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仅停留在文件上
从政策出台的初衷来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健康服务领域,对于增加服务供给,与公立医院形成竞争关系,进而倒逼公立医院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服务价格下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另外民营医院在用人、薪酬、激励机制等也与公立医院有所区别,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更适合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然而,现实却是,审批依然冗长而繁琐,人才问题依然是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机构的最大制约瓶颈。
从民营医院行业总体近年来的发展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民营医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6-2013年3月,中国民营医院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0166所,比2012年同期增加1302所,同比增长了14.69%。
图表1:2006-2013年1季度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单位:家)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民营医疗行业研究小组认为,全国民营医院的机构数量的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新医改的深化与市场配置医疗服务资源机制的建立给民营医院带来政策和环境上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民营医院机构数量占全国医院数量的比例由2012年同期的39.60%提高到43.24%,呈现公立医院数量在逐渐减少、民营医院迅速增加的发展趋势。
然而,虽然从机构数量来看,目前民营医疗机构占全国医院数量的比重已逾四成,但诊疗人次和入出院人数仅达到全国医院的十分之一,说明全国民营医院的规模偏小,医院诊疗服务能力还处于弱势。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在人才的问题上,民医疗机构之所以无法和公立医院相抗衡,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才缺乏。对于消费者来说,医疗服务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生更能获得病人的心理认可,而这些人一般都不会轻易放弃经营多年的执业场所转投民营医院的怀抱。虽然在人才机制上国家政策提出了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但是从公立医院的立场来考虑,一般是不愿意接受的,因此,虽然政策许可,但实际操作性还有待商榷。
其次是在监管上,民营医疗机构由于缺乏监管,导致行业整体的“名声”较差,消费者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总体的认可度还相对较低,出现了公立医院挤破头,而民营医疗机构门可罗雀。
前瞻产业研究院民营医疗行业研究小组认为,要真正让政策落到实处,实现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不应该只是纸上谈兵,而应采取更多的措施,使政策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机构审批、解决人才问题、帮助提高民营医疗群众认可度等方面。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