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研制出百万超折叠导电材料,将为研发折叠电子设备带来新曙光

Chloe Ma

产业数据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可折叠手机早就已经出现在市面上了。但是,这种手机的痛点在于导电材料无法进行大量无损真折叠。真折叠是压下折痕,让弯曲的两部分完全贴合。赝折叠指的是折痕位置常常处于打开状态,常规的导电材料都经受不住大量真折叠。

近日,同济大学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超折叠导电材料。他们受到蚕丝的启发,通过模仿喷丝作茧,改进了仿生高分子静电纺丝。随后,通过协同的梯度升温原位碳化方法,对缫丝过程进行模仿,借此不仅可实现材料的解交联、造孔和膨化,还可让材料产生导电性。此外,还借助大量仪器改造和技术优化,最后终于研制出超折叠碳材料。

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材料可承受一百万次以上的真折叠,并且所有的纳米纤维毫发无损,电导率也未出现明显波动。这样的性能是之前所有柔性导电材料都无法实现的,是折叠性质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它的出现为研发超折叠电子设备带来了曙光。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