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企业上市为何不积极?

文•陈少华(前瞻投资顾问IPO高级咨询顾问)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于10月16日发布,去年富豪榜排名第三的大连万达集团王健林凭借860亿元身家“打败”宗庆后,夺得首富桂冠。而排名前十的名单中,两位来自佛山的富豪分外引人注目,其中一位是中国大陆女首富杨惠妍,她凭借439.2亿身家位列本次富豪榜的第七位;另一位是拥有414.8亿资产排名第九的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

佛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城市,知名度也不及北上广深等城市大,近几年在影视界兴起的功夫热让这座历史名城再次映入大众眼帘,以黄飞鸿、叶问、李小龙为代表的佛山功夫闻名海内外。如今,这座默默耕耘的城市,却为“2013福布斯前十大中国富豪榜”输送了两元“大将”,佛山“功夫”终于接地气了一回。

资本市场上的“佛山板块”

佛山市金融局数据显示,目前,佛山已有37家上市公司,总融资超过600亿元,比2005年增长近10倍,其中仅2012年上半年就新增了上市公司5家,形成A股、B股、H股、S股、L股齐头并进的局面,此外还形成了百余家企业的完整上市梯队,其中已完成改制的企业30余家。

IPO咨询服务机构前瞻投顾(专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上市前细分市场研究和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统计发现,目前有21家佛山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其中,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佛企有12家,作为为主业突出、具有成长性和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中小板深受佛山企业的青睐。而在深圳主板上市的有5家,深圳创业板、深圳B股分别有1家,上海主板则有2家。

佛山企业上市地点分布(单位:家)

佛山企业上市地点分布

数据来源:前瞻投顾整理

在“佛山板块”37家上市公司中,以家电、陶瓷建材企业为主。家电企业共11家占30%,陶瓷建材企业5家占14%,其次为机械制造有5家占8%,IT、化工、金属材料、纺织服饰、房地产建筑企业各2家,均占5%。佛山市素以顺德家电、佛山陶瓷、南海型材等闻名于世,这些行业优势也在上市公司行业结构中得到了体现。

佛山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图

佛山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前瞻投顾整理

“有家居的地方,就有佛山产的家电。”这句话正是佛山家电品牌兴旺的最好诠释,在佛山上市企业中,家电行业占到30%的份额,可以说以“家电之乡”来称呼佛山一点也不为过。其中,美的集团是最老牌的佛企上市公司,也是A股最大的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在家电行业的霸主地位毋庸置疑,而近年也涌现一大批后起之秀驰骋资本市场,同样来自佛山的万和电气便是其中之一。

数百家潜力股有待发掘

佛山市民营经济十分发达,后备上市企业资源潜力巨大,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达到2300多家,不少企业都是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专利权和著名商标数量均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首位。目前列入上市梯队的企业超过100家,已完成改制的企业30余家。随着企业的发展及上市意识的增强,相信在今后几年内,佛山市将迎来企业上市的高潮,形成证券市场上的“佛山板块”。为多家佛山企业提供上市前辅导的前瞻投资顾问认为,佛山的潜力值得大家深入挖掘,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前瞻投资顾问在对佛山上市企业分析时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优秀企业并不在上市公司名单中,如引领全国潮流的乐从家具行业至今无一家公司上市,有“世界性微波炉生产基地”之称的格兰仕也迟迟未上市。

如此雄厚实力与规模的佛山产业集群,为何企业上市不甚积极?前瞻投资顾问分析认为,拥有雄厚实力与规模的佛山产业集群,企业上市数量并不突出的内在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首先,上市意味着股权将被稀释,进而引起企业创始人对控制权力分散的担忧,因而对上市并不情愿;其次,企业对信息披露有顾忌,担心财务指标达不到要求;最后,企业负责人缺乏做大做强的勇气和冒险精神等,也会影响企业的上市热情。

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资本运作

政府应积极引导与扶持优质企业借力资本运作:

一、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积极培育现有的后备资源,同时关注新兴产业选择,引导企业关注电子商务、综合物流、餐饮连锁,新型会展、现代零售、市场中介等新兴产业的选择,借助资本市场培育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始终保持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200—300家以上的储备目标,做到上市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大批。形成多层次、多梯队的上市企业资源库。

二、引进专业咨询机构进行上市前指导。在拟上市企业引进会计师、律师、券商等三大机构之前,很有必要先引进专业的上市预辅导机构,让专家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现状进行把脉,使企业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对企业上市的可能性作出实质性的判断,并尽快消除不利于企业上市的财务管理、内部管理的“硬伤”,从而加快企业的上市进程。

三、鼓励佛企多并购。通过“买壳”、“借壳”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兼并收购做强做大。政府应发挥好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出谋划策、宣传推广的作用。加强区域内企业合作,减少同质化竞争。引导区域内企业加强合作,通过联合收购重组,共同拓展市场,分工获取情报、一起抵抗冲击。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陈少华

本文作者信息

陈少华(IPO咨询顾问)

关注(173988)赞(25)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