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夯实工业基础、转变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本规划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制定,是“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省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努力克服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成倍增长,企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稳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顺利实现了规划目标。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602.8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9%,比2005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5年累计工业投资总额达到3573亿元,年均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216.3亿元,年均增长29.5%;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原油产量达到382.1万吨、原油加工量达到1383.5万吨、乙烯达到69.5万吨、钢材产量达到699.2万吨、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91.5万吨、水泥达到2414万吨。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围绕石油化工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原材料产业链不断延伸,马铃薯、酿酒原料中药材等深加工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顺利实施了兰州石化油品质量提升项目;初步实现了酒钢集团钢铁产品由以碳钢为主向以碳钢与不锈钢并重、以线棒材为主向以板带材为主的转变,不锈钢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实施了金川公司年产6万吨精密铜镍合金、10万吨铜材深加工等项目,连城铝厂年产25万吨高精度铝合金扁锭及工业交通用铝合金原锭项目,西北铝加工厂5万吨铝箔项目,有色金属深加工比例进一步提升。到2010年,石化、有色、冶金、电力、食品等五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43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6%,其中食品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40.8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0.2%;机械工业增加值达到127.4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6.1%提高到9.3%。

——企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不断加大技术进步和创新投入,积极支持重大技术改造,推进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传统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庆阳石化年产300万吨炼油搬迁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在产能扩大的同时实现了技术升级。通过对钢铁和重点有色企业技术改造,有色冶金行业技术装备全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电解铝实现了预焙化、大型化。加快建材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造步伐,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全省水泥产能的比重达到70%以上。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13家,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达到28家,完成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550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7项,国际先进水平的87项,国内领先水平的259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22项,风电设备、节能换热设备、农副产品、塑料建材、包装产品等5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全部开工建设。工业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创建国家名牌产品5个、省级名牌322个,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1.5倍和57%。

——企业重组和引强入甘成效显著。积极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和兼并重组,基本完成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的144户企业破产重组任务,初步实现省属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积极推进省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与央企为主的大型企业重组联合、加强合作,先后引进中信集团、中材集团、中复连众、中航惠腾、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科技、正泰集团、安徽海螺集团、西电集团、新希望集团、方大集团等大企业、大项目落户甘肃,切实增强了我省工业发展的后劲和实力。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数量和利税大幅增长,全省私营企业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近九成,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利税增长了1.7倍。

——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推动力度加大。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总量为目标,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加快淘汰钢铁、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电石、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建设,冶金、有色、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显著下降,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实现达标排放,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积极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开工建设,支撑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循环经济发展稳步推进。金昌市和金川公司率先突破,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典型。

同时,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工业发展的结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工业产品以原材料为主,深加工比例偏低,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较小。三是国有工业比重较大,工业发展过度依赖少数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缺乏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现行体制机制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五是企业投融资渠道窄,工业发展的资金不足。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工业发展的加速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实现全省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具有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性文件,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为我省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和东部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自东向西产业转移的趋势正在形成,为我省发挥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裕、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强的比较优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符合省情优势的新兴产业,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三是经过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我省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十一五”期间资源勘探开发的突破,进一步强化了工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为我省实施资源转化,强化原材料工业、现代高载能工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四是我省在长期的工业布局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省情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探索积累了一些切实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加之全省上下对工业强省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为我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更好更快地推进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与此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尚未结束,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明显。国家限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行业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对我省能源、原材料等优势产业提升规模、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此外,在我国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特征的过程中,我省工业跨越发展可能遇到的区域竞争愈发激烈,市场空间拓展的压力增大。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劣势。只要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趋利避害,发挥比较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率先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工业强省战略,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努力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取得较大进展,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循环经济发展整体推进,落后产能全部淘汰,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

——全省工业增加值预期年均增长16%,2015年达到3300亿元(2010年价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以上。工业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5%,达到3500亿元。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20万吨,煤制天然气达到120亿立方米,10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850万吨以上,钢铁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吨以上(其中,不锈钢3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达到7000万吨。

——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10种有色金属就地加工率达到30%。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以上。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95%以上。年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3家,过500亿元企业集团达到5—7家,10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超过30家。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主要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进一步下降,工业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

(四)医药产业。

以加快陇药产业化和发展生物制药为重点,依托骨干企业,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配方颗粒、保健品等道地药材深加工,开发基因工程药物、抗体类药物、小分子肽类等生物制品和动物用疫苗,积极发展医药中间体和化学原料药,努力把医药和生物产业培育成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陇药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鼓励骨干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和资产重组,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组建集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陇药产业集团,培育陇药知名品牌,做大陇药产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支持兰州佛慈、甘肃扶正、奇正藏药、独一味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中药新药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发展药膳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相关产业,形成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链。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支持兰州生物制品所、中牧兰州生物制药厂等生物制品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预防和治疗人用及动物用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积极开发新型诊断试剂盒、快速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等体外生物诊断检测新产品。加快重离子束治疗肿瘤大型装置的研制及产业化。促进中成药、藏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的有机结合,建设医药物流信息、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推动药材种植、药品制造、包装运输、药品经营等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

