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甲烷或是探测外星人的关键,中国有望2027年前后实现碳达峰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将继续进化,但致病严重性可能将逐渐降低
当地时间3月30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现有研究表明,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新冠病毒将继续进化,但随着人体免疫力因疫苗接种或感染病毒而增强,新冠病毒导致疾病的严重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但如果人的免疫力减弱,病例数量和死亡人数可能会出现周期性高峰,这种情况下弱势群体需要定期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有效率100%!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大白”面世
为保护采样人员、节省人力,清华大学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化装备实验室与烟台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咽拭子采样机器人,面向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中的10合1、20合1等混采检测,替代医护人员完成咽拭子采样、样品保存液回收、病毒消杀等功能,采样效率高达42秒/人次,采样有效率100%,为科学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3月30日至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其中包括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等十个项目。
武夷山脉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大黄花虾脊兰
3月29日,位于武夷山脉西北麓的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20多株花色金黄、叶片硕大的兰科植物,经过专家鉴定,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大黄花虾脊兰。这是江西继井冈山和九岭山后的第三次野生种群记录,也是整个武夷山脉的首次记录,为研究江西省兰科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我国构建起系统生态修复新体系
生态保护和修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自然资源部表示,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大进展,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构建起系统修复新体系。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中国有望2027年前后实现碳达峰 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
中国工程院31日在北京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成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提出,通过积极主动作为,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在此基础上推动发展模式实现根本转变,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美俄宇航员乘坐俄“联盟”飞船返回地球
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30日乘坐俄罗斯“联盟”飞船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范德·海在国际空间站连续停留355天,成为在国际空间站连续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美国航天局介绍说,范德·海与俄罗斯宇航员彼得·杜布罗夫和安东·什卡普列罗夫于美国东部时间30日3时21分(北京时间15时21分)离开国际空间站,7时28分在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附近安全降落。
2022年新疆首个超高压电网建设工程投运
3月29日20时30分,随着鄯善(吐哈)750千伏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充电成功,2022年新疆首个超高压电网建设工程——鄯善(吐哈)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鄯善(吐哈)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投运打通了鄯善、十三间房地区新能源送出通道,鄯善地区新能源接纳能力从30万千瓦提升至20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受阻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有了坚实基础,同时,新疆外送通道电力输送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广核旗下东南亚最大规模燃气发电项目全面投产
3月31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马来西亚EMPP电厂全面投产,成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联合循环燃气发电厂。EMPP电厂是马来西亚2021年至2039年半岛发电发展计划的重点项目,由中广核埃德拉公司负责建设与运营,总装机224.2万千瓦,共有3台机组,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2月28日3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该电厂采用全球最先进高效的燃机技术,配备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发电效率超过60%,可满足马来西亚半岛约12%的总电力需求,为该国400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稳定电力,并对马来西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2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启动
3月29日,2022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以下简称“大赛”)正式启动。与往届有所区别的是,今年大赛聚焦“用科技创造社会价值与助力乡村振兴”主题,鼓励参赛队伍基于对社会问题的洞察,通过开发小程序作品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方案。作品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振兴、社会公益、健康医疗、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此外,大赛也将为乡村数字化建设挖掘出一批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自然》论文:“乡下人”或比“城里人”具有更好导航能力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神经科学论文认为,在城市外长大的人可能比城市环境(特别是网格状街道分布)中成长的人具有更好的导航能力。这项研究表明,城市设计(如街道的网格组织)以及人们成长的环境,会影响认知和大脑功能。
细胞修复DNA损伤新机制揭示
30日发表在《自然》和《自然·通讯》上的两项新研究,为细胞如何持续修复其DNA中的受损部分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引发对DNA修复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的重新思考。由美国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这项工作围绕DNA分子展开。DNA分子很容易受到细胞新陈代谢、毒素和紫外线的破坏。由于DNA受损可能导致有害的DNA突变和死亡,因此细胞进化出了DNA修复机制。然而,该领域的一个重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这些细胞如何在未损坏的DNA的“广阔领域”中快速搜索并找到罕见的损伤区域。
哈勃观测到极为遥远的“晨星”,质量超过太阳的50倍
英国《自然》杂志30日报告了哈勃空间望远镜对一个极为遥远的单星或恒星系的观测情况,其约在大爆炸后9亿年。这一发现比过去类似系统的观测要远得多,处于宇宙演化的相当早期。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天文学家布莱恩·韦尔奇及其同事描述的这一天体被昵称为“埃兰迪尔”(Earendel),来自一个意为“晨星”或“升起之光”的古英语词。研究人员利用引力透镜——即遥远物体被较近物体放大的现象,揭示出这个星体可能是一个单星或双星系统。研究团队报告说,“埃兰迪尔”的估计质量超过太阳的50倍,据计算红移为6.2。
平菇菌盖颜色形成机制被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开展平菇菌盖颜色形成机制研究,解析了菌盖颜色成分,并揭示了菌盖颜色遗传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对抗耐药性,南工大师生研发出新型递氧纳米乳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增强,而新型强效广谱抗生素又缺乏,因此开发新的方法来对抗耐药性细菌势在必行。近日,在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缪文俊副教授的指导下,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本科生牛培元、冯读祥、王泽宇设计并制备出一种递氧纳米乳,可以利用抗菌光动力疗法改善并提高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灭活效率。日前,这项成果刊发在国际期刊《药剂学》上。
甲烷或是探测外星人是否存在的关键
外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一项发表在2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新研究证明,如果宇宙中有丰富的生命,那么其大气中的甲烷或是能探测到的地球以外生命的第一个迹象。
艾滋病病毒生命周期研究有新见解
德国亥姆霍兹RNA感染研究所(HIRI)和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科学家们现已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用于分析和影响艾滋病病毒(HIV)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研究结果提供了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生命周期后期阶段的见解,并为RNA二聚化和包装机制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解释。相关论文29日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
中国科大申报的“数字中国”主题案例获得教育部立项
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21年主题案例征集立项结果,由中国科大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魏玖长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数字中国”主题案例“汽车产品召回监管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案例”在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立项。该案例项目将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合作,围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管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平台开展研究,深入剖析我国汽车召回监管部门在汽车产品缺陷信息采集与监管系统平台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模式。
这所“985”高校荣获四川省科技奖众多奖项
3月25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四川大学共40个项目荣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2项,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1项。四川大学作为第一单位牵头获奖总数21项,牵头获一等奖10项。四川大学陈蕾教授荣获首届“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全省仅5人获此奖项)。
中南大学16项成果荣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日前,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公布。中南大学共16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分别来自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村落文化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等多个单位。获奖成果类型中,著作6项,论文10项。同时,商学院李大元教授、曹裕教授获“第六届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