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市、州(林区),2010年户籍人口2972万人,国土面积1279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48%和69%。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国家区域总体战略,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两圈一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为基础,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切入点,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完善政策支撑,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现状
一、资源基础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及关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利于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路,发挥后发优势,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生态资源丰富。
鄂西圈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结合部的生态走廊,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0多种,约占全国的19%;有野生珍稀动物120多种,约占全国的32%;有林地面积约680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约5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41.3%。2010年底,圈域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其中,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此外,圈域具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据统计,圈域内可开发水能资源占全省90%以上,占全国可装机总容量的8.7%;有磷、铌、钽、稀土、重晶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石等众多矿产。
(二)文化资源多样。
圈域内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太极文化博大精深。2010年底,共有各类文化遗产1000余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1处。
(三)旅游资源富集。
鄂西圈山水灵秀,人文厚重,生态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较好,历史建筑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2011年,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9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个,国家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26个。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之后,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为鄂西圈“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圈域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154.6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3.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43元,是2005年的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8元,是2005年的1.9倍。
一是圈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十一五”后两年,圈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5.08%,高于前三年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2010年圈域生产总值较上年增加15.7%,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9%,比2008年高出1.1个百分点。2008年,圈域生产总值增速首次超过全省,2010年比全省高出0.9个百分点。
二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强劲。随着十堰武当山—太极湖景区、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景区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鄂西圈旅游产业呈现出高位增长趋势。2010年,圈域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4%,接待人次同比增长22%。目前,全省新增的4个国家5A级景区全部在鄂西圈内,至此圈内共有5个国家5A级景区(全省共6个),“一江两山”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由我省牵头申报的“中国端午节”成为我省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屈原故里端午节暨海峡屈原文化论坛、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世界传统武术节、诸葛亮文化节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节会活动成功举办,《夷水丽川》、《盛世峡江》、《洪湖赤卫队》、《山楂树之恋》等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喜爱,鄂西圈文化与旅游加速融合,发展后势强劲。2010年圈域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左右。
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圈域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连接重点景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鄂西圈交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79.93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19.4%,已经形成12万多公里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含空中航线、城市道路),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741公里;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达到890.35亿吨公里和332.53亿人公里。
四是保障条件和政策措施不断加强。2009年,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为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鄂西圈办的强力推动下,鄂西圈建设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鄂西圈投资公司顺利组建,通过股权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搭建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投融资平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办法》、《湖北省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建设与维护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已经出台。
但是,鄂西圈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虽然鄂西圈聚集了全省大部分旅游资源,但鄂西圈旅游业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不到40%,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行业分割、地区分割比较严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缺乏有机联结,产业链较短。
二是文化投入与产业发展不足。由于公共文化及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文化领域的改革滞后,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不够。2010年,鄂西圈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圈域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比湖南、北京分别低2个和4个百分点,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是生态资源保护不够。山区、库区、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矿区资源开发有待规范,城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滑坡、泥石流、崩岸等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同时,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现代化进程中,也出现建设性破坏生态的严重问题。
