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李颖诗

类似于日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拐点后自动化需求的迅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人工成本上涨助推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再加之现代制造业对产品一致性、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替代人工的进程加速,制造业工控需求持续提升。

我国工业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或处于周期底部

根据中国工控网发布的《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市场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2004年至2018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市场规模已经从2004年的65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8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65%;2019年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达到1865亿元,规模增速继续下滑,行业整体或处于周期相对底部。

图表1:2004-2019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注:统计范围为中国大陆地区市场,不包含在大陆生产,出口海外的业务。

工业自动化控制是人口红利后的必然选择

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右,人口红利开始消失。自此以后,日本自动化需求迅速增长,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统计数据,1980-1990年日本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和销售额迅速增长。

1980年日本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为18239套,199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67514套;1980年日本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额为749.57亿日元,199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4460.95亿日元。

图表2:1980-1990年日本国内机器人销量及销售额情况(单位:套,亿日元)

与日本相类似,随着目前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90501元,较2018年增长9.81%。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助推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机器换人”的步伐将逐渐加快。

图表3:2000-2019年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单位:元)

本土企业逐渐崛起 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仍由外资主导,但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进口替代处于加速阶段。

根据工控网数据,2010-2018年,国内工控行业本土企业市占率已经从27.1%增长至35.7%。本土品牌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非常强的竞争水平,如在变频器、伺服等领域,汇川技术对外资品牌的替代正逐渐进行;在小型PLC领域,信捷电气依靠优异的技术和完善的服务,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图表4:2010-2018年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单位:%)

自动化需求提升助推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综上所述,类似于日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拐点后自动化需求的迅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人工成本上涨助推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再加之现代制造业对产品一致性、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替代人工的进程加速,制造业工控需求持续提升。

根据工控网预测数据,2020、2021、2022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为1.6%、4.3%和5.6%。前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推进,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47亿元左右。

图表5:2020-2025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李颖诗

本文作者信息

李颖诗(前瞻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724206)赞(4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