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孩子与多养羊是一回事

谢作诗

高手看世界不仅是和谐的,而且也是简单的。世界纷繁复杂,但是事件背后的道理往往简单。而且正因为世界纷繁复杂,我们用以观察世界的理论反而要简约。科斯讲:“经济学能够告诉人们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原理。”那些抽象而又复杂的理论,不是错误就是没有用。

简约看问题,就要从纷繁的现象收回到一个理论中心,要把不同问题看作是相同的问题。

我们知道,资源公有,就会被过度利用。一块草地,如果大家公有的话,那么我一定要多放一只羊,因为多放一只羊的收益由我独享,但是对于草场造成的伤害则由大家分担。大家见我多放一只羊,也会跟着多放一只羊。而我,毫无疑问更聪明,会多放一群羊的,最终大家 也会跟着多放一群羊的。结果是草场沙化,本来很有价值的一块草地,只是因为公有的缘故,被过度利用,变得寸草不生,这就是经济学著名的租值消散定理。但 是,假如你只是看到多放养,却没有看到多生人;能够解释多放羊,却不能解释多生人,那么你的理论一般化就不够。其实,多放羊和多生人是一回事,中国的人口 增长和多放羊背后逻辑是相同的。

当年农村人口飞长,马寅初调侃说:因为农村没有电,农民没有夜生活,吃了饭就上床睡觉,所以人口增长 快。这说法遭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严厉批评。毛主席批评的“好”。我生长在农村,深知为什么农村人口增长那么快。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农民分粮一看工分高 低,二看家庭人口多少。公粮不能少,人均基本口粮必须提,除去上交国家的公粮和基本口粮,余粮才用来计算工分的分值。集体劳动偷懒严重,粮食产量本来就不 高,因此单位工分的含粮量很低,一个家庭粮食的多少就主要决定于人口的多少。当年我们家五口人,不管父亲多么勤劳,粮食怎么也赶不上八口之家的隔壁邻居。 那个时候,上学、就医基本上不要钱。看病只需交一毛的挂号费,上学只需交2至5元的学费,还包含了书本费。想想看,给定这样的准则,为什么不多要孩子呢? 一定要多生的。今天的青年没有或者很少有兄弟姐妹,但我这个年龄的人,不但有一大堆兄弟姐妹,更有数不清的堂兄妹、表兄妹。我有22个表兄妹,光是我小姨 就生了8个孩子。

不要以为,我们中国人天性就爱生孩子。也不要以为,多子多福就是中华文化的专利。我的看法,我们多子多 福的文化倒是一个需要解释的变量。今天中国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并非想象的大,交了罚款生的大有人在,市场化改革才是重要原因。市场以私产为 条件。是私有产权使得人们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内部化。我的大哥、二哥都要了两个孩子。我问过他们:现在让你们生,你们还生不?他们齐声回答:不生了,不生 了,一个孩子最好。

所谓人口泛滥,其实是破坏产权、破坏市场的结果。我生孩子大家替我养,当然要尽可能地生。不要误会,我 不是说人多不好。计划经济下,物不能尽其用,人不能尽其才,确实会出现人多资源环境不能承载的后果。但市场经济下,人多则未必是坏事。市场是一个能够把资 源配置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的制度。一般来说市场经济下人多不仅不是坏事,反而还是好事。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然后通过市场 与他人交换产品和劳务,最终每个人都享受到比他单个人从事生产多得多的产品和劳务。假如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购买汽车,那么没有上千万是买不到汽车的。但几亿 人需要汽车的话,几万十几万就可以买回一台汽车。同样道理,一个人吃饭,饭菜价格一定要贵一些;很多人吃饭,饭菜价格一定要便宜一些。需求大,生产方式会 改变,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就可以被采纳,这其实是节约了资源。自马尔萨斯始一直有人担心资源不能承载人口增加之重,到今天,人口增加何止几十倍,然而人们 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这足以说明担忧的多余。

市场经济的人口总是合理的人口数。市场能够配置其它资源,也能够配置人口资源。

可行性研究报告
谢作诗

本文作者信息

谢作诗(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注(67911)赞(45)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