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超54万个!我国科学家探测到最大数量星系团,全新算法误检率仅3%

Evelyn Zhang

基于国际合作的DESI深度图像巡天数据,国家天文台邹虎副研究员等人应用一种快速聚类算法,在DESI legacy成像调查中,探测到了红移z<1、总数达到540432个的星系团,覆盖了大约2万平方度(20,000 deg2)的天空面积。

据悉,在国际合作中,邹虎等人参与了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项目,开展了大面积的深度巡天。

基于此前他们自己发布的测光红移星表,邹虎等人采用了新的快速峰值聚类算法,成功探测到了这一庞大总数的星系团,其成员星系数量大于10。

1

相比基于红序列的星系团搜索方法,该算法能够探测出缺乏红星系的星系团。相比传统的密度搜索方法,该算法执行效率更高,而且能够有效地探测成员星系。

蒙特卡洛模拟(Monte-Carlo simulations)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误检率约为3.1%。星系团的总质量是使用基于X射线发射和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Sunyaev-Zel'dovich effect)的校准丰富质量关系推导出来的。

与以往利用斯隆数字巡天(SDSS)数据识别的类群相比,这个星系团样本扩大了约4倍,红移分布峰值从0.4拓展到0.7。目前这一样本目录可以识别出大部分类群,尤其是高丰富度的类群。该目录将用于星系群和环境对星系演化的影响等方面的进一步统计研究。

从探测的星系团中邹虎等人初步发现了上百个强引力透镜系统。此外,DESI正在开展更深入的光谱巡天观测,计划获取3500万星系和类星体的光谱。

参考来源:https://arxiv.org/abs/2101.12340

http://www.bao.ac.cn/xwzx/kydt/202102/t20210224_5960484.html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