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地区发展新契机?—— 高铁建设对片区的影响

廖亮

1

近几年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沿海与内地的许多后发地区将纳入交通体系之中,后发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交流将日益频繁,这就为后发地区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由此,研究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后发地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以便为今后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合理的发展。

一、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的影响

作为一种划时代的交通方式,高铁改变的不仅仅是出行方式,对于区域和城市的等级结构、交通组织、功能业态等方面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版图也将发生重构。高铁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快速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进而带来了城市间空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沿线城市因高铁的到来区位条件得以改变,更具有发展优势。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高铁对沿线城市的作用主要有三类: 廊道作用、虹吸作用和扩散作用。廊道作用是指高铁对沿线不设站或设站但停靠车次少的城镇具有一定的资源流“屏蔽”作用,减少了这些城市的发展机会; 虹吸作用是指,高铁网络强化了规模大的城市对规模小的城市的资源的吸引作用; 扩散作用是指高铁网络增加了发达地区的经济资源向落后地区溢出的机会。

当前关于高铁对城市的发展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尺度对区域格局、产业发展、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城市层面多为对发达地区的开发效应,站区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对后发地区的研究较少,对于后发地区如何应对高铁时代,站区如何规划等方面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试图详细分析高铁沿线后发地区的发展困境和机遇,提出适合后发地区的发展策略。

二、高铁设站为后发地区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由于高铁的建设所需资金比较高,因此只有在大量的客运需求的状况下才会开启高铁的建设。高铁的建设可以改变沿途后发地区之间的可达性,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契机。正如大多数城市都经历过“铁路时代”、“高速时代”带来的城市跨越式发展,高铁建设也必然为沿线城市带来新的机遇,然而由于高铁自身的运输特点和服务对象特征,相比传统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对城市经济的带动有着不尽相同的机制和效应。

1、高铁对后发地区的正面效应

交通区位更有优势

高速铁路的开通为沿线后发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交通区位优势,形成城市交通枢纽,加快城市化进程。交通运输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高速铁路的修建,方便了后发地区和中心城市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并在地域空间范围内对资源进行重新的分配。不仅有利于后发地区的商品、人才和服务走向大城市,同时也有利于中心城市同样的资源要素流向后发地区给区域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并能够促进当地原有产业的升级。产业的升级转型以及更大规模企业的入驻将会给后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加快后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高铁沿线的居民能够通过高铁在一天内进行异地的探亲、旅游、休闲、娱乐和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为后发地区带来潜在的商机和经济增长机会。

改善城市空间布局

高铁的修建通过克服地域间的地理界线,加大后发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可达性。加速后发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的交互,从而导致人口和经济的集聚。由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利益的增长将会进一步促进集聚,集聚的同时也会促进扩散,集聚和扩散作用不断的加强,将会造成经济发展中心的偏移,改变单一中心城市的格局,促进多中心城市的产生,于此同时,人口的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许多后发地区依托高铁站区这一枢纽对城市内外交通进行高效的整合,大力发展高铁周边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扩展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多中心体系,使得城市结构正在从以主城区-单中心为主向都市区-多中心为主进行转变。在高铁枢纽站地区,大力进行客运、公交、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这些运输体系能够与高铁站点进行无缝连接,实现高铁站点辖射范围最大化,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提升并巩固自身在区域中的排名和地位。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高铁主要是以客运为主,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出行成本,一般选择乘坐高铁的人群主要集中于中高层上班族以及商务人士,因此对城市交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和商务活动之间的流动,此类要素的流动对高铁站点所在城市的第三产业比如会展、会议、宾馆、酒店等功能的需求比较高,此种需求为后发地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良机,同时,这类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本地产业的转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发地区借助高铁站点这一枢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得枢纽地区的服务业集聚效应比较明显,可以促进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新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使其变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支柱点,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引擎,促进城市的产业功能升级。综上所述,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的产业的影响包括,可以促进沿线产业带的形成;提升城市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商贸业的发展;加强与大城市的联系,吸引公司总部到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城市落户。

2、高铁对后发地区的负面效应

高铁在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后发地区由于比较低的消费水准、薄弱的经济发展实力、不够浓烈的城市文化气氛等一系列原因使得当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向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进行集聚,这将会拉大后发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这种负效应就是高铁经济所带来的“虹吸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移后发地区的优势产业

高铁建成之前,由于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后发地区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发展的市场主要定位于所在的后发地区,这一现象大大带动了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拥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但是高铁建成之后,一部分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会将企业总部搬迁到拥有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发达地区,造成后发地区支柱产业的流失,大大限制了后发地区的发展。

