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工商业储能将继续成为主流【附储能行业预测】

Sue Xiao

1

工商业储能是指在工业和商业领域中储存和利用能量的技术和系统。它可以用于平衡电力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和应对能源波动等方面。

9月11日,在碳中和能源院士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表示,得益于政策导向、用电单位的自我调节能力、电价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未来3-5年,工商业储能将继续成为主流。

其认为,目前,用户侧储能仍处于初级阶段。但考虑到“迎峰度夏”、“迎寒过冬”以及工商业电价政策的完善,确保“用户用电安全”与“降低用电成本”将成为工商业储能的核心动力。

行业发展现状

在中国新能源发电规模大幅增长的推动下,中国储能装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CNESA历年《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中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59.8GW,同比增长38%。

从新增装机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整体呈现波动变化。2022年,中国储能新增已投运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5GW,达到16.5GW。

中国储能企业竞争格局

根据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企业排名来看,宁德时代已成为我国储能行业的领头羊,业务营收达到449.8亿元。其余TOP5分别为比亚迪、阳光电源、亿纬锂能、派能科技,业务营收分别为126亿元、101.3亿元、94.5亿元、59.3亿元、53.7亿元。

图表11:2023中国储能企业20强排行榜(综合类)

数据表明,2022年工商业储能并网规模仅为0.78GW,而中信证券预计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装机达5GWh。撇开数据不谈,单从政策、备案项目及市场活跃程度等多个层面分析来看,工商业储能项目部署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