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严控烟令严查重罚 最高可罚200元

祝雨清

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正式施行。北京市包括写字楼、餐厅在内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彻底叫停所有烟草促销活动。按照规定,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违规吸烟的,最高将被罚款200元。

北京最严控烟令 严查重罚最高可罚200元

一般而言,过去的禁止吸烟规则一般仅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和易发火灾场所实施。而然这一次,控烟范围深入到以往被视为“私有的”空间——写字楼和餐厅。对于苦于二手烟之害的人们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名正言顺地制止他人在工作场所和用餐地吸烟了;对于烟瘾较大的烟民来说,这意味着以后吸烟的场所大大减少了,而且吸烟可能会招致更多人理直气壮的劝诫,甚至被罚款。

官方对于控烟采取的行动远不止于此。此前不久,官方刚刚宣布再度上调烟草税,并对国产卷烟和进口卷烟的批发价格、建议零售价格进行调整,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税价联动”的手段促进控烟。此次北京“最严”控烟令的实施,不仅受到烟民重视,更被认为有望成为其他城市的控烟样板,因此受到各方关注。

这次控烟严格到什么程度?

据京华时报报道,自今天至3日,北京市将连续3天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执法力量开展对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未来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行政处罚。各区县的卫生监督部门将重点检查辖区内的党政机关、医疗机构、学校、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对发现的吸烟个人进行劝导、警告,对控烟措施不到位的控烟场所做好记录。

通过罚款和征税的方式进行控烟,实际上相当于经济学当中的“庇古税”。烟民吸烟是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加大了社会成本——比如吸烟相关疾病的医疗中政府补贴的部分,非烟民吸入二手烟带来的身心不适等等,这都是经济学中的“负的外部性”。解决外部性的办法之一,就是征收庇古税。按照庇古的观点,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一致,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因此,纠正外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即通过税收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

但是,现实是吸烟这种行为本身缺乏价格弹性。也就是说,由于吸烟是一种成瘾的行为,只要价格并非完全支付不起,那么价格的上升对于吸烟量实际上没有多大影响。而罚款额虽高,但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进行排查,这种高成本决定了这种官方组织的严格排查无法持续,只能运动式地进行几天。当然,这种规定将使控烟深入人心,只有当多数人都主动承担起“排查工作”,排查的交易成本才会真正下降,控烟才会真正有效。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