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名牌大学就是人才?经济专家:教育“内卷”把人才“卷”没了,清华北大出来也可能是“蠢材”【附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期以来,“17岁江苏中专生姜萍”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在此事件发展过程中,各种舆论不一。“姜萍事件”从侧面一定反映,人才出处,不一定是从名牌大学早就,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打铁还需自身硬”。
近日,在202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特别节目《思辨之夏》中,经济学家向松祚谈姜萍事件指出,教育内卷对成才不利,不应该把文凭等同于人才。从小学都开始卷,初中也卷,高中又开始卷,卷出来的大部分都是“蠢材”。什么原因?一个人本来就有这样的天分,在这个“卷”的过程中,原有的天分也被“扼杀”掉了。即便上了清华北大等名校,也不一定就是人才,相反地,即便进入名校,内卷的环境更容易造就“蠢才”,不是开玩笑。
向松祚表示,这个其实涉及到我们对人才一个最本质的看法,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体系,它是能够让各种各样的天才、奇才、怪才都有机会冒出来,而不是说,你们都要走这个独木桥。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表示,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上名牌大学这件事上的话,那99%的人都没有未来,一辈子活得精彩与否,跟你上的学校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说:“能够上名牌大学的孩子们,估计也就是中国5%左右,那难道95%的人都没有希望了吗?”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曾表示,高考不需要紧张,现在考上大学不是什么难事。他还称,上一个名牌大学和上一个一般大学,区别不是那么大,对人的一生影响不大。
从“专家谈‘文凭不等同于人才’”回看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发展情况: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随着我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人才短缺是一个明显的缺点,尤其是在高精尖技术领域。为了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培养投入,我国逐渐加大了力度。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7.10%。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999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758亿元,比2019年增长14.73%。
——高等教育建设情况
2004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逐年稳定增加,而成人高等学校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828个,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总数为3784所。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
全国高等教育普及水平方面,202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全国各级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
——“十四五”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并着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本科教育、关键学科人才培养、研究所培养和区域发展五个方面着手: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海涛认为,目前国内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识别,存在易忽视外显过早或过晚的学生、易忽视不同人才表现特点的差异等问题。要建立多维识别体系,不断深化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把握,不断总结不同学段和不同模式下拔尖创新人才的表现、需求与特征。
在北京开放大学原校长褚宏启看来,类似这种对人才进行的反复识别、多轮次选拔,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认知水平,以及兴趣、动机、合作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视,能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较为科学的识别方法。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彭庆辉建议,打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和国际化全链条,建立贯通式顶层视角下的新型人才观。党、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和企业应该形成共识,明晰各环节的角色和功能定位,构建多主体协同培育机制,共同培养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