淘汰后发地区的劣势产业

高铁建成后,会加速大型企业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扩张,其市场范围从核心城市扩展到高铁沿线的后发地区。原来沿线城市的欠发达型企业单独享有的市场,会引来竞争。沿线城市的本地企业往往由于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低、服务水平差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在竞争中惨遭淘汰。欠发达型企业的淘汰会造成当地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沿线后发地区经济的发展

流失后发地区的高端人才

高铁的运营,会大大缩短人力资源工作和居住之间的时间距离,高级人才在选择就业地点时主要考虑当地就业的想法会改变很多。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和其他一线二线城市将成为高端人才集聚的地方,而后发地区若不能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吸引机制,将有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限制未来产业的发展。

三、应对策略

1、融入区域网络,打造“节点”职能

后发地区应该意识到高铁的开通改善的不仅仅是交通区位,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更是为自身融入不同的都市圈、城镇群创造了机会,增多了自身与其的联动协作,为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在“高铁时代”这一宏观背景下,发展巨型区域网络化结构将会是必然的趋势,对于后发地区来说只有融入这一网络才有生存的可能。网络化区域结构中,城市分工更加明确,增强了处在相同位置的城市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了城市的扩散能力。融入网络化区域中的后发地区,为将自己发展成为网络中的节点,应该认清自己在城市网络中的职能定位,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承接相对发达城市的溢出职能,并积极寻求在网络的新职能定位。

2、找寻细分市场,培育扶持特色产业

除了拥有特别富裕旅游资源的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以第三产业作为自身的经济发展支柱外,其余的后发地区都无法跨越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相关理论表明,工业发展到后期会催化服务业的兴起,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城市,服务业的水平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甚至有所下降。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服务业与制造业已经呈现出互动、融合的局面。制造业部门的扩大,会导致更多地需求生产服务业,同样,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也会增加对制造业的投入力度。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将会不断加深。因此,后发地区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应该寻找各个城市都不具有优势且发展力度严重不足,但是又具有比较大的市场潜力的细分行业,找寻差异化发展之路,然后借助高铁,积极地对制造业与服务的彼此之间的交流发展专业化培育,降低发达城市对周边后发地区发展高端产业的抑制作用,互动发展工业与服务业,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使高铁这一优势得以发挥,提升后发地区在区域中的地位。

3、"筑巢引凤",促进人口红利的进一步释放

高速铁路的修建使得经济薄弱地区借助要素成本、生产链和市场的优势,实现产业承接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且改变了劳动力的流向。以往后发地区的人们总是去发达地区创业打工,毕竟后发地区产业发展相对较落后,吸纳劳动力的规模非常有限。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沿线区域经济圈进行整体结构调整,经济薄弱地区将更多承接劳动量大,人力密集的产业,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深度调整,如此便使得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朋友就不用出远门,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此外,后发地区政府也要做好长远规划,准备定位自身在经济圈中的位置,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准备,搭建良好平台,加之劳动力成本的巨大差异,后发地区的充分就业一定程度上更加促使我国人口红利地进一步释放,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薄弱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促进了后发地区的就业。

4、控制站点周边用地,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高铁的发展经验表明,沿线城市若想实现高铁站点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在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必须具有与中心城区进行联系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并在高铁周边范围内进行高强度的城市功能建设。对于站点设在中心城区的城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铁站点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但是我国后发地区的高铁站绝大多数设立在城市外围边缘地带,与中心城市相距甚远,这也是导致城市用地空间不断扩张的原因。后发地区应该意识到高铁站点对周边地区的高端产业会产生很高的聚集效应,努力完善高铁站点周边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城市中心的互动,使得中心城区的资源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站点周边,以此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除此之外,后发地区还可以通过开发高铁新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来实现这一互动。

5、政府政策的支持

任何地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政策支持就好比指路明灯,不仅能提供政策方面的优惠,而且更增强了企业的信心,资源也更加充裕,人们的干劲也增强。后发地区落后陈旧的观念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要素,其多年来“闭门造车”的观念已经植入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心中。在现代开放的宏观经济大背景下,若想能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分的一杯羹,使其不被淘汰,唯一的途径就是与区域空间内的其他城市交流互动,使自身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等在区域网络内进行流动,同时注入来自其他城市的新鲜血液。若想实现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旅游、房地产、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高铁为沿线后发地区带来了发展第三产业的良机,后发地区的政府应该提供比发达地区在某些方面更为优惠的政策,以比较低的入驻成本来吸引企业,并主动地完善与企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使其看到未来可以更好发展的机遇,仅有如此才能吸引并长期留住企业。除此之外,政府应该进行积极的城市形象宣传,把高铁站点作为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合理地进行高铁站区的开发与建设,在不铺张浪费的情况下,用最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宣传和扩大城市知名度的目标。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业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廖亮

本文作者信息

廖亮(产业规划师)

关注(19170)赞(1)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