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为国企叫屈 称没人想帮国企

前瞻经济学人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为国企叫屈 称没人想帮国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30周年系列论坛——启程2014:变革与远见——企业家论坛”于4月25日在清华经管学院召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在演讲中为国企叫屈,不要怨国企,因为没人想帮国有企业发展。

宁高宁称,有一次和某位大老板吃饭,他们的孩子都出国了,毕业都说要去投行,没有人想去国有企业,“他说国有企业谁去,我说你别骂国企了,因为没有任何人想帮国企,也没有任何人想理国企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宁高宁: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尊敬的钱院长。

现在中国所谓的企业家每个人做演讲都已经形成了基本上自己一个固定的主题,你要一说柳传志,他肯定说1984年怎么创业的,说小房子怎么搞的,你一说王石他说他不行贿,要说郭广昌他肯定说他是巴菲特。说起宁高宁没什么可说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个打工的,我是假戏真做的一个人,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要向他们学习。但是说宁高宁说起来以后必须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改革,为什么呢?因为出身就是国有企业,改革没完没了,所以不说改革就不能讲话,你说别的没什么用,反正目前来讲基本上中国的所有企业家讲话,说任志强就是放大炮,任志强说别的事大家觉得不应该。这也是被社会所分类的结果,每个人带着一个标签,一个主题。所以我今天只能顺着这个标签讲,咱的品牌就是改革。

这个PPT肯定不是我做的,我就不用这个PPT了。你们看看封面就可以了,里面谁想看的话可以看一看,我还说改革的问题,因为我看这题目,叫改革与远见。说改革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2000多年封建王朝的更替,一直也没有找到一个让大家政治上稳定,经济上发展、民生也好,大家都认可,管理效率高,竞争能力强,国际上有地位的改革,一直没有找到,只是不断改革。中国说改革这个词,用的时间,用的精力,占据很多中国人思考其他东西的空间。成熟的发达国家不怎么说改革,说具体事怎么办,中国人每个人都是总理,每个人都讲改革,一说体制不行,什么都不行,整个社会耗费了巨大能量的这么一个题目,但是我们还得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还要改革这个东西,改革就很多层面了,你可以说政治、经济、社会改革,今天说不了那么多,咱说说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这两年越来越变成一个被改革,需要改革,改革的不够,或者不断的被批评,不断的被评论,不断的被认为是阻碍了,或者拖后了中国经济改革的那么一个因素。这是目前学术上的观点也好,公众的观点也好,基本是这么一个大的形势。这个形势我自己从1986年左右开始到今天,到现在差不多二十七、八年的时间一直在国有企业工作,这里经历了国有企业不同的几个时期。我自己是这么看的,每个人说国有企业,说企业改革的时候,每个人都把国有企业的今天、今年当成一个所谓改革的目标、问题分析,没有人会想30年的事情,也没有人会想50年的事情,更没有人会去想中国不用太远了,从大清朝开始这一路的历程,从鸦片战争开始,从甲午战争开始,从八国联军、辛亥革命到共产党,到1949,没有人会想这个事情。拿过去应该考虑今天才可以,可是我们今天当年龄越来越大,发现后100年的历史和前100年是分不开的,没有一个民族可以跳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跳不出来。如果今天的中国经济也好,国有企业也好有任何的问题,你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里面。国有企业他的产生一直存在到今天,如果从根本上去看,从历史上去否定它,或者从根本上应该怎么样,我觉得这是不切实际的问题,不一定对,理想是对的,但是不切实际。不切实际我们又浪费了很多经历,又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讨论很多没用的事情。特别是我们清华的学生以务实、解决问题为主,和北大不一样,我在北大就不这么说了,我就反过来说。确实这样的,但是企业来讲应该以解决问题为主。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什么会有共产党,为什么会有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中国人不能把现在体制上的问题一下否认。如果你活在1914年,清华这个地方我估计很荒凉的时期,有很多外国人在那,所谓各路军阀的混战很多的。将近100年的时间,100年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长时间,任何两个朝代中间稍微乱的时间。

从这个来讲,那个时候如果说1949年共产党解决了一个所谓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解决了一个所谓的中华民族被欺辱,被分割的时候,我们是那个时候走过来的,他们怎么没去华盛顿呢?袁世凯在华盛顿就好了,孙中山要怎么就好了,毛主席要留过学就好了,每个人都讲这个,毛主席他没去过西方,他不知道什么东西。你自己,你的父亲,你的爷爷他也没有去过。我现在讲的是真正实事求是的来面对中国这个现实的来分析中国经济的情况,我知道理想主义好,我希望中国人都能上月球,但是做不到。从这个来讲,国有企业当时的成立和共产党的改革,和中国的历史走到哪一天,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我们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解放战争,外国人讲叫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事实上把土地分了,把土地重新划分了一下。如果承认这个东西的话,国有企业在当时俄罗斯影响、苏联影响,整个是这么过来的,如果用今天的道德观念,功利主义的观念和现在基本现代经济主义观念评判那个时候我觉得是不公平的,我觉得不是实事求是评论的方法。

