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建13大主导产业集群 力争郑州自贸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6月2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郑州市2014年度对外开放工作实施方案》日前正式印发。根据方案部署,我市将以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为目标,围绕“5+1开放平台”、13个主导产业集群和三大出口基地,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以“两港”为核心

构筑内陆开放门户

围绕打造“一网四港六中心”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这一中心任务,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各个层次规划的编制实施,力争年底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突出抓好机场二期及各项配套工程建设,大力开辟货运航线,积极引进基地航空公司与货代企业,完善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推进郑州国际陆港建设。稳步推进与连云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等大型港口的战略合作,积极承接日韩和港台等地高附加值货物的中转,实现海铁、空铁、铁铁等多式联运模式,做大转口贸易业务。上半年完成郑州国际陆港规划编制工作和铁路一类口岸搬迁工作,全年实现铁路货运量20万标准箱以上。

申报郑州自贸区

经开综合保税区

加快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建设工作,确保年内通过海关总署等十部委验收。建成区港联动信息系统,实现区区、区港、港港联动,加强与周边省市联系,实现区域通关、通检联动,构建大通关机制。

推进经开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整合出口加工区A区、B区和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积极做好经开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同时开展出口加工区B区开发规划建设,力争下半年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同时,按照自贸区标准,进一步完善拓展新郑综合保税区的各项功能和业务,加强与商务厅沟通,尽快启动郑州自由贸易园区的申报工作。

推进E贸易规模化运营

形成国际网购品分拨中心

加快E贸易信息化平台4.0版开发建设,开展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试点,争取将郑州纳入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综合试点,实现便利化通关。积极筹建郑州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力争再引进3~5家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集聚100家国内外知名电商、网商、支付商和物流商,初步形成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加快扩大进出口业务量,全年力争达到150万包,推进E贸易规模化运营,形成国际网购品分拨中心。

全年开行100趟郑欧班列

打造中欧物流通道第一品牌

以郑州打造中欧铁路物流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契机,今年新开途经霍尔果斯、满洲里、凭祥口岸的班列,全方位打造立体化出境格局。积极开展国际集装箱过境中转业务和邮政集装箱运输业务,力争全年实现开行100班的目标,把郑欧班列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欧物流通道的第一品牌,努力把郑州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

推进郑州食品进口口岸申建工作。肉类口岸争取二季度开工建设,年底前一期工程投入运营。积极申请增加食品进口资质,拓展进口水产品、红酒、奶粉、鲜花等口岸功能。推进郑州药品进口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申建工作,加快推进河南电子口岸建设,确保今年正式投入运营。

建设13个产业集群

谋划百个“三力”项目

我市将围绕建设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以电动汽车为引领的新能源电池和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以精密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超硬材料、新型耐材、新型建筑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通用航空制造和服务为特色的通航产业集群,以云计算、大数据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以银行、保险、证券为支柱的金融产业集群,以航空物流、快速物流、冷链物流为标志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以现代市场体系为支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为引领的现代商贸产业集群,以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服务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以演绎影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群和家居产业集群、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等13个产业集群,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20强,确保全年新谋划“三力”项目100个,新签约合同项目50个、新开工50个。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