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器产业招商清单:华工科技、歌尔股份、森霸传感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瞻研究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首要任务。其中,智能传感器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感知层基础核心元器件,在工业4.0时代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正在迅速发展中。

当前,国家已将包括智能传感器在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列入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多项全局性、战略性政策措施,推动技术创新、提质升级、人才建设等。

根据国家标准GB/T 33905.3-2017对智能传感器下的定义: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与外部系统双向通信手段,用于发送测量、状态信息,接收和处理外部命令的传感器。简言之,智能传感器是集传感单元、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等功能。此外,根据功能不同,智能传感器可以分为模块式智能传感器、集成式智能传感器和混合式智能传感器。

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对智能传感器产业链进行剖析发现:智能传感器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生产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厂商,代表企业有中环材料、龙津绿能紫金矿业等;中游为智能传感器制造厂商该环节目前的代表上市企业有华工科技、歌尔股份、森霸传感等;智能传感器行业的下游应用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制造、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

图表4: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全景图谱

我国的智能传感器起步相对较晚,在高端传感器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伴随着国内信息化飞速发展,同时国家将智能传感器技术列为重点突破的领域,近年来我国的智能传感器发展飞快。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各地政府对智能传感器产业的招商引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这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也开始积极布局智能传感器市场,加大技术研发和投入力度,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那么,当下国内主要智能传感器产业玩家的动向如何?(注:排名不分先后)

招商清单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企业,以华工科技、歌尔股份、森霸传感等企业为主。

代表性企业案例分析——华工科技

作为智能传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华工科技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华工科技在多个应用场景推出了高性能的传感器产品,如工业监测、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有华工科技的身影。同时,华工科技也积极寻求与其他行业领导者的合作,共同推动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企查猫企业大数据显示,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550.270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89111.6632万人民币,并已于2020年完成了战略融资,交易金额42.9亿人民币。

2000年6月8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华中地区第一批由高校产业重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脱胎于中国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激光第一股”、中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先行者。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官网显示,华工科技拥有20000多平米的研发、中试基地,在海外设有3个研发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有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防伪工程研究中心、敏感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用纽带,公司牵头制定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等50余项,牵头制定中国激光行业首个国际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根据华工科技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华工科技2023年营收102亿元,同比下降1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7亿元,同比增长11.14%。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行业内参与企业数量不断增长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截至2024年年初,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注册企业共有2万余家,其中2018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达1486家。2019-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注册企业数量下降,2023年新增注册量为96家。

图表15:2000-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企业数量情况(单位:家)

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智能传感器的开发制造基本涉及机理、材料、工艺和结构等各方面因素,当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在各环节都处于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阶段,具体趋势方向如下:

图表21: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2029年底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

随着近年来国内多项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家进一步鼓励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智能传感器作为现实世界与数据世界的桥梁,处于物联网整个构架体系的核心地位,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前瞻预测,2024-202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14%,预计202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

图表23:2024-202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收入预测(单位:亿元,%)

券商观点

开源证券认为,传感器是数据采集的重要入口,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通信等领域,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传感器市场实现快速扩容。此外,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也预计将为传感器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增益。传感器是实现人形机器人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人形机器人上所用的传感器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广,包括力/力矩传感器、惯性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等。其中,多维力矩传感器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可量产企业较少,相关公司正加速布局;惯性传感器对芯片设计和晶圆制造要求较高,国内正加速技术升级,相关厂商均将有望获得快速发展机遇。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AI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人形机器人的重视驱动多家机器人团队陆续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或产品规划,为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发展带来崭新的契机。建议重视人形机器人中智能传感器的重要性。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第二代Optimus产品性能大幅进阶,对传感器的使用出现边际增加。展望2024年,随着智能化进步,人形机器人与场景交互的复杂度提升,将带动传感器的需求增加。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关键优势在于可塑性强,工艺简单,可实现对指尖等不规则形状的包裹。目前单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已较为成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阵列式柔性触觉传感器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建议关注传感器的技术路线与行业进展。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