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家庭出身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物理教室太冷,我决定转去化学系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戴维·麦克米伦(David MacMillan)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奖主之一。他表示,这次获奖让他“震惊、高兴、而且感到非常自豪”。
麦克米伦在苏格兰长大,是一个工薪阶层的孩子。父亲是一名钢铁工人,母亲是家庭帮手。他曾表示,非常幸运能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事实上,这位化学大牛曾因为物理教室太冷,而决定转专业去学化学,就这样一时兴起的想法为他今日的成就铺路。他在普林斯顿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受到哥哥的影响,自己在高中开始上科学课的时候,就深深被物理和化学逻辑中的乐趣吸引。于是,他在高中毕业后申请了格拉斯哥大学的物理系。但大学物理课是早上八点,而且还是在多雨的苏格兰一个又冷又漏水的教室里。而化学课是两个小时后,在更温暖、更干燥的空间,所以决定换专业从物理系去到了化学系。
在麦克米伦看来,作为一名化学家最大的乐趣就是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他感慨道:“在这一刻,你可以想象所有的可能性在你面前打开,这是伟大的。在科学世界里没有比这种感觉更好的了。”
他说,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灵感来源于考虑制造化学品的肮脏过程——他将这种过程比作在核电站采取的预防措施。他推断,如果能设计出一种通过完全不同的方式更快地制造药物,不需要金属催化剂,这个过程对工人和地球都会更安全。
“如果要用一个词组来形容戴维·麦克米伦,那就是think different(不走寻常路)。”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左智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他曾经在大卫·麦克米伦的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左智伟还说道:“戴维·麦克米伦待人处事都很平和,但对化学要求非常严格。”
来自微博的一张截图,图中表示,麦克米伦凌晨获奖后,依旧发邮件通知学生9点照常召开组会。可见麦克米伦教授对化学研究的热情,以及对教学的认真负责。
麦克米伦于1968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贝尔斯希尔(Bellshill),在格拉斯哥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1996年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独立职业生涯,2000年搬至加州理工学院。2006年,他被任命为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A. Barton Hepburn化学教授和默克催化中心主任。2001年,麦克米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James S. McDonnell杰出的大学化学教授。
麦克米伦一直致力于研究不对称有机分子催化剂的开发及新合成方法的开发。曾获得2015年2015 Harrison Howe奖、2017 Ryoji Noyori 奖等奖项。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