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NASA将把核电站送上月球,月壤里的氧气够全球人用10万年,睡眠不足可能损害儿童大脑

Chloe Ma

1

1

北大谢晓亮团队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进入临床使用

11 月 22 日消息,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中心谢晓亮团队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已经用于临床救治。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研发人员从恢复期患者血浆中筛选到了对新冠病毒中和活性较好的抗体 DXP604,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毒逃逸。

1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计划再度推迟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称,计划于12月18日升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再度推迟发射日期。原因是,在技术人员准备连接望远镜到阿丽亚娜 5 号运载火箭的过程中,望远镜和运载火箭间的一条夹带突然断开,导致设备产生震动。NASA后续将发布调查结果,而望远镜的发射日期也将被推迟到12月22日之后。

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将于25日开赛

由陕西省科协、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人社厅、省国资委、省知识产权局、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将于11月25日拉开帷幕。

哈勃望远镜主要设备故障多天后修复,今日恢复科学观测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消息,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 HST)的宽视场相机 3(WFC3)已于当地时间 11 月 21 日修复,将于 11 月 23 日恢复科学观测。WFC3 是 HST 上使用最频繁的仪器,观测时长占 HST 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雪龙2”号今日出征南极,预计明年4月中旬返回国内

11月23日上午,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第二批队员101人随“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长城站等地执行科考任务。这也是“雪龙2”号破冰船第三次参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之前两次分别是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和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

欧洲航天局提出三项“加速器”计划

根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11 月 19 日消息,欧洲航天局(ESA)的 22 个成员国日前在葡萄牙达成一项宣言(Matosinhos Manifesto),表明要开展三项“加速器”计划,旨在应对气候危机、自然灾害以及太空碎片威胁。

世界第一艘自动驾驶货船下水

世界上第一艘全电动的自动驾驶货船在挪威下水。传统的机房已经被 8 个电池舱取代,使这艘船的容量达到 6.8 兆瓦时,相当于 100 辆特斯拉。

百度与 Swiss Re 合作探索自动驾驶行业的保险服务

Swiss Re 保险公司与百度合作,开发覆盖自动驾驶整个价值链的保险服务,包括风险因素的选择、产品定价、索赔和承保数据标准。

NASA将把核电站送上月球

NASA 正在与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州国家实验室合作,在 2030 年之前实现在月球提供可持续能源。11 月 19 日,月球核电站计划开始公开招标,要求是能在月球环境下提供不低于 40 千瓦连续供电 10 年的配电系统。然后这个核电站将被发射到月球。

广东南岭发现“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

据广东省林业局23日消息,首届南岭观鸟节暨嘉年华近日在广东南岭地区举行,参与观鸟竞赛的一支队伍在此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这也是南岭首次记录到此鸟种。

中继卫星“天上收信号”相助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23日7时4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分三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据介绍,这是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中继测控技术。

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项目正式获批立项

青海省气象局23日对外发布,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向青海省气象局印发了《关于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同意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项目,标志着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正式获批立项。

1

中德科学家联手开发新技术搜寻暗物质 

目前暗物质有很多理论模型,但人们还没有找到其存在的直接证据。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研究组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的Dmitry Budker教授组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超灵敏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开展了暗物质的实验直接搜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物理》上。

科学家提出运动延长寿命机制的新假说

运动对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已经广为人知,但科学家还不清楚如何从演化的角度解释为何运动对人如此重要。在即将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篇观点文章中,研究者列举了一系列生物学和演化研究的证据,说明在演化过程中,人类不仅寿命延长,活动强度也增大了,并提出了新的假说解释其中的机制。

睡眠不足可能损害儿童大脑

9~1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尤其是形成支持高层次思维的脑回路的关键阶段,可以使儿童发展决策、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和整合来自外部世界信息的能力。近日,一项发表于《大脑皮层·通讯》的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差或持续时间短可能会影响该年龄段儿童的大脑发育。

地质地球所建立我国首个火星全球岩石剩磁模型

目前对火星剩磁的观测数据主要来自美国火星全球探测者(MGS)飞船和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MAVEN)飞船。近日,发表在Earth and Space Science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研究人员,综合MGS与MAVEN两颗飞船的磁场观测数据,建立了我国首个火星全球岩石剩磁模型。

科学家发现锂离子电池成本大幅降低的原因

与30多年前刚刚实现商业化时相比,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降低了约97%。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致力于找到电池成本得以大幅降低的原因,但至今还没有定论。近日,一项发表于《能源与环境科学》的研究指出,政府和企业支持的化学和材料方向的研发活动是锂离子电池技术成本降低的关键,社会经济提供的贡献则相对较小。

