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押人才!京津冀联手成立新园区,含人工智能等13个专业【附人才市场供需分析】
图源:摄图网
2月21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的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成立。
据北京日报报道,新成立的示范园区位于河北固安工业区,总占地面积8.1万余平方米。该示范区设置有智慧城市、先进制造、数字财经、珠宝科创、临空经济5个产业学院。依托产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7所高校合作,联合华为、京东等多家龙头企业,优先开设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产品设计等13个本科专业。
北京市教委介绍,每个专业都将与1家龙头企业、多家用人企业深度合作。此外,各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实行双导师制,每学期安排至少2周的岗位实习、企业实践、科技创新等实践环节,企业教师授课学时比例不低于20%,课后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低于20%。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于英杰指出,园区建设要坚持高位统筹、部省市共推、企校共建,以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培养京津冀紧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中国职教改革新范式,协同推进园区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不应求
根据脉脉发布的《2023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报告》,截至2023年8月,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岗位数量已经达到了2022年全年的水平。随着新岗位数量的增加,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供需比为0.63,而在2023年1-8月,这一比例下降至0.39,相当于5个岗位竞争2个人才。
注:岗位人才供需比=意向进入岗位的人才数量/岗位数量,统计时间为2022-2023.8
人才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3》,截止2022年12月,我国共有440所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其中长三角地区的院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最多,占比达到18.72%。京津冀地区排名第二,占比为13.47%;川渝地区占比为7.76%。
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依据我国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计到2025年,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人才缺口达到950万人,2020年我国专科电子信息大类的毕业生人数仅为46.7万人。
总结人才的供需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衍生催化职业在线教育的扩大。一方面,毕业生择业专业对口的几率较小,需要拓展其他领域的技能或者证书,来进一步拓展职业维度;另一方面,择业期的竞争压力加大,除了相关专业技能,其他办公软实力亦是用人单位横向对比“择优录取”的考量因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中国90%的大学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中国并不需要那么多学术型人才。但是,高校通常不愿意这样去做,这就产生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