四是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畅通、快捷、舒适的旅游通道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公众文化旅游信息平台尚未建立,与旅游配套的宾馆饭店、应急救援、特殊气象服务等综合服务设施较弱。
五是科教实力较弱,高端人才缺乏。鄂西圈吸引外来人才的条件不佳,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均不到全省的20%,各类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省的30%,专利授权量约占全省的26%左右。科教文卫专业带头人、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和熟练职业技术工人较少,人口素质与国际化的市场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三、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鄂西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鄂西圈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战略环境和特殊的政策空间。未来5年,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五陵山区经济协作区,这既有利于恩施州及圈域五峰、长阳等16个比照县市继续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加快发展,更有利于鄂西圈与西部相邻省份的合作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发布与实施,也为圈域的产业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关于支持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决定,关于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的意见,关于支持荆门市加快创建“中国农谷”的意见,关于推动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意见等为鄂西圈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三是作为全国低碳试点省份,湖北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鄂西圈的生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四是省委、省政府继续深入推进“两圈一带”战略,为鄂西圈特色发展和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五是交通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宜万铁路、汉宜高铁的修通,老河口至宜昌、麻城至竹溪等高速公路骨架通道、神农架机场的建设,为鄂西圈加快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六是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外出旅游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增强,加之消费偏好的变化,生态休闲游、养生旅居、可持续游等新游态成为时尚,这为鄂西圈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带来难得的机遇。
鄂西圈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圈外地区快速发展削弱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向鄂西圈的流动,鄂西圈面临着被边缘化的严峻挑战。二是圈外地区整合资源发展旅游业步伐之快、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给鄂西圈旅游业发展形成了强大压逼之势,鄂西圈面临着旅游市场空间被挤压的严峻挑战。三是繁重的建设任务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工业化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等,都对鄂西圈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旅游业为切入点,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探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将鄂西圈打造成中华民族可以永续利用的洁净水资源与清洁能源供给基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东亚北纬30度区域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典型示范区,促进鄂西圈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扩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基于保护之上的大资源、大市场、大旅游、大开发格局。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通过产业优化发展等政策,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
(三)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依据资源禀赋对接国内外市场,以此确立发展定位,培植特色产业和特色景区,打造特色民族文艺精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统筹协调、有序发展。
坚持全省“一盘棋”,圈域一体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鄂西圈资源整合、市场主体培育、筹资融资等发展难题,解决制约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十大旅游区,滚动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实施五个“1”工程,着力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圈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和现代化的新路子。力争到2015年,圈域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圈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五个“1”工程:
1台国家级文化精品大戏
1个旅游交通骨干网络
1个鄂西圈公众服务网络平台
1条国家级风景大道
1批包含十大旅游区及特色示范项目在内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心景区与园区
(二)具体目标。
1.生态: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到2015年,圈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8%。
2.文化: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壮大文化产业,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鄂西圈GDP比重达到5%。
3.旅游: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旅游经济增长,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4亿人次,旅游年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鄂西圈GDP的12%,使之成为鄂西圈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展望。
到2020年,力争将鄂西圈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族文化艺术观赏、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集炎帝神农文化、楚巴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族民俗文化、山水文化、武当文化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圈,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使鄂西地区经济更加发达,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居中西部同等城市前列,使鄂西圈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典范。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一、基本目标
到2015年,建成保护华中地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建成以长江、汉江、清江及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水系水体保护为重点,确保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为永续利用的生态水源保护示范区;逐步建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生态型工业、生态型农业以及生态型城镇及乡村健康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努力建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水资源环境保护指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重要旅游集镇污水处理率达80%。
