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主动终止IPO 专家猜测不差钱

前瞻经济学人

EMS对电商客户切入过晚,错过了黄金发展期

日前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MS)宣布主动撤回了IPO上市申请材料。尽管公司方面表示,撤回IPO是主动应对市场竞争、战略调整的决策,是为架构调整做准备,但业内人士多认为,EMS有国家扶持未必差钱,此外,EMS长期以来饱受“价高质低”的指责,此时并非其上市最佳时机。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1年8月向证监会提交发行上市申请,并于2012年5月通过发审委审核,计划筹资99.7亿元,但之后由于审计问题需要整改,IPO被停滞,公司上市更是遥遥无期。据媒体报道,通过系列整改后的EMS直到今年7月才又重新通过发审委,重启IPO。

EMS谋划上市近6年,这期间,无论市场行情还是监管机制均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民营资本的加入让物流快递行业成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近年来爆发的价格战更是将行业利润压缩至最低。通过一轮又一轮洗牌,目前中国快递物流市场格局已基本成形。分析指出,想要依赖资本市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无异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资料显示,“通达系”民营快递一级梯队已经占据了国内快递市场80%以上的份额,换句话说,EMS的快递市场份额可能不及10%。有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最大的因素在于EMS对电商客户切入过晚,错过了黄金发展期。

EMS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09年—2011年三年内,EMS国内速递收入分别增长了14.51%、12.88%和16.36%。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09年—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分别实现业务收入479.0亿元、574.6亿元、758.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7.3%、20.0%和31.9%。从这一数字看,EMS营收增长连续三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业绩堪忧,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有国家在背后撑腰,EMS未必差钱,换而言之,中国一线快递的市场格局已定,EMS未必需要用资本PK。还有快递业专家认为,EMS终止上市可能与受众眼中“价高质低”的印象不无关系。在轮番的价格战下,目前快递行业利润率已从2005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约3%。无论买家还是卖家,虽然对价格依旧关注,但敏感度和去年相比已有降低,开始对服务质量有要求,“中邮速递通过调整把服务提高价格降低,才能让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感到压力”。快递咨询网首席咨询师徐勇认为,在相关法律和法规不完善、快递行业竞争不规范的情况下,上市并不是快递企业的最佳选择。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