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极光变为三维模型,深入了解极光各种物理过程

Sue Xiao

1

要想更全面地了解地球上的极光活动,人们长期以来遇到的一个障碍是对极光弧三维结构的描述。原地观测,如航天器过境,只能直接观察到该现象的一个面,而地面图像则将维度压缩到平面。

研究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通过使用各种观测数据作为物理模型来克服这些困难。这项新技术围绕着“地球空间环境的离子-中性相互作用模型”(GEMINI)建立,这是一个三维电离层模型,由两个不同的数据源驱动:粒子通量和电场测量。粒子通量来自于地面图像的反馈,而电场数据来自于航天器的现场观测或地面雷达。

该研究使用了2017年探空火箭发射的数据。在数据准备好后,GEMINI就会运行,生成几个三维的、实时的输出,其中包括等离子体电流和密度。受初始测量数据的限制,这些输出代表了极光弧周围的实际物理结构。

据作者说,他们的工作表明,他们还可以深入了解极光环境中各种物理过程的相对强度。

该研究论文题为"Examining the Auroral Ionosphere in Three Dimensions Using Reconstructed 2D Maps of Auroral Data to Drive the 3D GEMINI Model",已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空间物理学》期刊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1JA029749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