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我省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发〔2009〕16号)、《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粤府〔2011〕47号),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省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卫生协调发展,统筹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大投入,着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妇幼卫生、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称新农合),扎实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健康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改善,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10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76.1岁,比2005年提高0.8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4.83‰和13.14/10万,比2005年分别下降40.3 %和24.7%,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63.13%和56.2%。
(一)发展基础。
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资源总量适度增长。2010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30万张、44.6万人、16.8万人、16.6万人,较“十五”期末分别增长43.1%、50.2%、42.8%和67.6%;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68人、注册护士1.61人、床位2.87张,较“十五”期末分别增长27.3%、50.5%和25.9%.“十一五”期间,全省政府预算医疗卫生总支出1002.4亿元,为“十五”期间的2.89倍,共支持改造建设医疗卫生机构1116个。2010年,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达1192.1亿元,较2005年增长78%.中医“治未病”和中医药建设顺利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力度加大。卫生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医学学科建设位居全国前列,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成长起一批学科带头人,获得一批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项。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卫生事业发展呈现结构性变化。按照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方向,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10年底,接近70%的县(市、区)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核编定岗,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新农合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2010年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9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农村居民人人享有新农合保障的目标。深化医改工作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人民群众正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所减轻,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有所提高。
3.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度明显加快,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保持低水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进展顺利。爱国卫生运动开创新局面,无害化卫生厕所、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77.74%、83.89%,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覆盖全省93个主要涉农县(市、区)。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管理、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动等取得较好成效。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物资储备机制不断健全。
4.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卫生事业在促进社会幸福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卫生服务可及性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分别为60170.6万人次、1024.7万人次,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了46.3%和78.1%.我省用约占全国7%的卫生资源,提供了约占全国10%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公共筹资水平不断提升,政府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5年的15.1%上升到2010年的23.8%,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5年的50.9%下降到2010年的40.5%.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从2005年的50元以上提高到2010年的150元以上,保障水平大幅增长,2010年全省次均住院补偿额达2269元,比2005年增长66.1%,实际住院补偿比达41.9%,比2005年提高30%。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基础,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医药科技进步以及信息化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成果也为推动全省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1.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居民健康需求新变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和结构快速升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对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方式转变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群众健康需求,特别是与高质量、高水平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加强卫生人才、科技、信息建设,提升卫生服务软实力的要求更加迫切。
2.经济社会发展给疾病防控和卫生管理带来新挑战。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和全球化以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导致疾病谱发生变化,卫生工作面临重大传染病、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癌症等带来的多重挑战,疾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由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及社会因素导致的食品安全、职业安全、饮用水安全及环境等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将更加突出。同时,我省流动人口规模巨大,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对医疗卫生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3.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问题仍较突出。卫生事业发展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居民健康水平仍存在城乡、区域和人群间的差异。科学合理的卫生总费用结构尚未形成,人均卫生筹资水平总体偏低,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事业发展方式上仍不同程度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等问题。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改革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将进一步显现。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服务模式创新;依靠科技和人才,按照预防为主、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不断提高疾病防控和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管理、运行、投入、监督体制机制及人才保障、卫生信息化和法制建设等支撑体系,推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权益。以全面促进人民健康为中心,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坚持政府主导、共同参与。加强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的规划、统筹、服务和监管等方面职责,强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公益性。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卫生事业,大力发展民营医疗卫生机构,促进有序竞争。
坚持立足省情、改革创新。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健康公平的卫生事业发展方式,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强基层、重预防、可持续的体制机制。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东西北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构建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区域医疗卫生优势互补、城乡区域医疗卫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统筹中医、西医、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协调发展,注重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增强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民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逐步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适度增加卫生资源总量,优化存量,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与需求的一致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形成珠三角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医疗卫生跨越式发展的格局,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建立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为群众提供便捷、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完善我省相关配套机制,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加强基本药物管理,保障群众用药安全,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全面提升卫生应急水平。加快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联网和系统互通,建立全省统一协调的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区域性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地区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检验检测、协调处置、技术支援、信息互通机制建设。完善应急救援基本装备设备及区域性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健全地区、部门、军地之间卫生应急物资调运机制。建立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基地,分区域组建卫生专业队伍。构建公共卫生风险隐患数据库和公共卫生危险因素及事件信息的流行病学风险评估体系,提高综合分析和预警能力。重点抓好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及新发急性传染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积极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完善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由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共同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实验室检验检测网络系统建设,加快建立传染病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鼠疫、地方病、结核病、慢性病等专业防治机构建设。完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网络。统筹区域精神卫生机构资源,通过合并、调整转制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到2015年,实现地市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全覆盖,100%的县(市、区)建立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均设置心理精神卫生科。