月壤里的氧气够全球人用10万年

研究者将月壤放入一个金属的篮子中,并将熔融的CaCl₂作为电解质。将CaCl₂加热到熔融只需要950℃,在这个温度下,月壤依然保持固态,然而电流可以让其中的氧穿过电解质迁移到阳极,变成氧气释放出来。科学家发现,假设月壤的平均深度约为10米,人类可以从中提取所有氧气。这意味着月球表面的10米将提供足够的氧气来支持地球上所有80亿人大约 100 000年的时间。

新方法揭示钙钛矿结构中“无序”的奥秘

钙钛矿材料具有很深的电荷载流子陷阱,以及成分上和结构上的空间不均匀性,被认为与其在光电子器件中具有的显著性能相悖。近日,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系列相关的多模式显微镜,首次通过可视化方法解释了钙钛矿材料能容忍其结构缺陷的原因。

嗜糖微生物为汽车提供动力

布法罗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将葡萄糖转化为了烯烃,也就是组成汽油的几种分子之一。在过程中他们使用了嗜糖如命的微生物和催化剂。

神经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影响日夜节律的关键基因

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一个神经生物学家团队发现了一种名为 Tango10 的新基因,它对日夜节律至关重要。日夜节律与抑郁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紧密相关。

中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肠道真菌菌群动态变化与临床结果研究获进展

该研究团队曾对肠道真菌菌群动态变化与真菌菌血症发生开展病例对照研究(Zhai et. al. Nature Medicine 2020),但关于此类患者整体的肠道真菌动态变化状况及其与移植生存率等临床结果的关联尚不明确。此研究通过测序和培养组学的方法,时序性分析了 156 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初期(移植前 10 天至移植后 30 天)肠道真菌群落组成和动态变化。

最强“鉴毒师”?AI超快速鉴定毒品,还可预测新型精神药物

UBC 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名为 DarkNPS 的工具,这是一款支持深度学习的系统。通过 AI 工具进行简单的分析,以快速提取 NPS 中化学结构的可能分子结构。该工具可以完成两件事。其一,预测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在非法市场上的未知的新型毒品的化学结构;其二,使用质谱技术,阐明刚出现在非法市场上的新型毒品的完整化学结构。

科学家确定高分辨率艾滋病病毒衣壳结构图

英国电子生物成像中心(eBIC)使用电子断层扫描和亚像素断层图平均化的新技术,确定了艾滋病病毒(HIV)衣壳蛋白、以及其与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复合结构图像,分辨率约5.4埃。研究人员还建立了整个HIV衣壳蛋白的原子模型,或为开发以衣壳蛋白为靶向的抗HIV药物提供新思路。研究论文19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科研人员人工培育出发光真菌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称,该园科研团队目前已成功分离获得了荧光类脐菇菌种,经腐殖质栽培发现,菌丝具有较强的荧光,可以制作科普产品满足大众观赏的需求。

1

中国转化医学大科学设施ASTRA平台跻身全球IO500榜单前十

国际超级计算大会SC21正式公布全球最新IO500榜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科学设施建设的大数据平台ASTRA跻身前十,位列第八。据悉,目前AI和大数据正在各行各业渗透,算力和存储性能是评价超算平台的重要指标。

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牵头启动大规模泛癌种早筛研究

11月21日,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鹍远生物以及国内11家三甲医院在上海启动 “福声计划”中国人群泛癌早筛研究。据悉,这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泛癌种早筛前瞻性研究,覆盖华东、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10个省及直辖市。

同济大学国际韧性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1月14日,同济大学国际韧性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韧性基础设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全球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2400余名专家学者,累计参会交流人数5600余人次。 国际韧性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世界多所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建立。

1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90后团队摘得国际EDA竞赛冠军

不久前,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国际会议上,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吕志鹏教授团队摘得电子设计自动化布局布线算法竞赛全球冠军。这支年轻的团队专注于应用型研究,希望打通算法研究从实验室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南开大学教授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日前,美国光学学会正式发布了2021年会士当选名单,在全球范围内共选举产生来自24个国家的106名会士,以表彰他们在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教授刘伟伟当选。刘伟伟教授于1998年获得南开大学应用光学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1月获得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青年医师奖”揭晓

日前,首届“北京大学青年医师奖”揭晓,6人荣获杰出青年医师奖,18人荣获优秀青年医师奖,12人荣获提名奖。

1

108岁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

据浙江大学消息,浙大数学系教师朱良璧因病医治无效,11月20日晚8时在杭州逝世,享年108岁。朱良璧出生于1913年11月,曾随浙大西迁辗转,在国际顶级四大数学期刊皆发表过论文,也是迄今唯一在《数学年刊》发表过论文的中国女数学家。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