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力发展五大产业集群 谋划超万亿规模

根据重庆规划,未来,两江新区将形成万亿工业的盘子5000亿的汽车产业,4000亿的电子信息产业,2000亿的高端装备产业,200亿左右的通用航空产业,200亿左右的生物医药产业。这五大产业集群是我们的发展重点。

高端访谈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4日,全国人大代表、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江新区投资保持高速增长靠的是市场、成本、后发优势。同时,经过前两年打下的基础,今年两江新区将进入“提速”期。

在北京开两会很忙,但他会忙里偷“闲”去洽谈各类招商引资项目,不管多累,只要一谈到两江新区工作,他始终充满活力、神采飞扬。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几乎每一天都有新项目落地,平时双休日是不奢望了。不过,为了新区发展,再忙也值得。”他说。

忙,是汤宗伟的感受;快,却是两江新区的节奏。未来两江新区如何快速发展?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待解的难题?4日,汤宗伟接受了专访。

谈投资

明年起年均将保持2000亿投资

问:再过3个多月,两江新区将迎来三岁生日,新区刚成立时,恰逢国际金融危机,面对这一危机,新区是如何破解的?

汤宗伟:的确,有人曾说两江新区“生不逢时”,但事实证明了“危”中有“机”。两江新区利用国际原材料、能源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大规模投资、大踏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之所以快速增长,与大规模的投资分不开。仅去年,两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就高达1237亿元。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今年投入预计将超1600亿,从明年起,每年投资将保持在2000亿以上。

问: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两江新区靠的是啥?

汤宗伟:靠的是市场、成本、后发优势。启动内需和西部市场的快速崛起,尤其是重庆对外大通道的成功构建,极大地扩大了市场;水、电、气、人工成本、公租房等设施配套优势明显;开发的模式、方式、路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尤其是项目选择方面,也学习借鉴了很多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少留遗憾。

伴随欧债、美债危机的深刻演化,欧亚大陆正成为中国在沿海向东开放之后,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方向。中西部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腹地,渝新欧国际通道的谋划与推进,使得两江新区在构建亚欧国际物流通道中具有枢纽优势,果园港、寸滩港通过长江连接太平洋;渝新欧联通大西洋,以及通过西南翼的出海口连接印度洋。

中国发展战略大转型,中西部作为扩大内需、繁荣内部市场的战略腹地重要性更加重要,如今,中国“西快东慢”的格局加速形成,西部省市总体增长速度在全国列于第一方阵,两江新区以20.4%的增长速度获得投资者青睐,成为全球投资中西部的重要目的地。

谈时机

前两年打基础今年起“提速”

问:两江新区跑出了自己的快节奏,未来发展还会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么?

汤宗伟:接下来,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体现就是“快速”。

前两年主要是打基础、建平台,现在,新区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已经发生质变。从今年开始,两江新区将逐步发力,到明年即可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力阶段。我估计这一阶段会保持七八年甚至是十年的时间。

问:增速提高,经济结构是否也将发生转变?

汤宗伟:没错,两江新区的整个经济结构也将向着一个新的格局演变。预计8~10年,两江新区工业的占比还将一路上升,工业的投资也会一路增长,而房地产的投资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基础设施的投资会逐步减少,或者大幅度减少。

这个阶段的经济结构形成以后,那就是两江新区工业化、城市化基本完成的一个标志,下一个阶段会转入像上海这样第三产业占比增强。应该说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在GDP的占比逐步增加,在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前瞻网了解到,目前,两江新区房地产投资占50%(包含了研发、办公总部性楼宇),工业占30%,基础设施占20%。从今年开始,力争三年左右,结构要转变为产业投资占50%,包括工业和贸易,地产投资开发占30%,基础设施投资占20%。

新区内的五大产业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通用航空、生物医药产业。其中汽车是主导产业,将形成五千亿汽车城,从汽车的研发设计到总装配套,到汽车的物流分布的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笔记本电脑及配套产业将占到半壁江山。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在打造的LED产业上,我们率先成立了LED的专用产业基金来撬动市场,用市场来吸引LED芯片生产、封装企业。这个基金未来将做到30亿到50亿元,并且滚动发展,最终可发展成几百亿的规模,为LED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带来巨大增长空间。

谈短板

缺龙头支撑生物医药待破题

问:在当前快速发展中,两江新区遇到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汤宗伟:坦率地说,两江新区的高端装备、医药产业目前还破题不够。特别是医药产业,有了规划,有了方向,但缺少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引领,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譬如医药产业,像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如美国辉瑞,这样的公司是我们目前希望引进的。

下一步,高端装备将集中在页岩气、石化的装备发展上,未来中国的能源工业,页岩气的开采,将是天然气的巨大补充,中国的页岩气储量在全世界排前三位,重庆储量又占全国的10%,关键是起步最早,最为成熟。因此我们会利用开采的市场,把页岩气的装备制造做起来,目前已引进了两家美国的知名企业。

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将集中在基因、血液制品、医用器械等方面,为跨国大集团做医用外包也是下一步发展重点。因为精细化和专业化是未来趋势,分工会越来越细。

凡是产业集群推动得比较快的领域,一是靠龙头企业带动,二是具备完整的配套体系。成功的做法是龙头来带动完整的集群,可事半功倍,大大缩短产业集群进程,因此我们选择第一种路径。

谈项目

今年或再引进两飞机制造企业

问:大家都很关注两江新区的航空产业,特别是去年瑞士皮拉图斯落地,“重庆造”飞机已不再是梦想,目前有何进展?

汤宗伟:是的,这是两江新区非常看重的高端产业,也是属于“无中生有”的成功案例,我们正在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目前,两大国际知名整机企业已入驻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厂房已建好,已在重庆组装了2架飞机;瑞士皮拉图斯计划投资4亿美元,不仅发展固定翼飞机,还要带来一批配套企业。

前瞻网获悉,目前,还有两家国外的知名整机制造企业,分别是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制造商,也有可能入驻新区,已进入谈判阶段。

去年,我们争取到了低空试点城市,在两江龙兴工业园建立了飞机生产起降点,一期已经完成,空域也获得了批准,中国民航学校、两江民航学校两大航空学校已经落地,从飞机驾驶员到地勤、空勤,都可以实现重庆培养。而国内两大运营公司,新疆通航、云南瑞峰也和新区签署了合作协议,将以融资租赁等方式批量购买“两江造”飞机。

目前我们还在做航空产业基金,打造生产、运营、维修、服务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问:入驻两江新区的企业越来越多,两江新区发力点在哪些产业集群上?

汤宗伟:我们对于招商项目强调规模性(总量)、成长性(市场)、影响性(技术)、带动性(集群)、效益型(利税),要求项目产业链条要长,因为不仅是自身发展,还要带动周边发展。如果链条短,就无法形成辐射功能和效益功能。未来,两江新区将形成万亿工业的盘子5000亿的汽车产业,4000亿的电子信息产业,2000亿的高端装备产业,200亿左右的通用航空产业,200亿左右的生物医药产业。这五大产业集群是我们的发展重点,也希望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更高速发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