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叙大使:在死神边缘游走 与炸弹擦肩而过是家常便饭

前瞻经济学人

在驻叙利亚大使张迅的办公室里,椅背上的防弹衣,墙边的卫星应急电话、与防弹保护头盔,还有茶几下已经开封的防毒面具,以及卧室床头柜上一把子弹上膛的手枪,这些不同寻常的武器,却成了张迅必备的办公设备。

因为说不定,哪一刻,就有一个炸弹从他们身边飞过。也说不定,某个地方潜伏着炸弹地雷马上引燃。与炸弹擦肩而过,几乎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他们的呼吸也变得异常紧促,因为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和死神打交道,死亡随时会降临,说不定就在普通的下一秒。

据介绍,两年半的烽火导致叙利亚超过10万人死亡,200万人沦为异国难民,500万人流离失所,但在叙利亚的近2000中国公民无一伤亡,个人和企业投资没有遭到太大损失。这一切都与中国驻叙利亚外交官的努力分不开。

据透露,这些常年驻扎在叙利亚的外交大使介绍,两年半来,他们几乎每天都有反对派潜伏的惊险事件发生,而与诈弹擦肩而过,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使馆领事事务负责人方敏告诉记者:“作为外交人员,实地调研,处理事务的工作性质就决定大家常去被反对派武装视为重点攻击目标的政府机构”。前不久方敏去叙利亚公交总公司交涉中国公司利益的事,该公司离交火最激烈的地区不远,他刚从那里办完事出来,身后几米外就发生剧烈的爆炸。

“确实,我们每天都得出去三四次,每次去的都是敏感而危险的地方,”张迅大使坦言:“越危险越得出去了解情况。我们经常跑总统府、总理办公室、国防部、外交部和复兴党总部,而这些地方都是反对派攻击的重点目标,我见过的叙国防部长后来就在他的办公室里被反对派炸弹炸死;我到外交部去,外交部长秘书指着窗户说:‘狙击手瞄着窗户打,子弹打到了我背后的墙上!’”

在张迅大使办公室里,椅背上的防弹衣,墙边的卫星应急电话与头盔,茶几下已经开封的防毒面具,以及卧室床头柜上一把子弹上膛的手枪都显示出这里的外交工作环境非同寻常。事实上,危险恶劣的环境已经让多数国家驻叙利亚的外交官全部撤离。“现在仍坚守在大马士革的只有中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外交人员。”

“最惊险的是今年三四月份,”张迅大使透露,“叙利亚反恐情报机构向我们通报称,使馆一名叙利亚雇员2月前往约旦时可能被反对派策反,有对中国外交官不利的企图。”大使馆赶紧对数名雇员进行情况摸底,结果发现一名叫巴赞姆的司机几个月前曾请假外出,回来后行为有些反常,他常待在使馆里不愿外出,对其他叙利亚同事也有躲避行为。几天后,这名司机被叙反恐安全人员逮捕。他后来承认,他确实是在约旦时与反对派武装挂上钩,然后回国继续在中国使馆潜伏,伺机在使馆车辆里安装爆炸物。

方敏说,“随着风险增大,周边不确定性也在加大,我们也在加强防范力度。”中国政府调派精锐特警进驻大使馆执勤,这是继中国驻阿富汗和伊拉克大使馆之后第三个派驻本国武警加强安保的中国外交机构。

“心理压力很大,”张迅大使很坦诚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与伊拉克有相对安全的‘绿区’不同,跟阿富汗相对明显的战区也不一样,大马士革的反对派迫击炮攻击没有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时刻都处于危险中。”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