七年以后我们看到国有企业怎么来的,而事实上真正的有多少人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呢?多少人作出贡献呢?多少人经历这个过程呢?不是很多。我有一次和一个像广昌这样的大老板在一起吃饭,他们的孩子也都出国了,孩子出去在哈佛上学,说毕业要去干什么,都是投行,我说有没有去国有企业,他说国有企业谁去,我说你别骂国企了,因为没有任何人想帮国企,也没有任何人想理国企的。

再一个我说有什么样的听众就有什么样的演员,就有什么样的演讲者,就像今天演讲,我不能说清华不好一样的。有什么样的股民就有什么样的股市,有什么样的客户就有什么样的商家,反过来都是一样的。你不能说这个社会没有责任,从这个来讲,国企所谓的改革到今天,我觉得确实经过了几层几层往前走,还在进行中,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最早那个时候叫厂长负责制,那时候不知道厂长是干什么的,厂长得负责,厂长负责制,后来叫搞成本倒推管理,是从运营层面来管理。

后来逐步搞一些合资,逐步公司管理内部的激励机制,奖金这个词在中国出现20年左右。而国外几百年,我就不知道了,他们系统做的非常复杂了。后来就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有一个上市,后来变成了治理结构开始来了,实际这里面从运营层面、技术层面一直到激励层面,最后走到了合资企业上市层面、股权层面,今天我们又开始说叫混合所有制,实际上又回到股权层面来了。根本的转化下来了以后大家发现转一圈下来,不在股权层面上做根本的改革是没有长远效果,这是基本的认识。

过去改一下,原来没有奖金,突然发奖金挺高兴,搞两年又不行了,不持久的。慢慢慢慢现在开始股权层面,什么叫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现在都在搞,就是合资,合资本来就是混合所

有制,这没有什么更多可说的。但是今天说起来把合资变成所有制来看待,可能就不太一样了。比如股权大小,参与强度,或者对企业影响本身的长久性。

从这个来讲就回到中粮来,中粮这几年的发展得益于混合所有制,中粮除了总公司管理以外,上市也好、合资也好,中粮本身很多的企业,比方说中粮的地产有很多所有制,蒙牛也是混合所有制,金融也是混合,期货所有东西都会在里面,管理团队和其他的行业专业的投资者混合,这个混合就变成第一个比较市场化,第二个比较国际化,第三个公司激励系统管理增强。从这个来讲,根上做好了以后,下面自然会变化。过去不要搞根的问题,就搞下面,搞一搞就不行,我们只要把根上混合所有制想干好,能干好,想解决下面自然就产生了,这个企业本身就往前发展。但是这里到今天为止确实也受制于大的形势的发展,国家的政策、社会的政策,改完了行不行?国有资产流失了怎么办,国家担心能不能起到国有企业的作用,能不能提供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能不能起一些作用。这个也是国家担心的,也非常有道理,这里就要做平衡。再一个什么度上,在一个什么层次范围上,最终达到企业的目的,也达到国家的目的,最终考验经理人本身的角色。但是这个改革的过程我觉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总书记讲功成不必在我,这个是长期做的,不是简单的把它改了,可能这个工程是逐步逐步一步一步改的。因为中华民族是比较辛苦的民族,积累了很多优良传统,也积累了很多相对来讲一些文化在里面,这个过程现在来讲,作为国有企业来讲,或者作为企业来讲,或者作为清华经管学院来讲,我觉得应该给予它一个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这个过程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复兴、启蒙,不断得到进步的这么一个过程。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很技术的问题,这个确实需要我们很多很好的学者、同学去研究怎么把它做好。我一直觉得所有制本身并不是能够决定这个企业百分之百成功的事情,因为我经历过很多私有化的企业,外资的企业,他们做的也很差。也有很多很多原因在里面,当然我也经历过相对比较好的国有企业,当然这是两个极端了。但是从这个来说,这个过程我们今天我还是觉得面对中国的现实,面对企业的现实看自己能做什么,看我们自己真正能为社会做些什么东西,能不能改变一小步,这可能是比较主要的。

最后欢迎清华经管学院的同学加入国有企业。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