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民用机场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受疫情影响2020年机场营收大幅下降【组图】

童锡来

民航机场行业相关公司:白云机场(600004)、深圳机场(000089)、首都机场(HK。00694)、上海机场(600009)、厦门空港(600897)等

本文核心数据:民用机场行业营业收入、民用机场行业营收结构等

客流是机场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

民用机场,是指专供民用航空器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机场的市场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其中:航空性收入,包括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旅客服务费、安检费等,收费标准受政府指导定价;非航空性收入,包括地面服务费、场地出租费、免税和零售、广告餐饮等,属于市场定价。整体来看,机场收入规模主要取决于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吐吞量、货邮吐吞量三个因素,其中旅客吐吞量决定了机场的发展空间,对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均有直接影响。

图表1:中国民航机场收入构成图

2020年机场旅客规模整体下降

在客流方面,2020年,我国各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有27个,较上年净减少12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70.0%,占比较上年下降13.3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8.2%,占比较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疫情影响下我国机场旅客数量规模整体出现减少。

图表2:2019-2020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数量(单位:个)

客流减少使机场业营收锐减

从我国民用机场的营业收入情况来看,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6-2019年我国民用机场行业营业收入连续增长,2019年增长到了1207亿元。2020年航空业受到疫情影响,客流量和航班量出现明显下降,因此民航机场行业总营收也大幅度出现下降,全年营收共为883亿元,同比下降26.8%。

图表3:2016-2020年中国民用机场行业营业收入变化(单位:亿元,%)

不同机场业务结构差异较大

从我国机场行业的营收结构情况来看,2020年全国民航机场航空性收入占比约46%,国内民航机场非航空性收入占比约54%。从代表性企业营收结构来看,2020年首都机场的航空系收入占比是最低的,收入占比为36%;上海机场的航空系收入占比为40.14%,非航空系占比为59.86%;厦门空港的航空系收入占比为60.73%;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的航空系收入占比最高,分比为78.22%和80.07%。

图表4:2020年中国机场行业以及代表性企业业务营收结构(单位:%)

航空业恢复将带动机场业重新发展

2021年以后,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航班基本得到恢复,机场旅客人次数量回升将带动民用机场行业快速恢复。并且在未来我国民用机场会越来越重视机场的商业布局、商业设计和品牌选择,将旅客继续有效地转化为潜在消费者,提高机场自身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按照疫情前的机场行业营收增速作为参考,预计到2026年我国民用机场行业营业收入将增长至1778亿元。

图表5:2021-2026年中国民用机场行业营业收入预测(单位: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风险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童锡来

本文作者信息

童锡来(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3826925)赞(17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