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最差城市“十强”出炉 如何破围“十面霾伏”

塔西佗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发布了2014年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仍然是空气污染的重灾区。面对“十面霾伏”,究竟该如何破围?

如何破围“十面霾伏”

正是因为京津冀地区平日空气质量的不尽人意,才使得短短几日的APEC蓝令人如此难以忘怀。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2014年京津冀区域受监测的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156天,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少85天,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42.8%。与2013年相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5.3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7.0%,高于74个城市11.4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下降3.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空气质量在去年出现了一定的好转。在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其次是PM10和O3。

有关负责人指出,重污染天气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14年全国共发生两次(2月和10月)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的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重污染天气频发势头没有根本改善。到底如何才能让城市逃出雾霾笼罩,拥抱蓝天白云?

环保宣传和教育是必须,但是若没有真金白银的奖优惩劣,环保是无法得到落实的。

要改变市场行为主体的行为模式,就要改变当前价格机制的运作方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中国的煤炭消费触目惊心,最近才开始出现增速回落——还不是绝对数量的减少。使用煤炭的格局短期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但可以通过实行梯级能源税或梯级能源价格的办法,一方面使占用更多的能源者付出更高的代价,一方面让节能者获得相对成本优势,逐渐扭转能源消费格局。排放环节也应如此。发展碳排放交易,加快形成试点有效实践的推广,使得环保者能够得到物质激励。

政府同样也有利益主体性,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中怎样体现绿色GDP的地位,是影响政府行政行为的关键所在。这方面,如何量化环保成果从而对官员形成正向激励,是保证政府站在环境保护阵线一方的基本前提。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