3.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设备配备、人员配置、科室设置标准化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地市级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水平。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将妇幼保健工作纳入村卫生站考核指标。
4.强化卫生执法。以基层卫生监督为重点,以卫生监督基础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不断改善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执法条件,到2015年底,所有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5.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研究和跟踪评价专业队伍,推动创建食品安全标准数据库。加强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的宣传和贯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完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合理规划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布局。强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配备和能力建设,推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地方/区域分中心规划和组建,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交换平台和监测数据库,逐步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全覆盖。加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与事故查处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专业队伍,推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和卫生学处置标准化配置。
6.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推进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基地建设,逐步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和网络。制订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估机制。完善健康素养监测及干预网络。
(二)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推动“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建设。县、市两级通过将现有部分公立医院改成“平价医院”或鼓励新建民营“平价医院”,使县域范围内至少有一家“平价医院”;在三甲、二乙等有一定规模的医院,至少拿出十分之一的资源开设“平价诊室”;在社区卫生中心、镇卫生院提供用于治疗不同类别小病的“平价药包”。
2.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突出县域医疗服务网络的基础性地位,以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比例和服务供给能力,基本形成衔接紧密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继续实施省级财政投资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建设规划项目,全面加强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有条件的地区统筹安排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周转房建设项目。到2015年,实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全覆盖,标准化建设率达到98%,95%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中药房。
3.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继续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转型或改制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确保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万至10万服务人口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家庭责任医师团队制度,探索开展老年人家庭病床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守门人”制度,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4.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坚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措施,巩固基层改革成效,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各级政府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全面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健全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强化分类指导管理,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群众满意、综合效益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用于改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5.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健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和职责,优化各类医院的布局和结构,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辐射能力为核心,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启动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推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化。推进医院评审制度,促进医院基本建设,重点提高医疗管理、服务和技术水平。到“十二五”期末,10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力争有1所医疗机构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各地级以上市至少有1所三甲医院,全省建有若干家民营三甲医院。继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支持二级医院、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口支持乡镇卫生院工作,完善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制度,建立城市医院支农长效机制,县域内就诊率力争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专栏5 公共卫生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分区域建立12支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伍;推进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打造省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用模式;打造省级卫生应急演练培训基地、省级重大伤亡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突发中毒事故医学救援基地。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省、市、县疾病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按照建设标准改造实验室,完善仪器配置和辅助设施,加强生物安全相关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监测网络。二是支持省级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结核病、皮肤性病等慢性病防治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备;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珠三角地区成立慢性病防治中心。三是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四是支持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规范化建设,在全省各个乡镇、街道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配备冷藏车、冷库、冰箱和冷藏包等设备。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支持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基本建设;支持市、县职业病防治机构(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野外作业装备配置。
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支持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县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加强出生缺陷防治,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备出生缺陷筛查设备,为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备出生缺陷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设备。
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支持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市级教育基地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购置;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设施建设。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置监测仪器和数据采集分析软件;选择技术水平较强的检测机构建设4-5个区域合作实验室;完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建立20个省级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
6.进一步完善医疗急救体系。建立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加强医院急诊科建设,增强医疗救援能力。建立分布合理、管理规范的急救机构和急救专业人员培训基地,到2015年,实现县以下城乡急救体系全覆盖,各地级以上市和80%以上的县建立标准化急救(指挥)中心。建立省医疗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健全医疗救治体系的评估、考核机制。优化布局,调整采供血机构设置。加强血站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逐步扩大核酸检测技术应用。完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采供血机构质量监控和管理。
(六)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新型管理体制机制。
1.科学规划公立医院布局。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布局、均衡配置的原则,科学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确保医疗卫生用地布局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明确医院类别、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次分明、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建设。政府原则上不再新办城市综合性医疗机构,新增和存量调整的医疗资源,要优先支持儿童、妇产、传染病、康复、精神病、皮肤病、老年关怀和肿瘤等专科医疗机构建设。通过结构调整整合部分公立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公立医院比重,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以及开展特需服务的比例,为民营医院发展留下空间。引导资源富余地区将城市一级、部分二级医院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建立公立医院管理新机制。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建立可持续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按照“管办分开”的原则,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社会化。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完善公立医院财务核算制度,加强费用核算和控制。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实施准入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实施严格的准入管理。完善医院质量控制体系,推广疾病诊疗规范、单病种质量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建立医疗技术风险监测、预警、报告、管理制度。提升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建立健全医院三级质量控制网络,提高全省医疗机构专业医疗质量水平。
