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研究札记——汕尾市(下篇)

前瞻懂行帝

1

一、产业研究概要

汕尾市下辖1个市辖区(城区)、2个县(海丰县、陆河县),代管1个县级市(陆丰市)。另设2个管理区或功能区(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汕尾华侨管理区)。市政府驻城区。截至2022年末,汕尾市常住人口268.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5.2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86%,比上年末增加0.56万人。年末户籍人口356.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7.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49.8%。

二、区域特色产业

汕尾市坚持向海而兴,基于海洋岸线资源禀赋,主动融入“双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新能源、石化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汕尾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7.4%。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7.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80.4%,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1.1%。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32.3%。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8%,食品饮料业增长7.2%,家具制造业下降32.0%,建筑材料下降33.7%,金属制品业下降66.2%,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155.0%。

(一)珠宝产业

汕尾市拥有“中国彩宝之都”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汕尾市梅陇镇拥有2000多家金银首饰及配套的加工企业,年加工黄金、白银、铜等9000吨,产品有镶嵌钻石、蓝宝石、红宝石、水晶石、绞石等130多个系列品种,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金银首饰更是在东南亚地区以“中国梅陇”而驰誉,并畅销在香港、欧美等国际市场。汕尾市可塘镇拥有7000多家珠宝加工销售企业,年加工红蓝绿宝石、碧玺、南红、舒俱来、海蓝石、黑耀石等宝石半宝石5万吨,成为国内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重要供应链基地。

图1 汕尾市珠宝产业热力图

(二)纺织服装产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纺织服装已经逐渐发展壮大为汕尾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以及东南亚分流订单等影响,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市场开拓、技术升级改造等挑战,汕尾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着订单下降的风险。广东汕尾海丰县的公平镇以服装产业远近闻名,服装都是以加工生产基地模式,公平镇没有布料及其它原材料市场,所有的原材料包括主料、辅料都需从外地采购。当地不少中小型服装企业面临生存难题,也暴露出当地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图2 汕尾市纺织服装产业热力图

(三)五金产业

汕尾市以三甲工业园为载体,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传统五金企业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汕尾市在五金产业上实施企业品牌建设行动,打造五金特色“名片”,鼓励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共同打造五金研发实验室、智能门(锁)协同创新中心、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创新平台,逐步实现由五金基础工具生产到含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重大装备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的升级转变。

图3 汕尾市五金产业热力图

(四)预制菜产业

汕尾市加快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着力构建“跨县集群、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格局,形成沿海特色水产养殖,黄江流域优质稻、优质蔬菜,东部优质甘薯、优质萝卜,山区优质青梅、油柑等一批区域产业板块,可在预制菜原料源头端形成规模优势,对全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汕尾市已培育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1个,省级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粤字号农产品品牌36个,农业品牌效益及地域产品优势初显。汕尾是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的融合之地,孕育了独具地域风味的美食文化,有马鲛鱼丸、晨洲蚝、汕尾小米、擂茶等100多个特色食品。其中马鲛鱼丸是汕尾传统美食代表,味道鲜美,口感鲜脆,是本地市民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佳肴。晨洲蚝被誉为“生蚝皇冠上的明珠”,市场供不应求。

图4 汕尾市预制菜产业热力图

三、“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方向

汕尾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制造强市、质量强市、网络强市和数字汕尾建设。立足汕尾产业基础和优势,对标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改造提升服装、珠宝、五金、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推动“5+N”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一)电子信息产业

汕尾市在“十四五”期间依托汕尾高新区,加快承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辐射和转移,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进先进制造业的上下游企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立足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新型平板显示及其模块零配件产业基础,推动新型显示、超高清摄像模组及智能终端等高端电子器件产业发展,以信利、国信通、德昌等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造涵盖“材料-面板-模组-整机”的纵向全产业链条,重点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

图5 汕尾市电子信息产业热力图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

汕尾市在“十四五”期间发挥比亚迪在整车制造、车型开发、系统开发、总部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在汕尾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引入及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完整产业集群。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引进锂电池核心配套产商,加强锂电池在储能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积极引进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打造粤东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支持陆河依托比亚迪试车场项目把汽车产业链条拓展到汽车智能配件、汽车内饰生产、新材料研发、汽车展销和物流、汽车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政策体系。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值达到200亿元。

图6 汕尾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热力图

(三)绿色石化产业

汕尾市在“十四五”期间抢抓省政府推动大南海石化产业园扩园、推动与揭阳合作共建园区的历史机遇,规划建设大南海石化产业园(汕尾基地),与揭阳共同打造潮汕平原大石化工业板块。优化石化园区空间布局,以延伸产业链为中心,积极挖潜、建设石化项目,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突出汕尾产业特色,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揭阳大南海石化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向汕尾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企业供给,汕尾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向粤东、珠三角先进制造业企业供给的循环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由“哑铃型”向“协调型”发展。

图7 汕尾市绿色石化产业热力图

四、产业发展建议

汕尾市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天然优势。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前瞻建议在海洋科学技术方面推动国际合作,并巩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还应加强海洋管理,尤其应利用好海洋综合管理方面的经济分析工具,例如建立知识、经验及最佳实践的国际交流平台等;还应加强海洋产业监测能力,包括评估海洋相关行业未来趋势和潜在风险。

前瞻还建议汕尾市创新陆海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进陆基苗种培育、海水养殖、生态修复与海洋休闲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提升滨海旅游产业链,并以海洋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为载体,优化整合现有涉海产业链,推动陆海产业集聚发展。汕尾市应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升海洋设备、船舶海工、仪器仪表等现代海洋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瞻懂行帝

本文作者信息

前瞻懂行帝(官方账号)

关注(65948)赞(51)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