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成前沿:辽宁营口三大产业集群凸显高地效应

位于辽宁营口的沿海产业基地,一个实现了华丽转身的产业集聚区,正展现一片生机勃勃之态。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这里是昔日的盐地,一个大气魄的前瞻决定,始于2006年的正式开发,始于2009年的产业项目建设,一期44平方公里,截至目前累计注册落户企业531户,开工建设各类项目30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4.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2亿元。而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产业基地将实现生产总值6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亿元。

今年以来,产业基地招商引资逆势中后发优势尽显,重大项目纷至沓来,三大产业集群日益丰厚,产业集聚高地效应凸显,昔日的“营口城市末梢”日渐成为“辽宁开放前沿”。

把脉招商壮大产业集群

进入6月,产业基地的五矿(营口)产业园中,东旭集团TFT-LCD玻璃基板一期30亿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办公楼和主厂房已经盖到二层。项目负责人贾英才介绍,该项目三期总投资90亿元,核心产品液晶玻璃基板是TFT-LCD显示器的核心部件,明年3月达产,打破美国、日本企业的垄断,并与产业基地组装、加工、制作企业形成相关配套,拉长当地电子元器件产业链条。

省、市领导视产业基地为营口加速率先崛起的希望所在,产业基地经过认真把脉梳理,并聘请中国机械工业部研究院主导论证设计,最终确立了园区产业定位,即以建设东北地区现代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全力发展重大装备控制系统制造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及精深加工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大产业”的定位指导着“大招商”的打法,避免了四面出击、盲目招商。阵地前移的主题推介招商、内外联姻的产业链招商两腿迈步,引得重大项目扎堆抢滩,三大集群撑起了产业基地工业脊梁,血肉日益丰厚生动。

重大装备控制系统制造产业持续走强,以中冶京诚、哈飞、三一重工、富士康、西门子等入驻企业为龙头,系统整合重大装备控制系统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充实产业链条,做大产业体量,打造国内重点装备制造企业配套控制系统的专业生产基地。

电子元器件这一错位发展选择的高端产业已形成集群态势,富士康的汽车电子、东旭TFT-LCD玻璃基板、中大超导曲面显示器、沿海卫星应用与制造、辽宁科旺光电光纤宽带设备制造、赛特津仪器流式细胞仪产业化、北京大方科技公司激光气体检测仪产业化等新近入驻项目,在新一代显示器、物联网传感器、北斗地面站配套以及LED光源、太阳能电池制造等各个领域延长产业链。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及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中,特种钢、镁钛合金、镁铝合金等高端材料的研发制造大项目纷纷入驻,做大了产业规模,做长了产业链:辽宁特钢年产100万吨不锈钢产品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并牵动不锈钢制品产业链,70万吨高精铝材深加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受国家部委关注的阿斯创钛业公司的锆钛硅材料加工项目正在安装设备,清华大学研制的固相凝固多孔金属项目将在散热领域和生物再造领域填补国际空白。

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产业基地实施瞄准产业链招大项目的 “链式招商”,通过广厦钢构牵线宝钢钢构,通过盼盼起重机牵线中国武船,通过营口锦冠物流牵线中远物流,通过大地管桩牵线上海中技桩业,通过阿斯创牵线澳大利亚CPG公司,通过营口华隆钢结构牵线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通过金泽钢构牵线华晨汽车集团……引导鼓励企业“上大船、攀高亲”,采取联合、嫁接、引进等方式,与知名大企业展开洽谈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产业丰厚度。

产业基地招来了五矿,五矿招来了微软、招来了康师傅……直瞄世界500强和行业前几名的项目源,使得美国卡特彼勒、奥地利安德里兹、科威特通用航空、台湾大日高能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落户,产业基地投资环境可见一斑。

“这里每天都在谈项目,每周都有新项目签约,而且项目实的多、虚的少”,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张东说。前瞻网了解到,目前,产业基地掌握600多个项目信息源,洽谈项目460多个,储备再谈项目187个,已落实全年3000万元以上计划开工项目200个,计划总投资1365.5亿元。到今年底,产业基地注册企业将达到600家,运营企业300家。

抓运行抢开工拉动稳增长

经济稳增长,离不开大项目的强势拉动,离不开日益强壮的实体经济。当下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让很多企业捂紧了钱袋,而由富士康集团公司在产业基地投资兴建的宏群胜精密电子(营口)有限公司却正计划启动二期工程,开发生产汽车用印刷电路板等新产品。决心来源于扭亏增盈的信心,两个月前,产业基地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外地汽车生产厂,帮助企业弄清了开发汽车用板切入点和方向,对接汽车用印刷电路板配套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逆境往往是“强者更强”的洗牌契机,在产业基地,这个理论得到了充分展现——产业基地狠抓产业培植和企业运行,做好企业建设、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服务和协调。使得一批优势企业正逆势而上,活力迸发,增资扩产项目不断——从一定程度上看,促动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也是一种“招商”。

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智,刚从日本归来。大族冠华并购了拥有百年历史、被印刷行业誉为“日本海德堡”的日本筱原株式会社,选择性地收购了筱原公司的产品技术、专利、装备和全部库存,把生产、制造、装配线运回国内,使产业链更加丰富,同时启动“双品牌战略”,利用筱原百年的品牌优势获得国际优秀的渠道资源,切分全球市场蛋糕。