生态建设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46%。
生态产业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75%以上;绿色GDP综合指数达到0.15。
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一)生态功能区划分。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差异性等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鄂西圈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域、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域和农业型限制开发区域等3大类。
1.禁止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区、自然遗产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蓄滞洪区,在鄂西圈呈点状分散分布,基本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定面积的禁止区域。其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主要分布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等地,蓄滞洪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分布相对分散。
2.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鄂西北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保康县和神农架林区),鄂西南武陵山区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利川市、咸丰县、来凤县、宣恩县、鹤峰县、建始县、五峰县、长阳县)、鄂西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南水北调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
3.农业型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宜襄随农业生态功能区(谷城县、南漳县、宜城市、当阳市、远安县和随县),江汉水网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沙洋县、江陵县、监利县、枝江市),松滋丘岗平原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荆北岗地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当阳市、钟祥市、京山县)。
(二)划分保护等级。
鄂西圈生态环境保护等级共分为3级,I级为禁止开发、Ⅱ级为生态型限制开发,Ⅲ级为农业型限制开发。
表4-1鄂西圈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级划分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政府为主体,本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加强对农村和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全面实现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力争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含有线、无线)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国家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为基础,建立省、市、县、乡、村间高效资源传输通道,实现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配备流动电影放映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普及数字化流动放映,提高农村数字电影设备的更新、维修等售后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文化旅游整合开发。
结合旅游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支持8市、州(林区)及核心景区发展景区公共文化场地和公用设施,充分挖掘地方戏曲、原生态歌舞等文艺市场价值,推出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乡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参与互动。结合鄂西圈十大旅游区策划规划,提炼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挖掘文化内涵,集中打造形象,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节目,着力打造类似《洪湖赤卫队》、《山楂树之恋》的文化旅游精品。支持红色文化保护设施与教育基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旅游内容,提升周边农家旅馆服务。鼓励和支持展现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巴土文化、炎帝神农文化、山水文化、土家族苗族文化等)以及提升核心旅游区知名度的影视剧制作和宣传。鼓励地方结合文化特色和人力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按照市场机制有序建设知名连锁和国际水准的主题公园、影视城、动漫产业园、创意设计园等。在交通服务区和旅游节点设置适宜的公众文化服务点。鼓励独具鄂西圈特色的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经营等。利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信息基础平台,支持建设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及数字影剧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作用,展示鄂西圈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
(四)文化产业发展与壮大。
基于鄂西圈丰富的文化资源,针对圈域文化产业严重滞后问题,加大内联外引,以推进圈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培植文化经纪人队伍,推动鄂西圈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确立重点发展行业和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推进鄂西圈新闻出版、报纸期刊、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文化会展业、网络文化业、动漫游戏业、文化旅游业等新兴复合型文化产业。打造鄂西圈广播影视、报业、演艺业和制造业产业集团;以圈域特色文化为基础,重点建设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神农文化、古代音乐文化、土(家)苗民族民俗文化、嫘祖信俗文化、女娲信俗文化、现代水电科技文化等优势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园区);发展文化制造业,重点打造宜昌钢琴产业基地、中国武当·太极传奇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襄阳米芾国际文化创意园、鄂西影视基地等。
大力打造文化品牌。以省级、国家级重大文艺奖项为抓手,进一步整合圈域内文化资源,重点抓好影视剧、长篇小说、舞台剧、广播剧、歌曲、动漫等精品生产。依托圈域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力争8市、州(林区)推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品牌不低于8个。策划、办好圈域内的重大文化节会活动,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充分利用省级、国家级宣传推介平台,加大圈域文化精品生产的宣传和营销。
明确政府支持的重点环节。圈域地方政府和部门重点支持原创研发环节、原创作品的产业化环节、品牌塑造和推广环节、产品推广和市场营销环节、产品国际营销环节等。
重点资助产业区域一体化或集群化发展项目、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后产品开发项目、延长产业链项目、“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产品项目、文化产业投资与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发展项目等。重点扶持和资助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项目。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引导旅游地产相关投资者及社会力量优先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生产要素机制整合创新和产业环境优化等基础性项目,包括:鄂西圈文化产业高级经营管理和营销策划人才培养项目,圈域特色文化资源整理和开发项目,圈域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项目,剧场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文化创意大赛、创业竞赛、中小型企业文化创意评奖等文化创意培育和开发项目。支持乡村文化复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旅游产业发展
一、发展思路与基本目标
