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329.2亿 同比增长13.6%

今年来,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国内经济表现低迷,前三季度,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累计实现产值732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实现增加值184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占GDP比重达到14.7%,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

从结构上看,新兴产业拉动强劲。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前三季度,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增长较快,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587.3亿元,同比增长45.3%;新能源产业实现总产值186.2亿元,同比增长73.3%;食品药品产业实现总产值330.9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60%以上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总产值46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1373.5亿元,同比增长6.9%。

从区域看,合芜蚌带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合芜蚌试验区继续领跑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50.9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62.1%;实现增加值1128.6亿元,占全省的61.2%。在合芜蚌试验区带动下,安徽省部分地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淮北、六安、淮南、宣城、池州、宿州、滁州7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上年同期增幅超过20%,其中,淮北市增幅超过50%,六安市增幅超过30%。

前瞻网了解到,今年以来,安徽省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攻克了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加快了一批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推动了一批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合肥东芯通信公司开发的TD-LTE(4G)基带芯片一次流片成功通过测试;芜湖三安光电、德豪润达LED芯片研发突破了核心技术,取得了新进展;江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2000余辆,运营车辆、行驶里程均居全国前列;量子通信公司建设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试运行,并为新华社构建了“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验证网”;蚌埠玻璃院建成全国首条全氧燃烧高性能超白玻璃生产线;马钢公司高速车轮关键工艺技术攻关和国产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开发出200km-250km高速动车组车轮;淮南淮化集团“乙二醇生产装置工艺技术”大幅度提升了煤化工行业产能和效率,推动了产业升级优化。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