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粉赢得信任: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国奶粉赢得信任:路漫漫其修远兮
据前瞻网记者获悉,近日,蒙牛收购雅士利75.3%的股权,引发业界的轰动。这被称为是中国乳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并购,但同时也由此引发了多方争议,认为这是乳品行业又一次上演国进民退――而且是政府部门推动的结果。
之所以让人如此关注,关键还在于乳品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小小一罐婴幼儿奶粉引发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对中国消费者的限购,更是让中国政府倾向于尽快解决这一民意极为关注的问题。
提高产业集中度被认为是解决方案中的一个选项。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称,工信部正在研究制订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将逐步淘汰奶源基地没有保障和技术装备、检测条件落后的生产企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争取用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品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从三聚氰胺到激素门,到汞含量异常,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一直是中国妈妈们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在全球各地抢购奶粉,为的仅仅是保证孩子喝上一口放心奶粉,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本土乳业的集体悲哀。
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检测报告称,中国乳品(包括奶粉)的质量不比洋品牌差,甚至更好,但消费者却根本不信。换句话说,乳制品频出的质量问题太让大众失望,中国乳业乃至监管中国乳业的相关部门,都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没有了任何公信力。
尽管本土乳品企业都纷纷声称自建牧场,保证品质,有的企业甚至走出国门,在国外自建牧场,但事实上,所有企业自建的牧场加起来,估计也供不了中国人喝几天奶。所以,要满足市场需求,更多的奶源只能从农户手中收取,价格又压得很低,奶农能不在质量上做文章?另外,农户手中的奶源由于冷链等基础设施的缺失,哪怕接下来的生产环节有多么严格,从源头就已经难以控制住质量了。
的确,洋品牌也会出问题,比如年初新西兰奶粉被检测出双氰胺。但中国老百姓国人仍然更倾向于相信洋奶粉的质量。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国外企业在质量上出问题的概率,远低于国内企业。消费者相信的是美国、荷兰、新西兰这些国家对于产品质量上的监管,以及这些国外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诚信。
因此,兼并重组能一举让奶粉的质量真正安全起来吗?答案显然是未必。产业集中度提升对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的确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大型企业集团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显然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摆平监管部门,主导行业标准的制订――如果行业标准是由利益攸关的大企业来制订这一现象不能得到遏止,行业集中度再高,奶粉又能安全到哪呢?以201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新乳品国标为例,就是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团等起草,为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个标准的送审稿中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这两项关键性标准被极度放宽。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工信部、卫计委等九部委联合打出的奶粉管理“组合拳”,将婴幼儿乳粉今后参照药品标准进行管理,实行专柜专区销售,并试行药店专柜销售,倒是一个让奶粉逐步安全起来的有效办法。只是,中国乳品企业要想赢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还很漫长――当信用荡然无存,再建立实非朝夕之功。政府部门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可能不难,但在恢复老百姓信心上,短期内恐怕也是无能为力。中国企业过于急功近利,在诚信上已经缺位多年,绝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弥补得过来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奶粉安全只是食品安全问题中微小的一环。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困扰了中国20多年,政府频频严厉整顿,问题却似乎一年比一年更严重。有网友甚至戏称:神十都上天了,空间站都能建了,但仍然保证不了吃上放心菜,喝上放心奶,这说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比登天还难――话虽有些调侃,却也不无形象地描绘出了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局面。
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探讨了许多年,并不缺方式方法。简单点讲:只要政府和监管部门不给这些企业或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有任何的生存空间,它们就不可能存在。真要有决心,解决之道也非常简单,只要真正贯彻实施1978年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十六个字就可以了,那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不过,相关部门要扪心自问的是:35年过去了,为什么这16个字在食品安全和其他很多领域,都更像是一句口号或一个摆设?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