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乐观/悲观”时,我们在谈什么?

科学辟谣平台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唐义诚   来源|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说一个人是乐观或悲观的时候,通常指的就是一个人在气质类型上的乐观/悲观。气质类型上的乐观/悲观,指的是人们对于未来是好是坏的预期和判断。乐观者,通常认为自己的未来会是美好的;悲观者,则并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是美好的。

与气质性悲观/乐观不同,还有一种悲观/乐观是认知风格上的,它强调对过去发生事件的记忆、解释、归因偏向、评价、态度等,以及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倾向。在这里,本文主要谈的是认知风格中的归因偏向。拥有乐观归因偏向的人在遇到坏事时,会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原因,这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运气或者其他人为原因的后果。乐观的人会把失败看做是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解释性悲观的人,相信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件坏事会毁掉他的一生,会持续很久。

气质性的悲观/乐观一定程度上是基因决定的,2007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则研究宣布,有大约32%的人生来就拥有一种叫做ADRA2B-deletion的基因变异体,这使得他们对消极的经历保持更鲜活、更富含细节的记忆;他们也会更多地放大负面的经历和情绪,对人生持更悲观的态度。与之相对的,悲观/乐观的归因偏向则更容易随后天环境转变:父母的教育和行为表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邻里社区的环境、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应该用乐观/悲观的二分法判断一个人,谁都不会是绝对的悲观主义者,或者绝对的乐观主义者。而且,在不同的方面,或者对待不同事物和情境时,同一个人都可能会有着不同的态度,譬如:有的人可能在社交上是乐观的,认为自己有能力交到很多朋友;但在学业或工作上是悲观的,总是很难相信自己会获得好的机会。

01

成功路上

悲观与乐观无好坏之分

职场中,悲观者与乐观者均具备成功的潜质。Abigail Hazlett在2011年《社会认知》杂志【2】提到过,悲观和乐观只是我们在面对人生的不可预测性时,所采取的不同认知取向,他们没有好坏之分。

乐观者相比其他郁郁寡欢的同事们,对工作的满足程度高很多,也更容易在工作中得到同事的帮助;积极情绪占主导的人对工作参加度很高,工作责任更强,不容易旷工和辞职,也更容易获得更多薪水。乐观还可以预测未来的职业成就,研究表明,大学里幸福感更高的人,毕业3个月以后更容易接到面试机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追求会更明确,在行动上会更积极地递交工作申请参与应聘,这都有助于顺利就职。

悲观者在职场中是“安全”(security)取向,他们在面对未知前景时,更想要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感,因此总是会去考虑到那些最坏的可能性,这让悲观者在需要风险意识的行业中会比乐观者更加能发挥优势。2012年,杜克大学的研究对美国企业的1011名CEO和534名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做了人格测试,结果显示,94.9%的CFO认为自己不是乐观的人,这可能是因为CFO更需要对公司进行风险的把控。

然而,乐观与悲观一旦过度,都会成为获取成功路上的阻碍。过度乐观者容易盲目相信一切都会更好,从而导致行动和思想上的懈怠。此外,处在过度乐观状态下的人,通常无法看清眼前的形势,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认为自己能够同时完成很多项工作,最后却无法按时做完;以为自己胜任某一职业,入行后才发现有太多与期待、能力不匹配之处。

过度悲观甚至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过度悲观者往往缺乏希望感(Hope Sense),面对挑战,ta们更多会感到无能为力,会有一种强烈的负性自我否定——“我注定一事无成”,甚至还会有被全世界遗弃的孤独感。同时,过度悲观者容易出现“自我设障(Self-handicapping)”行为——面对风险,ta们会不顾一切地选择安全地留在原地,为了逃避风险而选择不做出任何改变,从而最终不会获得任何实际成绩,离成功越来越远。

02

“乐观点”不如“现实点”

所以,悲观者需要让自己变乐观吗?其实不必,悲观者只需要变得更加现实就好。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完全乐观和悲观的人来说,看待事件更加客观的人们,心理健康状态更好,心理压力值更低。

那么,如何才能“现实点”呢?“悲观闹钟”是值得一试的方法。每次有了悲观的想法,便给自己设置“悲观闹钟”,花10分钟使劲想最坏的可能结果,一边想,一边用纸笔或电子设备详细记录下来,同时问自己“还有吗?”,直到穷尽能想到的所有不好的后果。思考和记录的过程不但可以帮你梳理思绪,也方便你未来回顾和统计自己的预判是不是对的,譬如:你经常预判自己会被拒绝,但是事实上结果还好,这些记录就可以矫正你的思维模式。

“悲观闹钟”铃声一响,悲观思考使用时间期限已到,接下来要切换到乐观思维模式,可以同样设10分钟闹钟,这时使劲去想:最好的结果是什么?也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事情和感受。“乐观闹钟”响铃后,便将自己转换和专注在最重要的“行动频道”,因为缓解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这个时候把注意力专注在你想实现的目标上,让你的理性思维工作,问问自己做哪些事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并选择1-2个你觉得目前可能最有用、最想行动的马上去做。

其实,天生气质的乐观还是悲观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挑战,做出更多有效决策,逐渐让自己生活境遇变好,才是获得良好生命经验的不二法门。

03

乐观孩子不靠“教”

真自信从实践来

家庭教育中,培养“符合现实的乐观思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譬如:每次批评孩子时,都是对孩子认知风格的一次塑造,当父母不自觉地用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的信息批评时,孩子就开始获取了自己的悲观模式。当父母说出具体的、可以变化的原因时,孩子就开始形成一种动态的成长性思维,逐渐开始习得乐观。

然而,为了让孩子习得乐观,就把成功直接加在孩子身上,同样不可取。譬如:一些父母因为担心孩子做手工失败,自信心受打击,就帮ta把手工做好,这并不会让孩子乐观起来。当一个小孩没有获得掌控能力的时候,将成功直接加在他身上,反而会降低他的自尊。只有掌控挑战,克服挫折,才能获得自尊和愉悦感。

真实的乐观永远建立在成功经验基础上,这种成功经验只可依凭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参考文献:

[1] Stefano, & Gattei. (2002). The positiv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 Cladistics.

[2] Hazlett, A. , Molden, D. C. , & Sackett, A. M. . (2011). Hoping for the best or preparing for the worst? regulatory focus and preferences for optimism and pessimism in predicting personal outcomes. Social Cognition, 29(1), 74-96.

[3] Meza, D. D. , & Dawson, C. . (2020). Neither an optimist nor a pessimist be: mistaken expectations lower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 Whitfield, J. B. , Zhu, G. , Landers, J. G. , & Martin, N. G. . (2020). Pessimism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but optimism is not protective. Scientific Reports, 10(1).

[5] 马丁·塞利格曼, 塞利格曼, & 洪莉. (2010). 教出乐观的孩子. 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 | 唐义诚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审核 | 黄   佳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

可行性研究报告
科学辟谣平台

本文作者信息

科学辟谣平台(科学自媒体)

关注(11852)赞(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