以打造“一江两山”国际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以十大旅游区建设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大资源整合与营销策划,加快品牌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整合,促进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及圈外联动发展。到2015年,实现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50万人以上,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企业上市3—5家,力争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鄂西圈的支柱产业,把鄂西圈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聚集区。
二、空间布局
围绕“一江两山”的空间结构,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三大旅游主题板块和十大旅游区。
(一)三大旅游主题板块。
“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板块;荆楚文化旅游板块;清江土(家)苗民族民俗生态旅游板块。
(二)十大旅游区。
1.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旅游区
2.武当山——太极湖旅游区
3.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旅游区
4.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旅游区
5.荆州古城旅游区
6.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旅游区
7.清江画廊旅游区
8.明显陵——漳河旅游区
9.恩施腾龙洞——大峡谷旅游区
10.神农架旅游区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旅游目的地建设。
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建设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改善和提升鄂西圈对外旅游形象,增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1.启动十大旅游区项目。
立足资源禀赋,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精心策划,市场运作,整体开发,全面实施十大旅游区工程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以“一江两山”为核心的十大旅游区建设基本完成,使鄂西圈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2.着力推介精品旅游线路。
随着武广高铁、宜万铁路、汉宜高铁相继开通,以及神农架、武当山机场的规划建设,鄂西圈具备形成诸多条“短、快、精、专”旅游线路的条件,进一步优化连通鄂西圈景区的精品线路,重点策划一批连通圈外景区的精品线路,特别是与武汉城市圈联游的精品线路和特色线路,着力开发一批周末特色旅游线路。
3.积极开发专题旅游产品。
立足现有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紧扣“生态游”、“低碳游”、“扶贫游”等新概念,积极开发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市场需求旺的“参与式”及“体验式”的专题旅游产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十一类旅游专题产品。
专栏:旅游专题产品
●康体养生专题旅游产品:武当山(武当武术)、大洪山、清江、神农架、洪湖悦兮半岛温泉。
●地质科普探险专题旅游产品:柴埠溪、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梭布亚石林、鹤峰燕子坡立谷、奥陶纪地质公园、远安冰川纪石林地质公园、神农架、大洪山地质公园、郧县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
●湿地生态亲水观光专题旅游产品:洪湖湿地、石首天鹅洲湿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漳河湿地公园。
●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专题旅游产品:当阳、五峰、枝江、秭归、老河口、钟祥、鹤峰、洪湖。
●土家民俗风情专题旅游产品:摆手舞、鱼木寨、大水井、唐崖土司城遗址、容美土司屏山爵府、女儿会、武落钟离山。
●大型节庆专题旅游产品:荆州龙舟节、三峡国际旅游节、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武当国际武术节、随州编钟音乐节、炎帝神农祭祖节、神农架高山杜鹃节、恩施国际摆手节、中国(房县)诗经文化艺术节、竹山女娲文化节、中国钟祥长寿文化节。
●神龙汽车娱乐赛事专题旅游产品:襄阳市、十堰市。
●低碳专题旅游产品:丹江口水库(太极湖)、漳河航空旅游休闲、清江漂流等。
●扶贫专题旅游产品:三峡移民、南水北调移民、全国贫困县(市)。
●游船观光旅游产品:三峡平湖、城市江滩、城市夜游、湖泊休闲。
●大遗址荆州旅游产品:楚王陵(熊家冢车马坑)、八岭山遗址公园、纪南城遗址公园、龙湾遗址公园。
4.旅游名城强县名镇(村)建设。
结合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原生态现代文明乡村等,加强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的建设,完善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体系。
名城:充分发挥城市的节点、集散功能,通过构造城市文化记忆建筑、充实展陈内容等形式,发掘城市历史底蕴,凸显鲜明地域特色,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文化保护方式与文化利用途径的有效结合,形成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区域旅游中心、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重点建设宜昌、襄阳、荆州、荆门、随州、恩施、利川、钟祥、丹江口、洪湖等旅游名城。
强县:精心培育县域旅游品牌,把旅游助农、旅游扶贫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旅游产业升级,通过打造精品景区景点,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其它特色旅游示范区或示范基地,举办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文化交流、体育赛事、会议等活动,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传统工艺品、土特产品,建设风格独特、反映当地文化、具有游览价值的建筑和街区,高起点、高规格建设一批旅游强县。重点建设神农架林区及巴东、五峰、长阳、秭归、远安、夷陵、谷城、来凤等旅游强县(区)。
名镇(村):完善旅游名镇(村),开发独有的旅游吸引物,建设娱乐休闲、土特产销售和特色美食功能区,保留优秀的传统建筑风格,保护好类似《山楂树之恋》外景地原生态与中国传统文明,完善乡村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依托骨干旅游产品的若干旅游名镇、若干旅游名村,推动圈域形成多层次、大旅游的新格局。重点建设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十堰武当山镇、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远安茅坪场镇青龙村等示范镇(村)。
5.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景区卫生示范工程”,到2015年圈内所有3A级以上风景区全部达到卫生示范景区标准,圈域内旅游强县、名镇、名村必须达到省级卫生县城、镇、村标准。加强对重要景区、景点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周边医疗卫生资源,做好必要药品储备,对于距离较远的等级高、游客量较多的景区、景点可新建一批规范的医疗卫生室。
(二)旅游营销体系建设。
以“灵秀湖北、魅力鄂西”口号和标识为统领,塑造推广鄂西对外旅游形象,整合相关资源进行整体营销,提升鄂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积极开展旅游主题营销,办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神农架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节、武当山国际传统武术节、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襄阳诸葛亮文化节、恩施摆手舞节、竹山女娲文化节等大型或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联办协办文艺、体育赛事活动。二是建立健全立体式的旅游营销网络。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营销代理机构为补充的旅游营销体系;把旅游宣传纳入全省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经贸推广的活动之中;整合各种新闻媒介资源,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实现旅游宣传营销常态化;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依托主要客源地的大型旅游机构建立旅游营销代理网络,健全市场营销渠道;建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重要媒体和航空公司、景区景点、度假区联动营销机制,成立旅游营销联盟,建立鄂西圈网员群。三是设立旅游促销专项资金。建立“一卡通”、手机支付等联动营销与结算平台;开展“邮游”合作,申报发行鄂西圈文化旅游题材的邮票,加大对精品旅游景点的宣传;举行鄂西圈优秀旅游市场主体、金牌导游、书画摄影及文学作品等评比竞赛活动。