优势企业逆势走强的同时,一批新的优质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前瞻网获悉,温州商人投资的汇达商业广场项目去年三月拿地、四月开工,目前一期工程主题馆和建材广场主体竣工,招商完成80%,预计八月即可试营业,营口市领导称赞其是“温州速度”,温商却笑言这是“产业基地速度”。产业基地加大项目开工要素的配套力度和保障质量,制定详细的项目跟踪落实计划,加大对接、跟踪、服务力度,今年计划实现 200项3000万元以上的开工项目,目前已开工 143项,开工率超70%。

据前瞻网了解,投资100亿元的盛世国际汽车园、投资90亿元的东旭TFT-LCD液晶玻璃基板、投资89亿元的辽宁特钢100万吨不锈钢、投资74亿元的沿海卫星应用工业基地、投资70亿元的忠旺集团高精铝、投资34亿元的高科技石墨深加工、投资24亿元的锦冠钢铁物流等项目开始建设,投资体量大、关联度高、对产业升级带动力大。这些项目多数是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开工情况是产业基地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前瞻网了解到,今年1月至5月,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完成 43.3亿元,同比增长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2.4亿元,同比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8337万美元,同比增长70%。

引智聚才提升产业动能

“郑博士找来了李博士”,这是目前产业基地流传的一段佳话。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郑小鹿,研究方向包括化合物半导体、半导体发光材料、液晶平板显示和半导体硅功率器件,创办营口天维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半导体微电子生产线就落户在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对高科技项目的政策支持、要素配置能力、上下游产业衔接以及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郑博士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郑博士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老友李博士。李博士从事凝聚态光谱学领域研究30多年,研制完成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特点的高质量光谱分析仪器和设备,他经过多番考察,决定与沿海产业基地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

6月5日,产业基地高科技项目入园评审会召开,包括李博士的二维折叠光栅光谱仪项目在内的数个高科技项目通过评估,产业基地的优质服务承诺,让他坚信自己的项目会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产业基地积极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搭建引业、创业、择业平台,努力寻求新形势下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的创新与突破口,加快推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与当地主体产业需求的融合,为提升“产业动能”蓄势。产业基地设立了12万平方米的高科技项目孵化园,引进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正在孵化之中,有的即将投入市场,其中863项目3项、973项目1项,引进国外研发团队2个、千人计划人才1名。二维折叠光栅光谱仪、流式细胞仪、甲烷气体检测仪、半导体保护器、七色光导电玻璃、热升华数码打印材料、太阳能聚光芯片等项目均具有多项核心专利,是国际领先、国内第一的高科技龙头项目,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形成大产业集群发展。

浙江大学(营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园在产业基地设“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营口分院”,一方面兴办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地,另一方面承接本校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兴办2至3个创新创业企业、产出不低于3项可用于入园企业生产、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利技术产品、引进一到两场高级别的与地方产业相关的全国性论坛会议;大连理工大学营口研究院首期入驻的研发中心为光电微电、新材料、网络及软件、先进制造、环保节能等,将引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机构,开展教育、培训、研发、检测等科技服务工作……基于对产业基地开放创新环境的认可,研发机构入驻进入加速期,增强着生产服务能力。

要素保障超前谋划经受实践检验

在广袤盐地上建设项目集聚、产业集聚、港地联动的辽宁外向型经济先导区和示范区,一个大气魄的观念转变,一场始于2006年的大手笔,让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发展合力。

与母城“零距离”、紧邻港口、陆运网络成熟优势凸显。 “我们未来将以家居灯饰商贸为主打,东北三省十二五期间家居灯饰市场将会产生万亿级的消费浪潮,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让我们掘金全东北的信心更足”,营口汇达商业广场副总经理唐巍说。

土地等要素配置能力增强、水平提高。18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面积原是一张白纸,时至今日仍有丰厚的土地储备可供开发。尽管土地资源丰富,产业基地仍然保持着很强的节地意识。去年以来,产业基地雷厉风行地开展闲置土地清理活动,依法依规对“久占不建,久拖不进”的项目进行土地置换清理,共有7平方公里土地收回或置换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后发不后进。一次绿化亮化升级也会如此声势浩大,今年投入13.5亿元,涵括40条道路。如火如荼的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不仅是一片巨大的产业聚集区,也是一座和主城区面积相当的新城,一期工程44平方公里主体区域“七通一平”已经完成,如今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陆续兴建的商业网点和住宅厂房已完全取代了当年的盐碱滩涂,也实现着产业基地作为营口市新兴主城区的社会承载能力和服务配套水平全面跃升。

按照谋划次第推进,从去年变“冬闲”为“冬忙”开始,二期项目负责人丁占武就带领300多辆施工车、500多人的施工队伍奋战在工地上,二期具备施工条件的21.2平方公里区域开发建设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开工工程包括四横五纵主干路总长约32公里,建设污水管网约85公里和三个泵站,回填土石方450万立方米。目前,营口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年产70万吨高精铝及加工材项目,辽宁营口沿海卫星应用基地项目已入驻开工。二期工程今年10月将达到“七通一平”,原定两年完成的任务一年完成,迎接项目入驻潮。

新体制新机制的谋划,激活了“源头活水”。一是政府归位、企业到位,把开发建设工作交给营口沿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工委、管委会把全部精力放到招商引资、总体规划、产业提升、企业服务上。二是从招商引资需要出发,按照“灵活、高效、精干”原则定岗、定员、定责,减少管理层次,简化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三是“打破身份、公开选任、档案封存、全员竞聘”。除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外,所有岗位面向全员和社会公开选拔,目前已经公开选聘12名局长,61名内设的副局长及科长。四是实行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目标绩效考核制度,以招商引资上项目为 “唯一实绩”,严厉执行“三不”政策:该提拔的不拘一格,该奖励的不惜重金,该罚的绝不手软,严格做到赏罚分明、进退有方。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