(五)建材产业。

立足我省建材工业发展现状,按照“调整结构、淘汰落后、降低能耗”的发展要求,加快采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水泥生产布局,支持发展建材深加工制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型建材,鼓励发展绿色施工所需的节能建材制品、高附加值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骨料及其他建材产品,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加大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着力调整建材产业结构,促进建材产业优化升级。以骨干大型水泥企业为重点,合理布局新建水泥生产线,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特种水泥及水泥制品。支持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建设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90%以上。支持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企业建设水泥熟料生产基地,鼓励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将小水泥企业改造为年产60万吨及以上规模的水泥粉磨站。按照集中搅拌、分散使用的原则,大力发展规模化商品混凝土。实施新型干法窑系统废气余热回收利用,日产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配套建设纯低温废气余热发电。加强建材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支持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工业废渣和城市生活垃圾,鼓励利用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积极开发低辐射镀膜玻璃、光热和光伏太阳能玻璃、电子显示玻璃基板等新型玻璃产品。把握国家推广节能建筑的机遇,大力发展新型保温材料、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塑钢门窗、塑料管材管件等新型建筑材料。依托资源优势,承接东部地区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白银等陶瓷产业基地。

(六)轻工纺织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以农产品加工和天然纤维纺织为重点,坚持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促进聚集发展;积极承接棉纺、毛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振兴纺织产业,使轻工纺织产业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提升马铃薯、酿造原料、果蔬、草食畜等特色农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促进以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酿造、肉蛋奶加工、休闲食品、饮料等食品工业发展,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份额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开发牛羊肉系列产品,依托资源优势联合大型乳品企业,开发系列液态奶、品牌奶粉。提升葡萄酒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油橄榄、核桃、食用菌、小杂粮等特色产品系列化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方便食品、功能食品。

依托西北地区棉毛纺原料和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改造提升棉纺、毛纺产业,积极发展地毯等特色纺织品,振兴纺织产业。实施兰州卷烟厂改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和品牌效应。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力度,积极发展碳纤维材料及制品,支持干酪素及系列产品做大做强。面向藏区和中东市场,积极发展藏族用品和伊斯兰民族用品等民族特需用品。发挥皮革资源和石化产品优势,大力发展制革及皮革制品、塑料制品。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产业政策,加快结构调整。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结合省情实际,严把产业准入门槛,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控制力度,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加强产业政策与电价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对高耗能行业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超能耗企业执行惩罚性电价。支持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有选择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保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技术先进性等相关政策的统一性,注重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把科技创新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我省产业特点,在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领域,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相关领域和行业技术中心,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组织实施重大示范工程,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设立全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推进重大技术攻关,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广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引导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能力。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

(三)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推进项目建设。

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发展、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机遇,积极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相对接,围绕规划布局和行业发展重点,按照“在建一批、上报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以企业为主体,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积极推动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预审、环境评价、节能评估等方面前期工作,加大对在建项目的协调力度,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与中央企业、国内大型企业的合作,以资源、市场引项目促项目,实行项目落地工作责任制,落实各类战略合作协议,以大项目促大发展。加强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项目宣传推介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的软硬环境,营造重视项目建设、支持项目建设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金融服务支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

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在资源及生产要素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的融资平台。支持我省国有企业实施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引进大企业特别是央企参与经营,增加项目投资,放大资本效应。利用资本市场功能,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中期票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资扩股、股权和创业投资等方式进行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大幅度增加工业信贷投放。促进融资担保业务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担保再担保机构管理和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增强担保再担保能力,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争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专项资金支持。增加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工业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给予支持。增加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引导银行贷款、社会资金投向,切实加大工业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力度。

(五)强化资源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开发转化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借助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开展资源整装勘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促进资源开发转化,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原则,重点抓好成矿区带和优势矿产勘查,在能源、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勘查方面实现新突破。切实改变传统资源开发模式,加强对尾矿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实现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切实提高资源开发整体水平,实现规模开发、快速转化、循环利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矿产资源产业体系。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支持重点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在国内外建立后备资源基地,形成更加可靠的原料供应渠道。

(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控股、参股省内企业,“借船出海”、“借鸡生蛋”,做大做强省内骨干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优惠政策,放手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改善硬软件投资环境,切实提升对外开放、合作的水平和质量,形成以大开放推动大开发,以大开发推动大发展的局面。立足向西扩大开放、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深化与周边省区、东部省区合作,更大规模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更好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培养、引进和使用高水平研究开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工业设计专门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特别是加强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和引进。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已出台的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细化制定更大力度的产业扶持、金融服务、土地供应、资源配置、环境评价、科技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协同发挥支持、帮助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着力改善服务质量,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健康的市场秩序。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担保融资、信用服务、技术支持、法律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