(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和完善主要城市、重要旅游区、旅游集散换乘中心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在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城市广场等游客较为集中的场所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机场码头、交通主干道、景区景点连接道路、旅游城镇、度假区、景区景点等处设置规范的“双语”(中、英)甚至“多语”旅游标识标牌。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制定颁布旅游厕所的卫生质量标准,鄂西圈各类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公用厕所全部对游客和公众免费开放,建成管理规范、清洁卫生、方便游客的旅游厕所体系。在各景区、景点、旅游集散换乘中心等地,加快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通讯、信息交流、哺乳室等无障碍设施建设,确保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建设具有宣传、促销、咨询、预订、投诉、社区、博客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门户网站,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建立和完善鄂西圈自助自驾旅游服务网络、旅游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完善旅游景区适宜的无障碍设施。完善旅游统计制度,建立旅游统计体系,及时发布旅游者出游流向和目的地接待流量信息,引导旅游者合理流动。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并完善应急抢救、紧急医学救援等安全求助体系和公共医疗、卫生检疫防疫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鄂西圈直升机应急救援系统。
(四)旅游要素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相关的产业,围绕六要素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确保与游客增加量和服务新需求相适应。
1.旅游住宿。
大力发展度假酒店,适度发展商务酒店、青年旅馆、乡村旅馆和汽车旅馆,鼓励发展家庭旅馆经营和房屋租赁经营,支持吃住及农事体验一体化服务的星级“农家乐”发展。突出本土文化,吸收异域文化,鼓励发展各类名实相符的文化主题酒店。继续引进国内外著名酒店管理品牌,培育形成本土酒店管理品牌,推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
2.旅游餐饮。
改善旅游餐饮卫生条件,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培育特色饮食文化,组织力量挖掘美食文化,研究具有鄂西圈特色的餐饮产品,适应旅游者对健康、环保的绿色追求。合理布局适应穆斯林等少数民族群众习俗的饮食网点。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生态旅游路重要旅游节点的餐饮业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价廉物美、安全健康的餐饮。
3.旅行社。
推进旅行社改革、重组和业务创新,完善散客旅游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旅游批发零售体系。加快旅行服务业的信息化改造,推动旅行社开展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等,全面提升旅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鼓励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
4.旅游交通。
对旅游骨干交通要素进行配置与节点优化改造,逐步实现鄂西圈十大旅游区、地级市游客集散中心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零距离换乘”,促进旅游交通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城市公交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点,视情况开通观光巴士。完善旅游节点、旅游景区停车场,确保游客旅行便捷畅通。
5.旅游购物。
结合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和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参与性、收藏性、差异性的旅游工艺品,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提高艺术品位与工艺水平,打造旅游工艺品品牌。鼓励景区周边居民发展具有特色与情趣的旅游手工艺品。
6.旅游船。
重点引导新建和改扩建适合长江、汉江、清江、高峡平湖、太极湖度假特点的豪华旅游船,发展新型环保观光游船、游艇和城市、湖泊观光船,形成以豪华度假游和普通观光游相结合,大江大河旅游与湖泊休闲、支流观光、城市夜游相结合的游船旅游产品体系。
第六章 关联产业发展
一、思路目标
以调整结构、产业集聚、低碳发展为主线,将农业、工业、其它服务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按照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原则,推动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企业和要素的集聚,加大产业间的联动,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走出一条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圈域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第三产业在圈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旅游、电力、汽车、化工、建材、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10个百亿元企业(集团)、3-4个千亿元产业。
二、主要任务
(一)生态农业。
将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探索适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区域生态农业特色。建立有机食品、森林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鼓励旅游开发企业与当地居民合作,开发特色生态观光农业。
(二)绿色工业。
以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实施清洁生产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生态工业模式,促进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健全绿色工业体系。将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着力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环境,加大生态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及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提高圈域内绿色工业所占比重,增强绿色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低碳服务业。
进一步发挥服务业低碳、环保的优势,以培育低碳产业园为契机,以调整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为主线,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同时,将特色文化元素与旅游功能整合到服务业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低碳服务业文化意味与经济价值。
三、发展重点
(一)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在发展规划、基础投入、综合服务、市场监管、形象宣传、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生态文化作为旅游产业的投入要素资源建设,优化生态、文化、旅游之间的配置,形成生态、文化、旅游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的格局。积极开发生态、人文和环保旅游商品,增强旅游公司实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强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市、州(林区)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战略重组,做大做强。支持宜昌和襄阳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增强对鄂西圈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信贷产品,支持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三峡物流中心建设为依托,加快“宜(昌)荆(州)荆(门)”和“襄(阳)十(堰)随(州)”两大物流圈建设,配套完善物流企业集中区域的基础设施,支持大型骨干流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配送企业发展专业物流业务和冷链物流,尤其是为生态文化旅游服务配套的物流。
3.优化升级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拓展传统商贸业的时空领域。加快汽车、建材、服装、粮食、农特产品等专业市场的“物流网”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提高商品集散和辐射能力。
