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布人工智能新政策!“首版次”软件产品最高可获250万元资金补贴【附人工智能行业前景分析】

趋势速递

成都发布人工智能新政策!“首版次”软件产品最高可获250万元资金补贴

(图片来源:摄图网)

6月18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这份《细则》详细规划了九个关键领域的发展策略,旨在从源头创新到产业集聚,全方位提升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力。具体包括: 1. 支持算法工具的源头创新。 2. 促进算法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3. 鼓励算法技术的首次试用和应用。 4. 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平台。 5. 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6. 支持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 7. 促进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集聚发展。 8. 聚集高端要素,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9. 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

在资金补贴方面,《细则》提出了具体的激励措施。对于研制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的企业,“首版次”软件产品最高可获得250万元的资金补贴。而对于研制全栈国产化的通用大模型的企业,则将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经费支持。

《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发布,为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市场。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投入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和创业团队。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交通、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人工智能产业链全景梳理

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的基础层、中游的技术层和下游的应用层。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指硬件设备和数据服务,为人工智能提供算力支持和数据基础;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主要指通用技术、算法模型和开发平台,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下游的应用产品和应用场景主要有语言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视觉产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

图表1: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研发强度远超国内企业平均水平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2》,中国人工智能上市企业中共有197家公布了研发投入数据,其中研发强度在5%-10%之间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为36.35%;研发强度大于10%的企业占比33.5%,平均研发强度达到9.98%,远超国内企业的平均水平。

图表1:中国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研发强度分布(单位:%)

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规模分析

人工智能行业相较于一般软件行业,其成本较高,这导致企业的收入难以提升,甚至面临亏损。从收入情况来看,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营收规模并不高,上游芯片公司收入最高的是紫光国微,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5.41亿元;中游上市企业中商汤科技营业收入达到14.33亿元;下游企业中均胜电子收入最高,达到132.22亿元。

图表3: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及营收表现(一)图表4: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及营收表现(二)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演进,人工智能已应用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风险引起普遍担忧,因此,对于安全可信人工智能技术的需要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人工智能可靠可控的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另一方面,随着传统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提升,将提供海量的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打开新的空间,使得其与社会各方面进一步融合。预测2024-2029年期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提前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规模目标。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