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意义重大 有助于走出治理成效不足困境

蔡攀攀

近年来,政府正积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在教育、就业、养老、社保、医疗等领域,推进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转变。其中,环境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又一个新领域。随着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推进,将有助于走出多年环境污染治理成效不足的困境,意义重大。

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把原本由政府提供的部分环境公共服务事项交由社会力量承担,政府再根据服务质量和数量支付费用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安排。

前瞻经济学人

从定义可以看出,政府是环境服务的提供者和付费者,社会组织或企业则是承接者。换言之,政府不再是环境服务的生产者,但却依旧保留着相应责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腾飞,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及社会公众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开始重视起环境保护,并加大对环保的投入。这从客观上推动了环境服务供给方式的转变,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应运而生。

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政府购买环境服务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很多。

一方面,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无法可依,既无相关的法律法规可遵循,也未形成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给政府购买环境服务造成很大困扰。

另一方面,政府思维固化、各自为政,且缺乏资金保障。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习惯包办所有,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导致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同时,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的资金缺乏保障,未能纳入政府预算的统筹范围。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问题,政府购买环境服务还面临第三方监督机构缺失、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企业趋利性与公共产品公益性的矛盾等挑战。

针对此,未来要推进政府购买环境服务,首先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令政府购买环境服务规范化,有统一标准可循,以防滋生腐败行为。

其次,要转变思想观念,抛弃全能政府理念,致力于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框架。同时,加强监管工作,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向监督者转变。

最后,创新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以提升企业参与购买环境服务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在公共产品公益性与逐利型之间找到平衡。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