4.努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的商贸会展、高端养老、文化创意、信息资讯等新型服务业。每年在鄂西圈八市、州(林区)轮流举办综合性的商贸会展活动,推进会展、旅游、休闲消费的一体化发展,彰显文化内涵。面向老龄人口市场,发挥圈域优势,重点支持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具有不同生态文化旅游特色的颐养新村建设。
(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道地中草药产业,实现优质中药材的规模化生产。通过药与林、农、渔、养殖、菌等物种合理组合,把中草药和其他存在互惠互利的物种组合在一个系统内,建立立体化结构,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八角莲、天花粉、药魔芋、黄连等中药材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建立武当山道医道药研发基地,规范运用于医疗保健,形成旅游、保健、养生特色产业链。
2.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依托东风汽车工业基础,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充分利用鄂西圈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能等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产业。扶持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
3.加快发展环保绿色产业。努力构建环保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设备制造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环保产业链。支持十堰发展汽车再制造业,支持荆门格林美公司发展废旧电池回收业务。加快宜昌环保产业园、荆州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等建设。
(三)积极探索生态工业模式。
本着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通过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形成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再到全社会的物质能量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圈域绿色工业。
以实施清洁生产为重点,鼓励企业与国际接轨,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促进圈域工业企业占领行业领域制高点。
促进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关闭或改造污染重、能耗大的企业,建设具有高新技术、节能降污的新型企业,进行企业间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工业连接,把废物综合利用与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结合起来,把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解决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建设圈域特色生态工业园区。
以循环经济理念主导规划建设,形成污水、固废、废气资源化综合利用三大循环系统,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与配置,逐步建立鄂西圈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落实中央、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并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之路。按照建设“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思路,把荆门“中国农谷”打造成能体现“湖北样板、中国特色、三农特区、世界水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农业生态旅游区和农产品加工聚集区。
建立恩施州干鲜果生产基地,将巴东、神农架九冲生产、研究基地整合起来,成立圈域魔芋生产、加工基地,生产食用魔芋、可降解地膜、药胶囊、饭盒等环保产品;建立柑橘和草莓等鲜果生产、保存、深加工基地;建立茶叶、核桃、食用菌、板栗、甜玉米、药材、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恩施、襄阳烟草生产、加工基地;推广超级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入。
开展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及其利用。保护圈域珍稀濒危资源物种,选育优良物种,并建立种子库。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为鄂西圈珍稀濒危资源物种建立基因库,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保存多种基因及DNA序列,为分子杂交和克隆提供材料,繁育新物种以及多种性状和杂交优势物种。
(五)促进圈域产业整合协调发展。
1.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协调。
生态与旅游的发展协调。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生态补偿、打造生态景观、建立生态标识等途径实现生态与旅游的协调发展。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貌,扩大观光旅游,科学合理挖掘利用鄂西圈的多样化物种资源,实现生态的保护、修复、建设、利用与生态旅游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整合协调。在科学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发挥鄂西圈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俗文化、武当文化等资源优势,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品。在文化内容的建设上,通过打造一批反映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精品节目,形成旅游吸引点;美化城市绿色长廊,建设集中展示本地特色饮食和特色旅游商品街区,为特色旅游产品提供空间支撑。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鄂西圈文化保护的升级和文化产品的创制,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与协调发展。
2.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协调。
正确处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支柱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及与之不相冲突的其他产业。根据鄂西圈实际,建立更严格的环境污染能耗标准,治理对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有害的工业企业,禁止布局有关工业项目。按照鄂西圈主体功能区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主要工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便于集中环保和经济性地促进生态产业循环。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与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与汽车、纺织、化工等其他支柱产业协调发展。
3.交通运输等有关产业的整合协调。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圈域内部、鄂西圈和武汉城市圈之间,湖北省和邻省之间的对接,形成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特别是对旅游要素相关产业,如餐饮业、宾馆旅店业、商品批发零售业、邮递业、娱乐业等,实行系统整合,协调匹配,联动发展。加快规划并示范建设“鄂西圈绿道工程”。
第七章 区域协调与特色发展
一、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圈域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发挥特色,加大协调整合力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展区域合作范围,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以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战略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形成圈内各市、州(林区)特色发展,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与周边区域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圈域特色发展
(一)襄阳市。
