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贯东西部!中国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这几个城市出行更省时【附中国高铁产业市场趋势】
图源:摄图网
12月22日,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新建合肥至武汉高铁(以下简称“合武高铁”)初步设计日前已获批复,计划于1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合武高铁是沪渝蓉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沪渝蓉高铁”)承东启西的关键区段,其动工标志着沪渝蓉高铁进入全面加速建设期。
沪渝蓉高铁起自上海,途经江苏、安徽、湖北、重庆,止于四川成都站,贯穿4省2市,线路总长约2100公里,预计2030年前全面建成。
建成后的沪渝蓉高铁将取代原有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作为我国贯穿东西的沿江大通道,串联起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11个省(市),成为长江流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主骨干、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动脉之一。
沪渝蓉高铁建成后,上海至成都、上海至重庆的运营里程预计将分别缩短为1875千米、1594千米,旅行时间将分别由现在的12.2小时、10.7小时缩减至6.7小时、5.3小时。
2022年至少7条高铁开工建设
依据RT轨道交通数据,2022年有不少于11条,设计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铁建设完成并通车运营。至少有7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要开工建设。具体如下:
2030年高铁运营里程数有望突破4.5万公里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30年,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年均增速达2%左右。根据2020年国铁集团颁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3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要达7.0万公里左右,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轨道交通工程专家翟婉明表示,中国铁路未来还将继续探索更高速度(运营速度)的可能性,如今,我们国家正在规划更高速度动车组,例如复兴号CR 450的设计速度是时速400公里。翟婉明指出,速度提高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实现智能化要依靠现代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不可限量。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