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产业内部结构失衡 低空飞行服务或成市场优化突破口

李佩娟

通用航空飞行时间继续拉长,2018上半年行业运行成果丰硕

通用航空每年飞行作业时间整体处于增长趋势。2016年,全国通用航空飞行作业总时间出现略微下降;而2017年全年飞行83.75万小时,创历年新高。

图表1:2006-2017年中国通用航空飞行作业时间(单位:万小时)

不同领域来看,2012年起,农林牧渔产业应用的通航飞行作业时间稳步增长,2017年共5.96万小时;工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通航作业时间均在波动增长中。

图表2:2011-2017年中国通航产业飞行作业时间细分情况(单位:万小时)

截至2018年6月底,已在中国民用航空局取得使用许可证的通航机场共168个,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386家,上半年新引进航空器已超过150架。截至2018年5月底,全国通用航空行业完成生产作业飞行34.1万小时,同比增长14.1%。

图表3:2018上半年通用航空市场主要经营指标

通用航空产业竞争问题不断、内部结构失衡,低空飞行成产业优化突破口

通用航空产业链长,涉及材料、机械、电子、金融等众多领域,需要包括政策、经济、产业配套,以及基础设施、人力智力资源、原材料等资源禀赋众多要素支撑。同时应当注意的是,随着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政策日益向好,欧美发达国家不断提高了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视,国内企业面临的直接竞争压力将不断显现;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地方和民营企业不断积极投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在通用航空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通航产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 

总的来看,过去一年的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应该处于高速发展前的培育期或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产业核心的通航运营企业“少、单、难”(飞的偏少、运营单一、盈利困难)现象依然突出,距离“飞起来”的发展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进一步看,通航产业内部存在严重结构性不平衡,通航在运营环节的业务结构有待调整。在2017全年通航飞行总量中,训练飞行占70%、生产作业占26%、商务飞行占3%、私人和娱乐飞行只占1%,这同全球60%服务于交通出行、运动娱乐、医疗救援等形成明显对比。

图表4:通航运营业务结构(单位:%)

消费类航空的比例偏低,市场尚未真正发力,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工农作业市场在稳步增长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开发。另外,受政策利好刺激,通航运营企业增速远高于飞行小时增速,这除了与空域、机场这些最为关键的供给要素跟不上发展需求有直接关系外,还与通航运营企业在地区分布上存在失衡,企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也有很大关系,这也是目前通航运营企业经营较为艰难、需要破解的主要问题之一。

10月12日,民航局网站公开了《关于印发<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以进一步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保证低空空域安全高效使用。

《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全国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由1个国家信息管理系统、7个区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一批飞行服务站组成;并对国家信息管理系统与区域信息处理系统之间、区域信息处理系统与飞行服务站之间,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数据和产品的交换等进行了功能定位。《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有望成为通用航空市场优化的突破口。

图表5:《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的功能定位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通用航空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李佩娟

本文作者信息

李佩娟(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1754845)赞(259)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