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依托古隆中,着力围绕“诸葛武侯”构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与荆州、咸宁等发展各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旅游,加强与四川成都诸葛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岗等景点合作与开发,重点建设襄城区襄阳卧龙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和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旅游区。加强诸葛亮与黄月英爱情文化的提炼与利用,整合发展古隆中—黄家湾旅游区。在襄阳市“双二百”(城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建设中,高度整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旅游。建设鄂西圈城市绿道示范项目。实施樊城区中国襄阳普陀堰生态园项目,加强生态产业建设。大力构筑现代农业示范带,提高全市粮食生产水平。着力打造汽车千亿元产业,加快纺织、食品、能源电力、冶金建材、电子电器、装备制造、化工医药、通用航空等支柱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建设成为三国诸葛旅游文化展示娱乐中心,旅游业年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5%。
专栏1 襄阳古隆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以西15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刘备在此“三顾茅庐”,诸葛亮在此“隆中对”。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度造访,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隋唐始,古隆中就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文物风景区。目前总面积12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点诸葛亮故居、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二)荆州市。
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壮腰工程”为契机,围绕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把荆州建成全省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的龙头,以古文化促旅游开发。重点建设荆州古城旅游区和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旅游区。依托荆州博物馆、楚纪南城大遗址公园和熊家冢遗址博物馆,提升博物馆(园)旅游功能,着力推进省部共建项目——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将其打造成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依托关帝庙,顺应关帝财神信俗,开发关帝文化,设计纪念关帝的系列旅游活动,吸引海外华人前来拜祭。依托古城墙、玄妙观、章华寺等古建筑,统一风格,加快城区改造外迁,修复完善古城建筑。加快实施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天鹅洲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业基地建设。突破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轻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电子信息等五大主导产业,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旅游业收入突破150亿元,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9%。
专栏2 荆州古城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城墙为清朝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依明代旧基重建,采用糯米石灰浆灌缝、砖城墙和土城墙互相依托而成。荆州古城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周长1128公里,城墙高883米,城垛4567个,炮台26座,藏兵洞4座,有城门和城楼6座。城池依地势而起伏,顺湖池而迂回,蜿蜒状若游龙,飞舞于湖光水色之上,绚丽壮观,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热切向往,感受历史的旅游胜景。禹定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古城墙在时间上跨越数千年,其沧桑岁月背后隐显的文化、艺术、建筑、历史、军事、民风等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是历史的巨大遗赠。荆州古城保存完好,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古代城垣。荆州古城墙现已成为外环跑马,内环通车,城墙上行人的环城风景区,是感受三国文化、楚文化不可替代的人文景观。荆州古城景区主要景观有宾阳楼、藏兵洞、炮台、文字砖、朝宗楼、城墙博物馆、公安门(水门)、仲宣楼遗址、曲城、南纪门、远安门、安澜门等。
三、圈内圈外联动发展
(一)圈际互动发展。
根据资源与市场的合理分工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重点加强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两圈产业分工协作与对接,推进优势互补,实行错位发展。
借助武汉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强两圈之间的交通运输对接,确保湖北交通网络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建立高级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吸引武汉城市圈的高端人才,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多层次的合作;增加鄂西圈人力资源到武汉城市圈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鄂西圈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
构建两圈信息资源共享、生态资源共生、文化资源共荣、旅游景点共建的两圈联动发展模式。实行武汉城市圈与鄂西圈门户网站的链接,推动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协作,加深彼此的了解,促进两圈协调发展。
(二)圈外联动发展。
打通与陕西西安、湖南湘西、重庆、河南的旅游通道,加强鄂西圈与周边省市重点景区的合作,促进鄂西圈与少林寺、张家界等旅游市场的衔接,特别是加强武当山与嵩山的合作,将南武当、北少林联姻,促进双赢。扩大与周边省市重点景区政府的合作,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共创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区际协调发展经验,实施外向型、国际化发展战略。
第八章 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
一、基本目标
大力实施五个“1”工程中的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工程、鄂西圈公众服务网络工程和国家级风景大道工程,着力加快圈域交通、信息网络、生态景观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2015年,圈域综合交通网总规模里程达到13万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以鄂西圈大中城市为节点的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形成,覆盖圈域服务国内外游客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开通并正常运行,环“一江两山”的国家级风景道全面建成。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基本目标。
到2015年,鄂西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里程达到13万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通畅、高效安全、连接鄂西圈主要旅游景区的骨架交通网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适应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主要任务。
1.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以襄阳、宜昌等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城际交通和城市交通相互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重点支持中心城市、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沿线市县及主要机场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努力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重点支持与铁路货站、港口、物流园区等衔接的货运枢纽的建设,大力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实现货运“无缝衔接”。
2.公路建设。
重点构建区域高速公路骨架和十大旅游区快捷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出口高速公路的布局,着力提升大中城市辐射能力,加快圈域旅游公路建设,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该区域骨架公路的连接线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不断提升圈域重点旅游景区特别是十大旅游区的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沪蓉高速宜巴段、保康至宜昌、谷城至竹溪、奉节至恩施等高速公路,积极推进神农架至保康、宜昌至张家界等高速公路的实施进程;改造提升十堰武当山沿堵河至神农架大九湖及连接重庆巫溪的生态旅游公路;将洪监高速公路由监利向西延伸,经石首天鹅洲到江陵,接通沪渝高速与江南高速连接线(丫角至章田寺高速公路),形成武汉至宜昌沿江高速公路;由洪监高速接随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沿湖南段、江南高速公路;争取将与武汉城市圈连接的洪湖长江大桥和赤壁长江大桥纳入国家规划。
