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米遭疯抢 国人“扫荡”海外市场为哪般?
在食品安全屡亮红灯下,国人四处向外抢买外国产品,日本大米成为最新被盯上的产品,遭到疯抢。不仅如此,在国内市场上日本产大米也正在显出受欢迎的迹象,一些日本进口的大米在国内超市的价格甚至是日本的3-5倍。
日本大米遭疯抢,国人“扫荡”海外市场为哪般?
一方面是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不足,一方面是大量购买力流往海外,这听起来实在有点讽刺。如果说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是一张张“选票”的话,进口商品已经在这场竞选中完败国产商品。
据日本当地电视台的节目称,这个春节10天时间里,估计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人民币用于购物,从保温杯到名牌包,不少商场货架上被扫荡一空。又有台湾媒体称,继抢购日本电饭锅和马桶后,中国大陆旅客现又掀起抢购日本大米热潮,有大陆人甚至不惜花近1500元人民币来买5公斤的日本大米。
有人或许会用“崇洋媚外”来从道德上进行评判。当然,买国外的服装,高档手袋,化妆品,家具等具有文化特征和异国风格的商品,可能还有崇洋媚外之嫌;但是,连牛奶、马桶盖、电饭煲,现在甚至是每日必食的大米都要在国外扫货,该反思的,就绝不是国人崇洋心理那么简单了。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表达是“Goods”,包含了“能给人带来正效用的物品”这一层含义。可是,含镉的大米,添加了有害物质的牛奶,用地沟油制成的零食,使用不合格染料的衣物等等,这类商品显然将危害人体健康,为购买商品的人们带来“负效用”,不能算真正的“商品”;不幸的是,这类商品在中国大行其道,甚至在某些市场上是“主角”。
国人每天都处于媒体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爆料的轰炸之下,对国产商品,特别是食品早已失去了基本信任。只是在自身收入和进口商品受到关税和准入种种限制之下,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得已选择国产商品。高收入群体大可出境采购,只可怜低收入群体只能被迫束缚在本国,为国内的污染问题和市场信用问题埋单。
怎样才能根治国产商品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可能是形成“重复博弈”而非“单次博弈”的机制。在“单次博弈”中,厂商更容易抱着“捞一笔就走”的心态,反正又不要做成百年老店或知名品牌,什么方法来钱快就怎么办,出了事就关停,小作坊嘛,再开一家就是。这同样也不利于厂商对产品的改进和开发进行投资,因此中国市场上也容易出现“价格血战”,这正是产品同质化和低质化的体现。
只有通过建立社会征信体制,将个人的“欺骗行为”统统记录在案,并且在借贷,求职等经济活动中都得到充分披露。这样才能建立重复博弈机制,扭转“我赚到了、我获得利益,我们的关系就结束”这种带有投机性的单次博弈格局,增加厂商生产低质甚至有毒有害产品的成本。
重复博弈还是提升产品品质之途。日本和德国的小企业能世代经营,不断在设计上进行创新,在质量进行提高,将一件产品做到极致,靠的正是“重复博弈”带来口碑效应,使其免于被卷入低端价格战,而将精力和资本用于提升产品性能。
市场经济本身不是罪恶之源,一个信用体制不彰,法治没有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才是将市场经济推向“为了金钱不要信用”深渊的推手。而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一个“为了金钱必讲信用”的良性模式。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