家,Zara稍微速度没有前面二位那么快,但也新增了12家,总数达到了149家。这些来自国外的品牌截止到2014年底已累计在中国大陆开设了1136家门店。

当国外的快时尚品牌上线电商,或者推出虚拟试衣等新功能时,国内的品牌忙着关闭门店、减薪裁员,或者重拾曾经被轻视的中低端市场。佐丹奴日前表示,定价在29-99元的新品牌Beau Bonde将成为其2015年的发展重点,佐丹奴作为昔日快时尚品牌的霸主,也曾创下过销售佳绩,如今转向低端市场,可以看做是佐丹奴在同质化品牌竞争中的无奈之举。

消费者审美观念的改变也是国内品牌需要重视的一大问题。如果一味将目标放在四五线城市,迎合其审美品位,大批量生产过时的衬衫、颜色不正的裙子及蕾丝镶嵌的牛仔裤,再便宜的价格也对消费者构不成吸引力,要知道,Zara有将近400名设计师,每隔3周店面的商品一定要换新。

其次是对消费者群体的细分。国际快时尚品牌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拥趸者就在于他们对其顾客有着精细的定位,比如优衣库主打的用料好、舒适家居的风格受到了很多居家型人群的喜爱,Zara以其接近大牌的设计但亲民的价格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国内的快时尚品牌不要一味求市场而使产品定位模糊,渴望吸引所有的消费者结果只能导致失去核心的顾客。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快时尚品牌也开始转变其方向了,度过了2014年国内服装产业的寒冬,再向国际品牌学习经验及变革自身产业结构,同时淘汰同质化的竞争对手,除了线下门店的调整,注重在电商领域的投入,国内快时尚的企业发展的势头会慢慢向好,毕竟,中国3、4线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不走寻常路”也可“我赚我喜欢”。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