4.建立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加大卫生法制宣传力度,提升医患纠纷化解和突发事件防控处置能力,进一步维护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建立制度化、经常化的医德医风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大对医疗机构运行状况的监管。加强医师定期考核管理,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七)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1.完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完善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补助政策,促进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
2.培育名院名科名中医,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抓好中医药高层次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中医药创新型人才,造就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支持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名院”和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中医药特色专科。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缩小区域中医医疗水平差距。开展面向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中医药基本知识、技能与适宜技术培训,健全中医基层服务网络。
3.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构建多元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格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治未病”工作运行机制,制定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要。
4.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常见疾病、重大疾病、疑难疾病、亚健康的中医药防治方案研究,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建设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基础平台。
(八)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健康产业多元化发展。
大力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民营医疗机构在准入、服务质量监管、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对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土地使用、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推动老年护理、心理咨询、口腔保健、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民营医院相关监管制度和政策。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完善医药行业发展政策,选择新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我省健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医药产业和医疗器械民族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做好五项重点工作,加快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绩效工资为导向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管理制度,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卫生人才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改进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着力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补偿机制改革。
(二)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机制。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卫生管理职能。积极推动卫生管理职能转变,合理界定卫生管理事权,突出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在规划、准入、监管等方面的职能,加强卫生资源调控和全行业管理。加强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核心的各类规划编制修订工作,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探索珠三角地区医疗卫生城乡、区域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三)完善政府主导的卫生投入机制。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卫生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切实加大投入,在增加总量、优化结构、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三方面予以同步推进。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的经常性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财力保障。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补助需方等多种形式的政府投入方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机制转变和效率提高。加强卫生财政资金监管。
(四)加强卫生法制建设。
加大卫生法制教育与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地方卫生立法,实现卫生工作法制化。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查处力度,切实提高各级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医药卫生事业的能力。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进一步下放事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医疗卫生业务技术服务、管理和评价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深化卫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积极推行卫生信息公开。
专栏8 卫生人才发展重大专项及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重大专项:推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支持、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医学杰出骨干人才培养、紧缺专门人才开发、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程。
重点工程: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专科医生培训基地(含继续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建设。
(五)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卫生人才的培养、使用与管理等环节,以高层次、创新型卫生人才为引领,以实用型、技能型卫生人才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公共卫生、中医药及卫生管理等方面人才培养。实施“医学杰出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建设一支由医药卫生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步开展卫生应急、现场流行病学、精神卫生、医疗保障以及护理、药师、全科医生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适应实践能力培训需求的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网络,完善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力争到2015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两万名全科医生。以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为依托,建立区域培训基地,实行基层医务人员轮训制度。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和继续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卫生学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鼓励村卫生站、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具有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提升学历层次。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医务人员和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破除卫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限制,引导和规范城乡、区域之间卫生人才合理流动。
专栏9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建设省、市卫生信息平台和基层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卫生综合管理等5大重点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大基础数据资源库。健全覆盖全省医疗卫生行业的卫生信息网络。建立和推广应用居民健康卡。
(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
发挥信息辅助决策和技术支撑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诊疗规范和日常监管有效融合。按照统筹规划、梯度推进、统一标准、资源共享、惠及居民、服务应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加强卫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全省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等五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研究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加快推进省级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五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方便群众就医。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全省统一的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专栏10 卫生科技重点工程
卫生科技支撑项目:重点建设20个医学重点实验室和30个医学重点学科。
重大疾病治疗研究:开展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终末期肝病和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建立完善疾病分子分型标准体系和个体化治疗标准原则。
适宜卫生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适宜卫生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适宜卫生技术筛选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全省适宜卫生技术库,推广应用适宜卫生技术100项。
(七)加强医学科技研究。
加强整体医学、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和价值医学研究,形成资源共享和协同攻关的新机制。加快推进整体性、多层次、集约化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医学科技的资源配置和资助方式转变,满足医学科技创新突破和产业化发展要求。围绕国家和省卫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积极引进生物医药科研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大力培养学(专)科拔尖人才,加强重大疾病防治预警、预防、诊断技术和生物医学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研究,推动基因治疗、核糖核酸干扰、干细胞等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以及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技术体系、流行病学干预、出生缺陷防治等研究,开发卫生适宜技术。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到2015年,力争我省主持的国家科技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和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数量增长10%,医学科技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力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和医学科学普及。
(八)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价机制。
各地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建立目标考评机制,制定考核评估工作办法,按实施进度及时开展阶段性实施效果评估和工作考核,逐步形成包括政府部门、专家组织和社会公众在内的多元化绩效考评主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量化考评,并侧重于从基本、基层、公益性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方面开展考核。
以上各类卫生事业发展重点工程,凡未经审批(或核准、备案)的,均需按规定程序研究论证批准后实施。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