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研究:患者每小时可呼出数百万个病毒颗粒 触摸物品感染新冠的概率甚微

olivia chan

1

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以及接触传播被认为是目前主要的新冠病毒传播方式。但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关于触摸被病毒颗粒感染的物体表面也会导致传染的言论不绝于耳。大量研究表明,受污染的表面是Covid-19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新冠病毒可以在金属和塑料上存活数天。

但据《每日邮报》日前报道,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北京CDC)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仍然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受污染物品而感染的案例非常鲜见。不过这份研究暂时没有发表在任何科学杂志上,也没有经过同行评审。

该研究招募了35名Covid-19患者,并从他们的呼吸、医院的物品表面以及空气中收集了近300个病毒样本。

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患者呼吸中的病毒量(16.7%)是物品表面的三倍(5.4%),比空气样本中的病毒载量高出4倍。

而在五类物品表面中,厕所的SARS-CoV-2阳性率最高,为16.7%;紧随其后的是医院地板(12.5%)、病人触摸的物品(4%)和医疗设备(2.6%)。此外,在认为最容易中招的门把手和扶手中,该研究只在一个门把手上检测除了可导致感染的病毒水平。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从Covid-19患者的手机上采集的22个样本中,只有2个达到可感染水平,尽管手机一度被认为是新冠病毒的“蓄水池”。

该论文写道,这些结果并不支持人们普遍认为的一种观点,即与受污染的物品表面接触在Covid-19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无论是轻微症状还是无症状,Covid-19患者每小时可呼出数百万个病毒颗粒。并且呼出的病毒载量在出现症状的三天内最高,这一发现与先前的报告一致,即咽喉拭子中的病毒载量在症状出现时最高。

研究人员指出,患者呼出的病毒量受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也可能受年龄的影响。50岁以上的患者比年轻患者呼出的病毒颗粒更多,这可能与老年患者更易发展成重症有关。

“来自我们工作的证据表明,呼出的气体很可能是最重要的SARS-CoV-2脱落机制,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观察到的群集感染和正在发生的大流行。”

虽然,空气中观察到的病毒颗粒载量最低,但此前,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密闭空间讲话也可能会传播冠状病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发现,感染者说话后,唾液中含有的冠状病毒感染颗粒会在空气中停留8到14分钟。

因此,加强通风和戴口罩等措施对于降低空气传播的SARS-CoV-2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383123/Breathing-main-source-coronavirus-transmission-Chinese-scientists-say.html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