3.铁路建设。
强化区域干线网,完善客运专线网,扩大路网覆盖面。建成开通汉宜铁路,开工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和集疏运系统、宜昌紫云铁路等项目,推动郑州至万州及宜昌至巴东客运联路线等铁路项目立项、可研前期工作,切实做好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三门峡至十堰至宜昌铁路、安康至恩施至张家界至衡阳铁路、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汉丹线增建4线、恩施至黔江铁路等项目前期准备和规划研究。
4.水路建设。
重点推进长江中游航道治理,加强汉江航道整治,加快建设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形成长江—江汉运河—汉江80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充分利用航运能力,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内河主要港口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大力推进宜昌三峡物流中心、荆州港建设,继续推进襄阳等其它重要港口的建设。
5.航空建设。
建成神农架机场,开工建设武当山机场,改扩建宜昌、恩施、襄阳机场,改造荆门通用机场,积极开展荆州、随州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6.管道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建设布局主干油气管道,完善已建成国家主干油气管道分输网络管线,加快省级油气管网建设,大力推进油品管道化运输,基本形成以国家多条主干管网为支撑、比较发达的支干线及支线连通多气源的天然气管网格局。
三、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一)基本目标。
以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政府门户网站、行业信息网及企业网页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快鄂西圈数字化发展进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鄂西圈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是采用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地理信息等技术,宣传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景点,重点突出核心景区、精品线路。二是建设专题旅游数据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公众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三是建立包括鄂西圈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经济概况、政策法规在内的资源库,发布鄂西圈内各类招商引资信息和项目招投标信息,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面、详实的投资环境资讯服务。四是建立应急保障资源目录,反映鄂西圈应急保障短缺设备和物资,会同省政府应急办完善鄂西圈应急救助保障机制。五是建立环境气象、防洪、抗旱减灾、地质灾害监测、文化设施保护、旅游服务质量等监督监控体系。六是建立紧急医学救援等安全求助体系信息内容。
四、生态景观工程建设
(一)基本目标。
以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圈域内骨干交通沿线景观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末,建成一条国家级风景道,使游客在鄂西圈体验“旅中有游、旅就是游、边旅边游”的意境。
(二)主要任务。
一是继续实施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在连接十大旅游区的骨干交通沿线建设旅游标识标牌、林业景观、民居改造、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节点等工程。二是加强对景观工程建设成果的维护和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工程:建设完成联通骨干道路到景区之间的旅游标识。
林业景观:重点打造绿化遮挡示范带、田园风光示范带、山地风光示范带以及特色景观树(或花草)示范带,力争到2015年末,基本完成高速公路沿线、生态旅游公路上的民居房前屋后的景观绿化美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示范带。
民居改造:重点抓好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与城市错位发展,突出原生态格调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主题,抓好典型民居与村镇设计,支持旅游节点、名镇、名村的居民进行房屋改造,到2015年末,圈内至少形成30个能代表当地民俗民风、历史文化的特色示范村(点)。
旅游节点:建设旅游服务区、旅游服务点和旅游观景点。
其它:包括水利景观、地质景观等。
五、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一)基本目标。
以提高核心景点、景区接待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2015年末,圈域内重点旅游节假日接待能力比2010年翻一番,核心景区星级酒店普及率大大提高,每个核心景区至少有一个大型停车场。
(二)主要任务。
一是加大星级酒店建设,提高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与接待水平。“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五星级酒店5家以上,新增四星级酒店15家以上,确保十大旅游区的各个旅游区内至少有一家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二是在重点旅游结点修建游客集散中心、大型停车场。三是在核心景区、景点加大公共厕所、垃圾桶及卫生标识标牌等设施建设。四是在景区入口及各景点入口树立交通、游线、应急等标志标牌。五是加大散客服务体系建设。
七、加强人才保障支撑
支持省内大专院校结合鄂西圈建设对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和建设,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加大生态文化旅游人才培训、交流、引进力度,制定并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管理及专业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每年从省内高等学校选派100名生态文化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鄂西圈旅游名镇、名村工作,并为旅游名城和十大旅游区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探索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实施省级“博士服务团项目”,每年从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属林业、文化、旅游部门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管理人才到圈内短期咨询服务,并从项目、人才、经费上予以支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圈内各地政府及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八、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以保护为前提,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保护第一”的基本原则,将“环境评估”权力上移,建立刚性的环境评价约束机制,保护脆弱的生态资源,建设美丽、富饶的生态鄂西。建立健全圈域文化遗产安全评价体系,保护并传承植根于鄂西的神农炎帝文化、楚文化、巴文化、土(家)苗民俗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现代文化,避免对圈域珍贵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
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圈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同时建立以实际受益者(市场主体)补偿为主、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生态项目为辅的圈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差别化的环境容量调控政策,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开发。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审批“总量指标”和“容量许可”双重控制,对超出总量指标控制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未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园区或企业实施“区域或项目限批”。对国家鼓励类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辟环保审批“绿色通道”。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