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史上最大规模性取向研究被指“不靠谱”,简单粗暴“二分法”或致错误

Evelyn Zhang

对于是否存在“同性恋基因”这个问题的讨论,科学家们已经探讨了数十年之久。

2019年8月30日,《科学》杂志曾发表史上最大规模(超过50万人)的同性性行为研究。其中表示,有过同性伴侣的人更有可能拥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的DNA标记,然而,即使把所有的DNA标记放在一起,也无法预测一个人是同性恋、双性恋还是异性恋。研究强调,基因标记不能用来预测性行为。

瑞士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通过

该研究题为“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1

尽管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学遗传学家Andrea Ganna直言“没有‘同性恋基因’”,这项研究仍被誉为迄今为止将特定的基因标记与同性性行为联系起来的最可靠的证据。

而最近,《科学》上出现了一种质疑声音,有学者认为——当年研究中性取向的分类过于“简单粗暴”,结论可能会有误导性。

3月26日,上述认为“同性恋基因不存在”的研究,被挂上《科学》公开diss,有学者对Ganna等人的研究进行了质疑:

2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遗传学家Dean Hamer和美国西北大学专门研究性别的心理学家Brian Mustanski等人认为,2019年的这项研究,在表型分类上非常不准确,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一个二分法的问题来区分性行为取向,即“你曾有过/从来没有过同性性行为”对样本进行分类,同性恋分组中甚至包括了只有过一次同性行为的人。

这种“YES or NO”式的分类被指“不靠谱”。同日,Ganna等人对这份评论作出了回应,他们同意“有过或者没有过同性性行为”不能代表人类性取向的多样性,并表示采用二分法也是因为当初研究的样本量过于庞大,简单明了才是重要的。另外,Ganna表示,Hamer等人认为基因研究不能给性学研究提供有用信息的观点,他无法认同。

之后,双方又公开“拉锯”发表和解释了自己的观点。Ganna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可以进行深入分析的表型,但毕竟目前并不存在这些数据。他认为用已有的数据得出结果,2019年的结论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史上最大规模性取向研究被指“不靠谱”

目前,双方都没有进一步作出回应。预计之后还会有更多研究者卷入类似的研究探讨,发表自己对性行为机制的新发现、新观点。

参考来源: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5/6456/eaat7693.full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36/eaba2941.full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36/eaba5693.full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